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5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1.1 国际贸易的产生

课程内容介绍

国际贸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有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历史上先后经历了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在其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最初的国际贸易形态。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集体协作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劳动形式,同时,人们按照公有制的方式对有限的物质资料进行平均分配。随着工具的发明与狩猎经验的不断积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剩余产品不断增加,多余的动物不断被饲养,畜牧业开始形成并逐渐与原始农业相分离,在原始社会后期,产生了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生产效率在这次大分工后得到快速发展,剩余产品更为丰富,促使原先偶然性的必要生活资料交换转变为经常性的以多样化消费为目的的交换。同时,大量剩余财富的积累使私有制开始萌芽,掌握最多财富的部落族长开始从劳动者转变为脱离劳动的剥削者,而以往部落征战中将被处决的俘虏则有机会活下来,以奴隶的身份成为被剥削者。在人类发现冶炼方法并开始使用青铜器与铁器之后,金属工具辅助下的农业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并推动了榨油、纺织、制陶、铸造等手工业的产生。生产多样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一个人难以胜任所有的工作,导致专门的手工业者又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最终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第二次大分工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水平,增加了剩余产品数量,这一方面使原本局部的、零散的奴隶制演变成为社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促进了专门从事产品交换的人员集聚和城市的形成。而在产品流通领域,则催生出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独立生产部门。商业与商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走进文明时代,也由此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在商人的作用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更加广泛与频繁,商品流动不断向更远的区域扩张。

但是,奴隶制下奴隶与奴隶主之间愈加激烈的矛盾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加速了奴隶社会的瓦解和以剥削农奴为主的封建社会的形成。相比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下的农民名义上具有相对独立的身份,只要缴纳足够的租金,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类产出可以由农民自行处置。这使得社会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商品生产与交换获得更大的自由,促进了贸易的国际化进程。例如,西方国家以呢绒、酒等换取东方国家的丝绸、香料和珠宝等。在欧洲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国际贸易的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公元7~8世纪,阿拉伯贸易商人便已经贩运非洲的象牙、中国的丝绸、香料和宝石等。公元11世纪以后,随着意大利北部、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到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沿岸地带。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在欧洲各国内部的迅速发展。但限于当时人类对世界的有限认知,国际贸易依然主要在同一大洲内的各个国家间进行。

1.1.2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1.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欧洲各国就踏上了殖民扩张的征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本各洲内部的贸易逐渐结合为一个整体,使得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开始形成。伴随人类认知范围的扩大,不同资源禀赋国家间的商品流通急速增加,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得到空前扩张,国际贸易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的葡萄牙、西班牙及日后的英法等国。大批欧洲商人前往非洲和美洲进行掠夺性贸易,运回大量金银财宝,进行黑人奴隶买卖,同时还将这些地区变成本国的殖民地。西班牙、荷兰、英国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国际贸易控制权连年发生战争。为筹措战争费用,各国政府除加大税收外,还纷纷在海外设立贸易公司(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残酷的殖民扩张在客观上也推动了各洲之间的贸易,使得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地理大发现后的殖民扩张,使得金银财富源源不断地从各殖民地流入欧洲,并转而进入商品流通领域。这种完全不依赖土地的财富获取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关系,推动了商业革命的形成与发展。各国自然禀赋差异所导致的产品价格差异进一步推动了以牟利为目的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之建立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终独立为全新的资产阶级制度。

2.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7世纪中期,英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率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功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正式确立。随后,英国夺得海上霸权,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始于18世纪中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开创了大机器工业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生产大为丰富,国际贸易规模实现爆炸式增长。1800~1870年,扣除价格下跌因素后的全球实际贸易量增长了9.6倍,而在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的接近一百年中,世界贸易总额仅增长了1倍左右。这次工业革命为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870年以后,以美国和德国为首的欧美国家也相继完成了自身的工业化改造,在吸收英国工业化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在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式发展。许多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科学指导下的发明创造逐渐取代了偶然、单独的发明,最终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开启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联络技术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国家间的空间距离被极大缩短,并通过贸易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其他国家快速扩展,进一步强化了以欧美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与专业化分工模式。世界市场在这一进程中得以真正建立。

