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5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1 国际分工的概念与发展阶段

2.1.1 国际分工的产生

国际分工的概念与发展阶段

国际分工是一个社会范畴,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跨越民族与国家界限的劳动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并随着地理大发现后的欧洲殖民扩张而逐渐演化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意义重大的社会大分工,每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基础动力都是社会生产力的革命式发展,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剩余产品,从而推动产品交换向更大的地理范畴拓展,最终促进国际分工的形成,并促使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对国家及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2.1.2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早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最初的国际分工就开始萌芽,并在随后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形成、发展并逐渐深化。大体而言,国际分工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①殖民主义时期的国际分工萌芽阶段;②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阶段;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分工深化阶段。

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随着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产品生产的种类增加,规模获得大幅度提升,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剩余产品与财富的积累推动了城市的出现,以及传统手工业向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的转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但此时的欧洲与富庶的东方文明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使得欧洲在与亚洲的陆地贸易中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在金银为流通货币的经济体系下,造成了大量的贵金属流失,通货短缺导致欧洲的很多国家出现经济萧条。同时,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征伐也使各国对财富产生了十分迫切的需求。最终致使欧洲的一些国家渴望以海洋作为突破口,探索去往东方的新航线。直到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并为欧洲皇室带回大量的金银财富,轰轰烈烈的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掠夺正式拉开了历史的序幕,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也就此展开。地理大发现后,西欧的殖民者用暴力手段掠夺他们发现的新大陆上的所有有用资源。他们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开发矿产与土地,生产并出口宗主国放弃的位于价值链低端的初级产品(如烟草、甘蔗等),殖民地则成为宗主国大量过剩工业制成品(如纺织品、铁制品及武器等)的疏散地,由此形成了早期的国际分工,殖民者也以此攫取了大量的财富。

2.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殖民扩张使西欧各国快速完成了自身的资本原始积累,并在18世纪60年代以英国为首率先进行了产业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使人类从手工劳动时代正式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也由此建立,并确立了此时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大量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多地分散到遍布世界的各个殖民地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由此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国际分工呈现出如下特点。

(1)大机器生产将更多国家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电报[1]等全新通信工具的发明极大缩短了国际交流的空间距离,商品国际交换效率大幅攀升,生产率提升的同时对原料性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国际分工向更大地理范围不断扩展。

(2)国际分工模式愈加清晰。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先行者的身份进入发达国家阵营,而其他更多被强行纳入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农业国家则进入发展中国家阵营。国家的分化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分工结构,发达国家生产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工业制成品,而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则生产并向发达国家提供基础性初级产品或中间产品。事实上,在这样的分工体系下,发达国家先入为主式的制成品输出与资本控制,使作为后进者国家的民族资本长期处于被压制的状态,民族工业发展与工业体系的建立举步维艰。

(3)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推动商品交换手段趋于平和。随着更多国家完成资本主义工业化革命,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市场与原料上的竞争不断增强,这就使得以往对殖民地毫无顾忌的掠夺已不再可取,它们转而按照国际垂直分工模式进行“公平”交换,从而缓解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使直接的掠夺变为一种更加隐蔽的间接形式进行。

到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并于19世纪60年代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在这一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走向了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电力发明的驱动下,电器逐渐取代传统机器,海底电缆、电灯、电气化铁路、电影录放设施等电气化设备被迅速应用于全世界,进一步拉近了全球各国之间的空间距离。在这一时期,各种新技术不再局限于英国,而是在几个国家同时被发明和应用,使新发明的规模与影响力大大超越第一次工业革命。

石油化工、电力与汽车工业等要求大规模集中生产的行业特征,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垄断经营下的企业生产在推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催生了其向外扩张进行跨国控制的野心,各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借此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

资本主义国家和传统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但相应地,也使得各资本主义强国对其他国家农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中国的茶叶、东印度群岛的烟草、俄罗斯的面包、西非的可可豆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满足其财富巨额增加后的消费增长。

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商品交换效率,获得攫取巨额财富的机会,国际贸易方式也由传统的交易模式转向更具挑战性的期货交易,并由此催生了专门从事这种交易的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是19世纪初最大的谷物集散地,1848年由82位谷物交易商在此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谷物交易所。后经过不断完善演变成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期货买卖和期权合约交易所。

3.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几乎所有的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战争的创伤。原先的殖民地国家纷纷在战后走向独立,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益者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新的领头羊,而苏联则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阵营领导者,与美国形成两极对立的新局面。为尽快恢复战后经济,在全球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极力宣扬自由贸易思想,试图打开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

为此,在这一阶段,一方面美苏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全面竞争(美苏争霸),推动了新一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1945年美国成功发射了原子弹,到1964年,苏联、英国、法国、中国也相继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其间美国又试制成功了氢弹;紧随原子能科技的发明、利用,1957~1958年,苏联和美国又相继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开始了人类空间技术发展的新征程,并推动人类历史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开序幕。

另一方面,新一代技术革命使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生产效率、产品多样化以及分工的细致化程度均大幅度提升,大量利用新一代技术的新兴产业不断随之诞生,所谓的“夕阳产业”也随之产生。发达国家纷纷将落后的技术及高污染的低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维持自身国际竞争地位的同时,深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产业分工。由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改造自身工业体系和快速恢复战后经济的迫切需求,这就使得这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怎么“划算”的国际分工模式变得顺理成章。

具体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首先,产业内的贸易分工逐渐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业划分愈加深化,整个产品生产不仅继续在价值链层面上进行纵向演化,还基于产品的多样化进行横向的拓展。通过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各国可以在同类型产品上进行相互贸易,如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小汽车贸易,就是美国向日本出口大排量的重型汽车,而日本则向美国出口较为节能的经济适用性小汽车。最初这种产业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也越来越频繁。

其次,传统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工界限。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建立起自身的工业体系,虽然短期内与发达国家相比垂直的产业差距依旧无法跨越,但一般性的工业生产逐渐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同时,在发展中国家有意识的超越战略下,这种差距在不断缩小。

最后,服务业国际分工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带动了如咨询、餐饮、技术支持、运输保险等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服务与研发服务更是在近十几年来伴随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而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根据WTO《世界贸易发展报告》的数据,2005~2017年,两类服务贸易平均增速超过10%。在贸易结构方面,虽然发达国家依然在服务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服务贸易占自身贸易比重超过70%),但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显然不可忽视。其服务贸易占比也超过50%,且自2005年以来,发展中经济体在服务贸易中所占份额在以每年10%的增速快速发展,这对世界贸易格局的重构将产生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