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商周金文
殷商王朝以如今的河南安阳一带为中心,据有黄河下游华北平原富饶的土地。周王朝则是以黄河上游陕西省渭水流域为根据地,从事农耕的氏族,原来隶属于殷商王朝,后来逐渐强大起来,到了公元前12世纪前后,东进建立了新的王朝,殷商王朝随之覆灭。
周王朝建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对殷商代遗留下来的诸侯进行整顿,承认其领土以安其心。与此同时,在以往氏族制的基础上,分封王族和亲近的部族为诸侯,来治理重要地区,这就是周朝的封建制。由于政治、社会制度变革和社会发展,甲骨使用急剧衰减,而铜器制作则相反地兴盛起来,铭文也起着记录作用,金文装饰的字体作为文字的主流发展起来。
商代早期,青铜器铭文较少,一般只有几个字,仅用来记录器主的族名、族徽、标识等。美国鲁本斯收藏的一件刻有“父甲”二字的二里岗时期的铜角,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器,其铭文书法类似甲骨文,象形程度较高,瘦细劲韧,刀刻味较浓。
商代末期,器物铭文的代表作品有《司母戊鼎》《司母辛鼎》等,字数不多,却独具风格,雄健奇伟,或朴拙凝重。长篇铭文如《宰甫卣》《戍嗣子鼎》等,多达到几十字。从文字的角度讲,铭文的形式逐渐发生变化,开了西周金文之先河,为全盛奠定了基础。
西周是青铜器及金文的鼎盛时期。金文从商代中后期开始流行,到两周时期达到高峰。秦人称铜为金,因而把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商、周时期,钟为礼乐之器,鼎为权力象征,钟和鼎在周代各种有铭文的铜器中占有重要地位,故后人又称金文为“钟鼎文”。青铜器又称彝器,其铸刻文字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凹入的阴文,称为款;另一种的凸出的阳文,称为识。故青铜器铭文又称“彝器款识”“钟鼎款识”。目前已见到的铸有铭文的青铜器就有4 000多件,数量之多,丝毫不亚于甲骨文。
西周青铜器铭文按风格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一、西周早期
从武王到昭王时期(前1046—前977)。西周时期崇尚礼仪,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提高,礼器、乐器因之极盛,所以金文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已出土的金文数量可观。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利簋》《天亡簋》《大盂鼎》《何尊》等。书风以朴茂凝重、瑰丽沉雄为主要特征,笔画遒劲,时有肥笔装饰,并多见线与块面结合的形式之美。其文字内容也转向书史纪事为主,涉及当时的军事、政治、经济、礼仪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书法研究价值。
大盂鼎(见图1—2)为西周重器,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礼村。其铭文记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册命贵族“盂”之事。其金文是经过范模浇铸出来的,因此笔画比较粗厚圆浑,转折处不带棱角。虽属西周早期,但书法体势严谨,结字、章法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雄壮而不失秀美,开《龙门造像》《张迁碑》先河。器型巨大,造型端庄堂皇,所以作品更呈现出一种磅礴气势和恢宏的格局,从而为世人所瞩目。
图1-2 大盂鼎
二、西周中期
从穆王到孝王时期(前976—前886)。这时期的铭文篇幅更长,书风更为典雅平和,其笔画圆浑,装饰意味减弱,用笔柔和酣畅,行款布局疏朗自如。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穆王时的《静簋》、恭王时的《墙盘》、懿王时的《即簋》、孝王时的《大克鼎》等。其他如《师酉簋》的流媚摇曳、《师邃簋》的逸态横生、《豆闭簋》的工拙变化,都能令人寓目遣怀。
大克鼎又称克鼎、膳夫克鼎,于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窖藏,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见图1—3)。
图1-3 大克鼎
西周大克鼎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重201.5公斤。鼎立耳,口沿下饰变形兽面纹,有觚棱凸棱,造型庄严厚重。腹内铸铭文290字,铭文行间皆有线相隔,字迹特大,笔势圆润,结体修长,由于铭文排列于界格之中,书风乃由自然而趋于整饬,是金文中的皇皇巨著。其铭文内容是研究西周官制和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
三、西周晚期
从夷王到幽王时期(前885—前771)。此间为青铜器铭文发展的高峰,金文趋于成熟,笔画由初期的肥瘦悬殊走向统一,字形更加自由,风格也呈现多样化。以毛公鼎铭文、散氏盘铭文等为代表。
1.毛公鼎
毛公鼎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铭文长度接近500字,在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记述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秉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之事。
毛公鼎铭文笔法圆润精严,显示出大篆书体高度成熟的结字风貌,瘦劲修长,仪态万千,章法纵横宽松疏朗,错落有致,顺乎自然而无做作,表现出上古书法的风范和一种理性的审美趣尚,形成了具有纯熟书写技巧和表现手法的形式和规律。整体造型浑厚凝重,饰纹简洁,古雅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西周晚期由宗教转向世俗生活的代表作品(见图1—4)。
图1-4 毛公鼎铭文
自古国之重器命途多舛。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随后,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古董商以重金行贿知县,董治官被逮下狱,以私藏国宝治罪。此鼎最后运到县府,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其后,几经辗转,毛公鼎为清末大臣端方购得。民国时期,端方后人因家道中落,将毛公鼎典押给在天津由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因当时有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保护国宝,毛公鼎辗转至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大收藏家叶恭绰手中。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叶恭绰避走香港,毛公鼎未能被带走,而是被藏在叶恭绰上海的寓所里。由于叶恭绰是用假名买的毛公鼎,所以日本人无法查知它的下落。叶恭绰嘱咐其侄叶公超有朝一日将鼎献给国家。毛公鼎几经易手,甚至差点被日本军方夺走,所幸叶公超拼死保护,誓不承认知道宝鼎下落。叶恭绰为救侄子,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日军。叶公超被释放后,于1941年夏携毛公鼎逃往香港。不久,香港被日军攻占,叶家托德国友人将毛公鼎辗转运回上海。后来因生活困顿,叶恭绰将此鼎典押给银行,由巨贾陈咏仁出资赎出,毛公鼎才不至于流落他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咏仁将毛公鼎上交给政府。1946年,毛公鼎由上海运至南京,被收藏于中央博物院。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中央博物院所藏珍贵文物南迁至台北。
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建成,稀世瑰宝毛公鼎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放在商周青铜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是永不更换的展品,其形象后作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两大纪念章主图之一。
2.虢季子白盘
西周宣王时虢季子白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高39.5厘米,是商周时期的盛水器。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虢川司,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其铭文共111字,记述了虢季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的事情。与诸颂器风格有别,颇疑其为《史籀篇》大篆的初始式样。其铭文既有严密的线条组合,也有生动的书写之美。全篇看去优雅清疏,堪称金文翘楚(见图1—5)。
3.散氏盘
图1-5 虢季子白盘铭文
散氏盘因其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区),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盘高20.6厘米,腹深9.8厘米,口径54.6厘米,底径41.4厘米。外形为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共357字。
其铭文记述的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铭文将稚拙与老辣、粗犷与内蕴极为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用笔凝重含蓄,朴茂豪迈,在极粗质中见出极精到,这是散氏盘铭文的魅力所在。铭文记录了两国之间土地赔偿、交割的全过程。西周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是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演变而来,其基本特点是实际耕作者对土地无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
图1-6 散氏盘铭文
总体上看,金文是我国文字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中国书法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是继甲骨文之后的重要书体,是典型的大篆,它上承甲骨文,下开秦系文字之先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