两次工业革命之后,国际贸易从原来局部的、地区性的贸易活动转变为全球性的国际贸易,贸易商品的数量有了大幅增长,贸易方式和机构职能也有了创新和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快速下降,工业的比重迅速攀升。这种转变使得先行工业化国家成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与出口国,而后进国家则沦为初级性产品的提供者,在全球价值体系中逐渐变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资本主义发展开始转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国际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垄断特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都由为数不多的垄断组织所控制,它们决定着一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和商品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国丧失了在国际贸易中的霸主地位,由美国取而代之。1929~1933年的“大萧条”更是使国际贸易陷入低谷。经济危机继而又波及政治,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贸易中心开始从欧洲转向大西洋两岸。这一时期,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扶植各自的势力,直接或间接地复兴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简称关贸总协定)和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简称世贸组织)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世界经济空前繁荣,国际贸易在贸易自由化的旗帜下实现了惊人的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国际贸易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分工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不断深化的同时,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逐渐兴起,并在全球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而使得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在生产力发展、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流通,劳动力的转移和技术的转让,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关系。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生产与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使各国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国际贸易的影响。

概括地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国际贸易额总体上保持上升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经济增长主要限于西欧、北美、日本、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1948~197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达到6.1%,而同期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则超过10%。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时期,继而是全面、深刻而漫长的调整阶段,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国际贸易的增长始终超过世界经济的增长。尤其是1994年和1995年,贸易增长率均为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两倍以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结果。

从1760年至今的200多年间,人类社会曾经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其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最为深刻。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和技术的新发明超过以往几千年的总和。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每50年增长1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长1倍,20世纪70年代以来则是每5年增长1倍。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纽带,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世界各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从绝对数量来看,世界商品出口额从1950年的607亿美元增加到20世纪末的6.23万亿美元。从相对增长速度来看,国际贸易增速一般是经济增速的1.5倍左右。

(2)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制成品贸易占据主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制成品与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为2:3。到了1950年,制成品贸易比重首次超过初级产品,并在之后稳步攀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2018世界贸易统计报告》,2017年工业制成品占所有商品出口的比重达70%。其中,纺织品和一些轻工业产品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机械电子产品以及其他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则直线上升。这一变化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类经济部门内部的分工已逐渐取代了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分工,成为国际交换的基础。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服务贸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就以高于货物贸易的速度增长,迅速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到2017年已经超过了70%。1982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仅为4050亿美元,1992年这一数字变为1.2万亿美元,2017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3.3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已上升到与货物贸易同等重要的地位,《服务贸易总协定》也成为WTO的3个主要协议之一。

(3)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直接投资的飞速增长,使世界经济进入生产资本国际化时期,这一重大变化的标志是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地位和作用的增强。跨国公司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将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分散到全球各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品生产的价值链重构与国际生产体系构建。目前,全球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已占世界出口总额的70%;美国出口总额的3/4被控制在美国跨国公司本土内的母公司手中。从国际商品交换的种类来看,目前世界的原料、燃料贸易绝大部分被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其中控制程度高达85%~90%的有:小麦、咖啡、玉米、可可、花生、木材、棉花、烟草、黄麻、铁矿石等;控制程度为70%~85%的有:大米、香蕉、茶叶、天然橡胶、石油、铜、锡和铝土矿等。

由于发达国家以出口制成品为主,跨国公司控制发达国家出口贸易的程度,就大致代表了它们控制发达国家制成品出口的程度。除了货物贸易以外,跨国公司还控制了世界技术贸易的60%~70%,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的90%都被跨国公司所控制。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本集中和跨国兼并的进一步发展,技术贸易特别是高新技术贸易的增长,发达国家占世界贸易比重的上升趋势以及跨国公司经营中非股权控制形式的加强等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4)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愈加频繁,发展中国家的作用逐渐增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被发达国家所统治的现象仍没有改变,在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中,发达国家的出口占3/4;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中,发达国家的出口占4/5。但是,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额呈不断上升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额,包括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迅猛。1993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达1/4,其中以东亚、东南亚地区最为突出。随着发展中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其出口商品的结构有所升级,发展中国家已不仅仅是农矿原料的生产者和出口者,而且成为世界制成品生产和出口的基地。1993年,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已占世界制成品出口的1/5。

(5)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19世纪4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的平均增长率曾大幅度地超过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但是在1870~1948年近80年的时间里,国际贸易相对于世界工业生产却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世界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化,国际贸易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减小了。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的增长率再一次超过了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率。1950~1960年,世界出口量的年均增长率比世界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高出8.6%;1960~1970年,世界出口量比工业生产高出25%,世界经济已日益结为一体。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逐渐由贸易自由化向贸易非自由化发展,这种转化是战后西方世界经济发展由迅速增长走向“滞胀”和发达国家之间市场争夺加剧的必然结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状态结束,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日趋加剧,特别是当西方各国面临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的困扰时,美欧、美日、日欧之间的经济摩擦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随之升级,大国之间和经济集团之间的市场争夺加剧。

