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比回落,债券市场运行趋于平稳
(一)社会融资规模
2021年11月末,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11.90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上年减少3.5个百分点。其中,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余额为2.11万亿元)、政府债券(余额为51.90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9.28万亿元)规模同比增速位居前3,分别为18.8%、14.4%和14.0%。委托贷款(余额为10.92万亿元)、信托贷款(余额为4.81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16万亿元)规模同比下降,分别减少1.8%、29.3%和15.3%。此外,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90.50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币贷款余额为2.30万亿元,同比增长3.7%;企业债券余额为29.72万亿元,同比增长7.7%。
从增量视角来看,2021年11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61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86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021亿元,同比减少228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成人民币减少134亿元,同比少减313亿元;信托贷款减少2190亿元,同比多减80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83亿元,同比少减24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4104亿元,同比多增326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增加8158亿元,同比多增415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增加1294亿元,同比多增523亿元;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增加742亿元,同比减少528亿元。
对比2021年1—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股票融资结构变化的月度数据可以发现,人民币贷款增量占比呈逐月下降趋势,但人民币贷款依然是社会融资的主要渠道。企业债券融资增量占比呈上升趋势,但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贡献度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股票融资增量占比呈上升趋势,且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贡献度与上年相比有所提高,我国企业权益融资占比逐步上升。如图1-6所示。
图1-6 2021年1—11月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二)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上海清算所债券业务月度统计报表披露,2021年11月我国累计发行债券4028只,面额为33664亿元;兑付债券3557只,兑付额24042亿元。从全年汇总情况看,2021年1—11月,我国共发行债券37172只,面额为29.40万亿元,同比增加3.46万亿元;兑付债券35356只,兑付额25.03万亿元,同比增加1.39万亿元。
具体来看,2021年1—11月,我国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9547只,面额为83903亿元,兑付71020亿元,付息4871亿元;发行金融债券353只,面额为10325亿元,兑付6576亿元,付息264亿元;发行同业存单27215只,面额为198892亿元,兑付171787亿元,付息21.12亿元。
在债券成交方面,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债券借贷月报数据披露,2021年11月债券借贷成交6943笔,同比增加2347笔,成交金额为10192亿元,同比增加4022亿元,加权费率为0.76%,同比提高1.38个基点。其中,政策性金融债成交5922亿元,同比增加2034亿元;国债成交4153亿元,同比增加1992亿元;地方政府债成交92.5亿元,同比增加2.1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成交22.1亿元,同比减少2.9亿元;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成交1.6亿元,同比减少2.1亿元;同业存单成交1亿元,同比增加0.5亿元。
总的来说,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体系的逐步完善,2021年各月,债券市场交易数据变动相对平缓,市场成交波动程度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此外,严控政府融资平台的相关政策持续发挥作用,地方政府债券的成交量增速得到稳定的控制,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成交规模进一步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