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奇案迭起 【三】
三.
石头就像块石头。
石头不会说话,就跟石头一样。
石头很硬,什么都不在乎。躺在哪儿都能睡,放到哪儿都能站住。
石头只在乎一件事,师傅。
这一件事,实际上是两件事。
一件事变成两件事,也不奇怪,因为石头有两个师傅。
两个一模一样的师傅,就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
他们确实是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虽然有前有后,但差别不大。
只有石头才能把两个师傅分开,别人都不能,因为他们两个长得太像。
大小两个师傅,不但个头、脸型、体型一模一样,就连说话、走路、做事、脾性也几乎一样,能把他们分开的,除非是每天形影不离地呆在他们身边的人。
石头就是唯一一个每天形影不离地呆在他们身边的人。
石头有两个师傅,但两个师傅却只有一个徒弟。
他们收过不少徒弟,最后都走了,只剩下石头一个。
这其中的缘由,不只是石头非常能吃苦,还因为石头是个哑巴。
一个不会说话的小孩,可比能说话的小孩可靠,这可能是石头成为两个师傅的唯一徒弟的最重要原因。
因为两个师傅都不希望他们的秘诀被太多人知道。
这两个师傅虽然什么武功都不会,但身边挤满了武功超群的人。
武功再高的人,到了这两个师傅面前,都毕恭毕敬,客气有礼,还经常捧着大把的票子来。
他们有两个世人皆知的名字:武吉子、武庸子。
如果你不知道这两个名字,说明第一,你武功不怎么样,第二,你也没钱。
因为稍微武功有点名堂的人都会想要佩一把武氏兄弟铸出来的剑,那是身份和荣耀的象征。
通常,这些学有所成的青年们爱好玩的一种游戏叫做“赌剑”。
把两柄剑互斫,其中一柄剑肯定会报废,留下的那一柄一定是武氏兄弟所铸。
这就是石头为什么是一个哑巴,而一个哑巴会成为天下第一铸剑师的唯一徒弟的原因。
但是石头一点儿也不感到荣幸,甚至感觉不到什么快乐。
因为铸剑这个事儿,想不吃苦都不行。
想想武氏兄弟肯定有毛病,他们已经赚了不少钱,随便就可以到京城或者其它任何地方买一栋气派的别墅,安享晚年,吃喝不愁,那些钱无论怎么花好像都花不完。
但是他们却选择了远离城市,远离人,到了一个走十天半个月都碰不见个人毛的山沟里。
他们在这里一住就是七八年,来的时候,石头还是个小孩,胳膊还没有大锤柄粗,现在,他已经轮得动二十斤的大锤了。
过了年,石头就十五岁了。现在离过年还不到半个月。
石头想,到了十五岁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抡大锤,他还能干什么。
以前,大师傅敲小锤,小师傅抡大锤,小师傅抡不动了,石头还小,他想抡,两个师傅专门做了一个小一点的大锤给他抡,现在小一点的大锤早就不用了,他已经用上了两个师傅放下的大锤。
大锤砸在钢刃上,叮当——咣当,就像一种乐曲的节奏。小锤是点,大锤是锤,就像一种轻重配合的鼓点一样,钢花四溅。
石头喜欢这样的场景,师傅手拿小锤,像指路一样,小锤落在哪里,他跟到哪里,一下一下,把一条钢板一样的钢块砸成了一把剑。
他砸出来的剑挂了满满一面墙,足有七八百把,还在不停地砸。
刚来的时候,两个师傅热火朝天,每天不停地烧火、锻打,毛坯墙上还一把剑都没有,现在,火不经常烧了,剑也越锻越少了,两个师傅整天闷闷不乐,似乎遇到了很烦心的事儿。
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能听懂,两个师傅一直在说,都不行!
