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本章阐发无为而治的思想,重在论述治国。历来认为,老子鼓吹愚民思想。其实他正反对现实社会的物欲横流和道德的沦丧,因此主张消除奸诈智慧和贪婪私念,即所谓“虚其心”、“弱其志”。他认为恢复淳朴的民风,国家才能大治,这正是老子的社会政治理想。
原典
不尚贤[1],使民不争[2];不贵难得之货[3],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4],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5],实其腹,弱其志[6],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7],则无不治。
注释
[1] 尚贤:崇尚贤才、举贤用能。尚,崇尚、看重。贤,有才能的人。
[2] 不争:不争夺功名利禄、权势地位。
[3] 难得之货:稀罕的器物,即珠玉宝器。
[4] 不见可欲:见,同“现”,显示、显耀的意思。可欲,指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
[5] 虚其心:简化人民的头脑。
[6] 弱其志:削弱他们的意志。
[7] 为无为:前一个为字,做、实行之意。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亦即以符合自然的态度去治理人民。
译文
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商品,使人民不去偷盗;不炫耀那些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搅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意志,增强人民的体魄,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使一些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治理人民,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了。
古注
王弼注:“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贵者,隆之称也。唯能是任,尚也曷为。唯用是施,贵之何为。尚贤显名,荣过其任,为而常校能相射。贵货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故可欲不见,则心无所乱也。心怀智而腹怀食,虚有智而实无知也。骨无知以干,志生事以乱,心虚则志弱也。守其真也,知者谓知为也。”
王夫之注:“‘争’未必起于‘贤’,‘盗’未必因于‘难得之货’,‘心’未必‘乱’于‘见可欲’。万物块处而梦妄作,我之神与形无以自平,则木与木相钻而热生,水与水相激而沤生;而又为以治之,则其生不息。故阳火进,而既进之位,虚以召阴;阴符退,而所退之物,游以犯阳。”
今论
南怀瑾《老子他说》:“老子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主张?我们如果了解秦汉以上与道家、儒家并列的墨翟——墨子思想,自然容易领会其中的关键所在。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作用的,便是儒、墨、道等三家。而墨子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哲学思想,是特别强调‘尚贤’的。主张起用贤人来主政、当政,因为他所看到当时社会的衰乱,处处霸道横行,争权夺利而胡作非为,大多不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来统领政治的治道,所以他主张要‘尚贤’与‘尚同’。而在老子呢?他所看到的春秋时代,正是开始衰乱的时期,乱象已蔚,人为之过。因此,他更进一层而深刻地指出,当时应病与药的‘尚贤’偏方,其后果是有莫大的后遗症的。贤能的标准,千古难下定论。但是推崇贤者的结果,却会导致许多伪装的言行。当时各国的诸侯,为了争地称霸,不惜任何代价来网罗天下的才能智士。凡是才能智士,便统称为‘贤者’。而这一类的贤者愈多,则天下的乱源也就愈难弭平。所以他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的主张。”
阅典笔记
老子讲到人世间的人事治道,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个原则。他认为,消灭人们欲望的根源——名、利,才是消弭乱源的根本之道。
触类旁通
◎ 通典
尚贤——“德”与“才”的选择
宋孝宗言:“难得办事之臣。”右文殿修撰张栻对曰:“陛下当求晓事之臣,不当求办事之臣。若但求办事之臣,则他日败陛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由是观之,做官无大难,只莫作怪。
张栻实恐宋孝宗误以生事之臣,为办事之臣,只当对曰:“陛下固欲求办事之臣,更于办事之臣中,而求晓事之臣。则心足以晓事,而身足以办事。心与身皆为国用。”曾仕强也曾有言:“宁可用忠厚的傻子,也莫用奸猾的坏蛋。”何也,用德而不用才也。如果只是用才不用德,最终难免落入“三习一弊”的俗套。
清初名臣孙嘉淦在奏疏中有言:“夫进君子而退小人,岂独三代以上知之哉!虽叔季之世临政愿治,孰不愿用君子?且自智之君各贤其臣。孰不以为吾所用者必君子,而决非小人。乃卒于小人进而君子退者,无他,用才而不用德故也。”
“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小人与君子共之,而且胜焉。语言奏对,君子讷而小人佞谀,则与耳习投矣。奔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则与目习投矣。即课事课劳,君子孤行其意而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则与心习又投矣。小人携其所长以善投,人君溺于所习而不觉。审听之而其言入耳,谛观之而其貌悦目,历试之而其才称乎心也。于是乎小人不约而自合,君子不逐而自离,其患岂可胜言哉!”
◎ 评论
晓事,是唐宋时代的白话,也就是现代语“懂事”的意思。张南轩对宋孝宗的建议,是要起用懂事的人,并非只用能办事而不懂事的人,的确是语重心长的名言,也是领导、为政者所必须了解的重点。
天下人才,贤士固然难得。贤而且能的人才,又具有高明晓事的智慧,不炫耀自己的所长,不标奇立异,针对危难的弊端,因势利导而致治平的大贤,实在难得。以诸葛亮之贤,一死即后继无人,永留遗憾。虽然魏延、李严也是人才,但诸葛亮就是怕他们多作怪,因此不敢重用,此为明证。
对于“选贤与能”的贤能标准,很难遽下定义。以道德作标准吗?以仁义作标准吗?或以才能作标准吗?无论如何,结果都会被坏人所利用,有了正面标准的建立,就有反面作伪模式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