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有人击鼓鸣冤
“明天的赈灾粮,赵家会送过来的。”杨峥道,“而且赵家送的还是两千石赈灾粮,明天,灾民们可以吃干一点的了。真正实现筷子不浮。”
“不过还是要在里面掺沙子。”
“至于后天的赈灾粮,轮到唐家送,唐家说他们送过来的还要多一点,是三千石。”
“唐家赵家怎么会主动送赈灾粮过来给灾民熬粥?他们以前不是恨不得刮地三尺的吗?”衙役们听后震惊,“这两位老爷什么时候转性了?”
“什么叫转性?”杨峥道,“瞧你们说的,好像赵家唐家一直是坏人似的。”
“难道不是?”衙役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那大概是你们记错了。”杨峥道,“唐家赵家不一直都很乐善好施吗?”
“他们还得到了官府赏赐的匾额:积善之家,仁德府宅。”
“朝廷的牌匾不会给错人的。”
原来他们是好人啦!人群听了忍不住怀疑起来,难道他们以前看错了赵家和唐家?
不过一些心思活络的衙役,隐隐觉得其中定有蹊跷。
入夜。
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照着古老、贫困的清河县。
一一棵棵白杨,在地上留下斑驳的黑影。
城隍庙,破败依旧,年久失修。
里现在已经是挤满了灾民,大约有三百来人之多。
灾民居无定所,城隍庙是他们晚上最好的栖身之地,甚至有很多灾民还抢不到,只能在外面露宿。
虽然他们白天都吃到了赈灾粥,吃的是衙门那边发放的,真正吃进嘴里了,然而吃饱依旧是不可能的。
人群勒紧裤腰带,三五成群躺在城隍庙里。
期盼着早点天亮,明天好再去领取赈灾粥吃。
没多久,庙里便传来鼾声。
就在此时,
一身形佝偻,披着肮脏麻衣的苍老妇人,拄着一根拐杖,颤颤巍巍的来到城隍庙前。
“各位乡亲啊,给老婆子一点吃的吧,老婆子快饿死了。”老妇人道。
“老人家,我们都是灾民,你向我们讨吃的?”灾民白天吃了赈灾粥没有饿死的忧虑之后,人群当中便产生了好心人,有了积德行善的想法。
这不是天生善良,而是朝廷对百姓的绑架。
一男子搀扶着老妇人,说道。
“是啊,老人家,我们身上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施舍给你了。”另外一灾民妇人道,“你要是实在太饿的话,就等明天天亮后去吃赈灾粥吧。”
“不对!”然而此时老妇人却说道,“你们身上还有东西可以施舍给老身。你们有私心,不肯拿出来布施。”
“正因为你们有这样的私心,才会受今天这么大的苦难。”
“老人家说笑了,我们身上哪还有东西?”人群笑了。
然而就在此时,叮的一声,一个发簪掉到地上,掉到了老妇人脚下。
“这是我家传的发簪啊!”灾民当中一妇人惊叫起来,一下冲过去把发簪抢在手中,迅速藏好。看着盯着她的人群,妇人神情无比尴尬。
原来这发簪才是她最后的家当,准备稳定下来之后拿发簪换点吃的。
“啪!”的一声,一袋谷子又掉到了地上。
一汉子急忙冲过去捡起来,贴肉藏在怀中,这是他藏起来的谷种啊!
紧接着,叮叮咚咚……
一阵声音响起,无数小物件掉在地上。
“看吧,还说你们没有私心?”老妇人叹息一声,露出悲天悯人的神情,“你们今日受尽了苦难,皆是因为你们没有除掉这最后的私心啊。”
“老人家,您是神仙!??”顿时,人群中有人看出来了。
这些东西全都都被他们藏在极其隐秘的地方,甚至缝在衣服里面,然而现在却全部掉了出来,落在她脚下。
这老人家,不是神仙是什么?
“世人皆苦,唯有自渡,天意无常,唯其自然……跟老身来吧。”老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外面走,一边走,一边有拇指大的珍珠一颗颗往下掉。
大珠小珠落地上。
“仙人啊!”灾民们闻言,纷纷跟上。
与此同时,城外小河边。
河边,同样聚集了不少灾民。
灾民实在是太多了,不时地有人陆陆续续从灾区过来。
城里装不下,城隍庙也装不下。
伴随着天上的月光,和身边潺潺的水声,不少灾民进入了梦乡之中。
只有睡熟了,饿肚子的感觉才不会那么难受。
就在人群都酣睡的时候,一花衣服女孩从地上爬了起来,眼中露出妖冶的光芒。
来到一小男孩面前,嘴巴一张,露出尖锐的獠牙来。
她一只手死死捂住小男孩的嘴巴,然后扑了上去,尖锐的牙齿刺入小男孩的脖子,并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
另外一处农村,灾民聚集地。
数道幽魂般的身影出现,游荡在人群中间。
山腰上,一狐狸化作美貌女子。
……
次日一大早。
杨峥和李世等一干衙役,和昨天一样开设粥厂,给灾民们施粥。
赵家送来了两千石赈灾粮,刚好弥补了赈灾粮不足的空档。
“这些都是本县赵老爷捐赠的赈灾粮,各位乡亲要谢就谢赵老爷吧。”杨峥对人群道,并没有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他做事不喜欢把事情做绝,喜欢留缓冲带。
没有把对方彻底打下深远的把握,做事就要低调点。
“赵老爷真是大善人啊!”
“赵老爷活该能赚到大钱。”
“赵老爷真是活菩萨啊!”
“赵家必定世代昌隆,子孙兴旺。”
灾民们听了,纷纷跪下拜谢,跪倒一大片,还不停的磕头,感动的泪水涟涟。
“嗯,嗯,不错,他居然没有把功劳揽在他自己身上,此人做事有分寸。”赵家施粥厂那边,赵老爷听到杨峥的做法之后非常满意,对杨峥的恨意几乎没有了。
他现在只恨‘罪魁祸首’陈林。
觉得杨峥只是陈林的一颗棋子,而且还是稳重的棋子。
“头儿,出大事了。”就在杨峥和李世专心致志的给灾民施粥的时候,一衙役急匆匆的从衙门那边跑过来,对李世说道。
“什么大事?”李世皱眉道,“现在这当口,还有比赈灾更大的事吗?”
“大人也是这么说的。”衙役道,“不过今天一大早,就有灾民在衙门里击鼓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