是什么不行,他知道一些,但又不全知道。
京城里有一把剑,据说削铁如泥,能把别人的兵刃像切大葱一样削断。武氏兄弟深入群山,就是为了炼出一把可以与这把剑相媲美的剑,甚至比这把剑更锋利,更坚韧。
但是这件事却一直没有办好。
石头开始轮大锤的时候,大师傅就每天背着箩筐去山里转悠,背着一些碎石回来,放到炉子里冶炼,一边炼一边扒拉着看。
大多数背过来的矿石都变成渣子倒掉了,只有几次,两个师傅喜出望外,急乎乎地烧火、冶炼、锻打,最后却都失败了。
不是太脆,就是太软,做一把好剑不成问题,但要跟京城那把相比,还不行。
晚上的时候,两个师傅就坐在炉子前商量,商量来商量去,还是大师傅背着筐子到山里转悠,小师傅在家里跟石头叮叮当当,直到两个月前,大师傅背过来一筐灰白灰白的石头。
现在,这筐石头已经变成了一把剑,最后一次锻打,就要淬火收刃了。
“当”的一声,武庸子把小锤砸到了砧子上。
这是个信号,小锤空,大锤停。
“烧火。”
火焰忽地一下冒起来,武吉子双手拉动风箱,满头是汗。
剑身通红,从炉里提了出来。
武庸子一手提剑,忽然把一只指头伸进嘴里,咬了一口。
血立即流了出来。
血淌在剑身上,“刺啦”一声变成一股蒸汽不见了,剑身上留下一串黑色的印记,发出扑扑的声音。
“等一下!”武吉子也咬破了自己的手指,把血滴在剑刃上。
他一伸手,把剑投进水里。
剑身立刻由红而黑,由黑而暗,冒起一股白烟。
三个人注视着一池黑黝黝的水,慢慢地一点动静没有了,却没人伸手去把剑提出来。
石头好像听见了两个师傅“扑嗵扑嗵”的心跳声。
剑一出水,就能看见是什么成色。
他等着,这事儿轮不到他干。
他回头,看见两个师傅抬眼向天,似乎在祷告什么。
以前有很多次,两个师傅从水中提起剑的时候,都想用剑在自己的脖子上拉下去。
愤恨、懊悔,还有失望,恨铁不成钢。
铸了一辈子剑的人,就是铸不出一把心目中的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他感到,两个师傅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如果这一把花了好几个月才铸出的剑还像以前一样不中用,他们确实就没有活下去的信心了。
石头想,两个师傅一定在和谁打赌,要不然谁会管他们铸不铸出来一把什么样的剑。在他眼里,剑就是剑,满墙都是剑,都一样。
一把剑从一筐矿石到挂在墙上,一般都要两三个月,石头经历过所有过程。大师傅武吉子负责熔炼,把矿石在炉子里烧成红通通的液体,石头负责扒渣,直到那液体变得清亮,像一汪最纯的水一样,才会倒进模子里,形成一柄剑的初型。
然后就是不断地锻打,石头肯定不知道“千锤百炼”这个词,但是每一把剑都不至千锤百炼。
一开始,石头以为铸剑最关键的是打锤,直到把剑身上打出像鱼鳞一样的花纹,剑才会又硬又韧,后来小师傅武庸子告诉他,主要是火候,火候一定要把握得很好,锻打才有意义。
比这更重要的是水,只有这里的溪水,才能淬出锋利又坚韧的剑。这也是大师傅要从很远的地方背矿石的原因。
再后来,大师傅武吉子说,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背回来的那些矿石,矿石里面是什么成分,才会让一把剑是什么脾性。
就是为了找一种特殊成分的矿石,他们在山里住了八年。
这八年,两个师傅都好像老了十多岁,石头也老了,老得像是跟师傅一样。
就为了这把剑。
武庸子终于伸手,把剑从水里提出来。
三双眼光都盯在剑身上,三双目光都充满期待,但又充满恐惧。
但是什么也没有,就像从水里提出来一根木头一样,既没有黑灰的淬层,也没有清亮的云纹,黑黝黝的,像一根烧黑的木头。
三双目光都充满了疑惑。
“唉——”武庸子叹了口气。
他几乎把剑又扔回桶里。
武吉子抢过去,放在灯下仔细地看,一边拿过砂布来打磨。
打磨过后的部分,露出像鱼鳞一样的花纹,但是暗得像不容易分辨的印花一样。
敲一下,木木的,像敲一个厚门板。
武吉子的眼泪夺眶而出,他忽然大喊一声,把剑向砧子砸去。
花费了八年时间,结果却炼出一根木头!
“嗤”地一声,砧子一分为二。
剑直接劈开了砧子,连下面的石座都分开了。
砧子有一尺多厚,纯钢铸成,被一劈两半,像裁出来的一样整齐。
武吉子目瞪口呆,手里的剑抖着,他不相信。
武庸子抢过剑,放在灯下再看,还是黑黝黝的,还是像一根木头。
没有弯曲,没有磞豁,甚至连一道印都没有。
一把没有开刃的剑,却比天下任何剑都锋利。
武庸子跪下来,双手将剑举过头顶,痛哭不止。
接下来的两天,兄弟两个像换了个人一样,一下子年轻了十岁。
不止十岁,好像回到了七八岁,比石头还要小。
你刚拿到手里,他就来抢。
“那样不对。”武吉子说,“我来弄。”
他抢着打磨剑身,唯恐弟弟比他干得多。
“我去准备剑柄——”武庸子也不想只在旁边看。
以前,这些小活可都是石头在干,两个铸剑大师从来不屑干这种小工的活。
“石头,你去提水。”
“石头,你去做饭。”
“石头,你去坐着吧。”
石头只好坐着,看两个师傅忙活。
可是,忽然武吉子停了下来。
呆呆地,看着剑,像僵硬了一样。
刚才他还像个孩子,现在忽然有七十岁。
就连那下巴的胡子都颤抖着,似乎要哭了。
他的异样让武庸子也停了下来。
他接过剑,剑身上有一道印痕,经过打磨,这印痕越来越明显。
像一滴流淌的眼泪。
他翻过另一面,另一面也有一道印痕,也像一滴流淌的眼泪。
亮亮的一道,在黑黝黝的剑身上,像一块斑。
武庸子抢过兄长手里的砂布,用力打磨,想把这块斑磨掉。
越磨越亮,越亮越像一块斑,像一滴眼泪。
他也要哭了。
这么好的一把剑,竟然有一个亮斑。
“功亏一篑啊——”武吉子摇着头,痛不欲生。
两个大师面对面跪在一起,无力地低着头,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石头有话要说。
他不会说话,但他会比划。
他拾起剑,“呜哇呜哇”地比划,把手放在嘴里,装作要咬。
两个大师忽然明白了,石头在说,那两滴亮斑,其实是他们两兄弟的血。
按照铸剑的仪式,他们把自己的血滴在剑上,一人一面,现在,这两滴血变成了两块亮斑,深入金属内部。
他们抢过剑,仔细地看。
确实是,那亮亮的印记,不是血流过留下的印痕还能是什么。
人血就跟草汁一样,烧了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连灰都不存在,为什么会深入金属内部,这太费解。
可是明明它就在那里,除了是血痕,再没有办法解释。
兄弟俩左看右看,思来想去,石头说得没有错。
但这没法解释。
没法解释的事情,有时却是真实的,就跟这把剑一样,好像没什么道理。
没有道理的事情,有时不需要道理。
武吉子叹了口气,说:“你不就是一段金属么,缘何如此多情?”