为免遭贸易保护的威胁,维护自由贸易的市场环境,全球贸易市场开始向区域性自由贸易市场转变。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贸易集团主要包括1958年组建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前身)、1967年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至少参加了一个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截至2021年年底,正式运行的区域性贸易协定有300多个[1]。由于各类区域性贸易集团内部都在极力推动贸易自由化,这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贸易保护对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

(6)产业内贸易出现若干新形式。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不同技术系统的产品差异化的交换,或者是由垂直型分工形成的各协作企业间的交换。90年代以后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同一技术系统的水平型分工交换,或者是市场标准创新引起的产品差异化交换。由于分工的细化,不仅制成品各生产环节的中间产品可以分工,制造与其他活动也可以分离,从而使产业内贸易在业务开展中出现了以下新形式—OEM、OLM、ODM和EMS[2]〇等。这四种产业内贸易的新形式基本上都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跨国公司通过两种国际生产体系来安排这种新型的产业内贸易:一种是通过直接投资和股权安排,形成公司内部价值链分工体系和公司内贸易;另一种是通过非股权安排,形成公司与其他独立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供应链网络内部的贸易。对技术要素日益占据重要地位的许多产业来说,后一种分工与贸易方式日趋重要。

(7)管理贸易政策流行。

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斗争中,一种新的折中的贸易政策,即管理贸易政策开始登上国际贸易的舞台。管理贸易是一种既不同于自由贸易,也不同于保护贸易,但兼有二者特点的新型贸易制度。它以协调为重心,以政府干预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形式,综合运用经济和政治手段,对本国(地区)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协调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它遵循自由贸易的原则,同时又利用一个国家(地区)的国内法规、法令,或通过一国(地区)政府的贸易集团同另一国(地区)政府和贸易集团达成协议等形式,来约束贸易伙伴的行为。

管理贸易的产生适应了发达国家既要遵循自由贸易的原则,又要实行一定的贸易保护的现实需要。它将贸易保护制度化、合法化,有人把它称为“借自由贸易之名,行保护贸易之实”。

管理贸易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管理贸易提倡自由贸易,但在自由化的程度和范围上有所限制,政府始终采取或明或暗的干预手段加强协调和管理。

2)管理贸易采用的保护主义措施具有战略性,其重点转向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增长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发展。

3)管理贸易使用的手段具有综合性,它融政治、经济于一体,综合运用贸易、金融、技术、信息乃至外交等手段,对本国和世界经济贸易施加影响,进行干预。

4)管理贸易主要采用非关税壁垒措施,不违背消除关税壁垒的自由贸易原则,通过各种巧妙的进出口管理办法,如政府间的协议、国际协定、国内立法、民间协商等形式进行组织、管理,旨在监督出口、限制进口、控制价格、实施监管,以此缓和各国间的贸易摩擦。管理贸易自21世纪以来盛行于西方国家,成为各国外贸政策的最佳选择。

(8)电子商务引导国际贸易新潮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国际贸易也逐渐借助国际互联网来完成,这为国际贸易带来深刻变化,网络贸易应运而生。所谓网络贸易,是指通过网络,特别是国际互联网所完成的一切贸易活动。电子商务实现了贸易的网络化、无边界化和个性化,能有效打破自然和人为限制,具有营运成本低、用户范围广、互动交流性强等特点,代表着21世纪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的兴起孕育着巨大商机。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1年全球电子商务评估报告》统计,2020年全球电子商务规模达25.6万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30%。

国际上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的《电子商务示范法》、WTO部长级会议上通过的《全球电子商务宣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的电子商务部长级会议提出的《全球电子商务行动计划》以及电子商务全球对话形成的《巴黎倡议》,都是国际范围内进行电子商务规则建设的可喜成果。美国的《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欧盟的《欧洲电子商务倡议书》、英国的《电子商务:英国税收政策指南》、亚洲国家新加坡的《电子交易法》等,都是从本国能力和利益出发形成的单项立法,虽然还不系统,但对解决目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中国作为全球电子商务大国,高度重视相关立法工作。早在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就通过明确数据电文的到达时间,以及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地点,在法律层面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并于2005年4月1日实施。2005年10月26日实施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2018年8月进一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为保障电子商务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中国境内的电子商务行为,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在强化电子商务国内相关法律体系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电子商务规则谈判和政策协同,在中国对外签署的或正在磋商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中都设有电子商务相关章节,例如《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等均设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章节,涉及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无纸化贸易、个人数据保护、国际合作与对话条款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