武庸子说:“多情岂不是好,总比一段生硬的铁好一些?”
武吉子说:“对一把剑来说,多情不见得是好事。”
武庸子说:“对一把剑来说,除了自己,还有什么好事?”
武吉子沉吟了片刻,忽然笑了:“剑就是剑,有情也是剑,无情也是剑。这把剑有性情,也是与生俱来,怕不是我们所能解释的。”
武庸子道:“我们岂不是也无法解释的,为了一把剑,过了多少年苦行僧一样的日子。”
武吉子道:“这不算什么,这把剑可能就是上天借我兄弟的手炼成的一件无法解释的东西,既锋锐无情,又沉晦如木。不像一般的剑,明亮通透,锐光四射。”
武庸子插道:“这才是大情,非一般可比。”
武吉子在灯下将剑比来比去,内心既喜悦又疑虑,既激动又不安,良久,他叹道:“就这样吧,既然它如此多情,就叫它‘情剑’吧。”
剑完成了,抛磨精亮,剑身黑如沉木,光洁一新,再装上剑柄,沉甸甸地拿在手里,看来看去,终于可以入鞘了。
鲨鱼皮的剑鞘,铜销铜扣,“唰”地一下,黑亮的剑身轻快地滑进剑鞘中,说不出的舒畅好听。
兄弟俩对望一眼,忽然不约而同地笑了。
这把剑,足可以傲视天下所有的兵器,可以将京城那柄据说多少代前传下的名剑比下去了。
这把剑,可以让武氏兄弟名扬天下,列入历代名匠、铸剑师的史册。
还有石头——
石头早就趴在屋角的小桌上睡着了。
这几天又紧张又轻松,说不出的感觉,不像前几年,总是抡大锤,反而不累,闲下来,石头觉得特别累。
他一累,就趴在桌上,不知不觉睡着了。
灯下,两个师傅忙得不得了,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早忘了他。
睡梦里,他梦见了一只鹿。
石头为什么会梦见一只鹿,他不明白。实际上他从来没见过鹿,连图画里的鹿都没见过。
但是他确实梦见了一只鹿,远远地,刚才还在吃草,现在却昂起头,向他眺望。那样子,一定是看见了一个陌生的生物,惊疑不定。
石头觉得,他只要动一下,那只鹿就会转身逃开,从画面里消失,永远看不见了。
他吓得不敢动,即使在睡梦里,他也不敢动。
武吉子手里拿着剑,还是爱不释手,不舍得放下去睡觉。
一次又一次,把剑从剑鞘里抽出来,看一看,又插进去。
明天,他们就可以离开这个连个人毛都没有的地方,回到人间了。
回到京城,回到美食和锦被的家里,邀请熟人、朋友,还有捧着银票的商人、武林人物来鉴赏这把罕世的兵器。
他几乎看见了那些人脸上露出的惊讶、不信,还有贪婪地咽着唾沫的表情。
“睡吧——”武庸子说,他虽然兴奋,但明天还要赶路。
“好吧。”武吉子终于插回剑,把它挂在灯前的墙上。
还是不忍离开,回头再望。
就在他们要迈步离开的时候,剑突然说话了。
剑当然不会自己说话,但是它却说话了。
剑“突突突”地跳着,想要从鞘里跳出来。
武吉子吓了一跳,愣在原地。
他清楚地看到那把剑“突突突”地跳着,一点一点从鞘里向出跳,最高一次,跳出来有半尺高。他惊呆了。
武庸子也看见了,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身体像僵硬了一样。
他稍微缓过来,张着嘴,看着他的哥哥。他的哥哥也跟他一样,张着嘴,看着他。
这孪生兄弟两个此时的神态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像互相照着镜子一样。
接着,武庸子从他哥哥的眼睛里看到了一道亮光,像飘过一道闪电一样。随着这道亮光,他感到有一条凉凉的东西从后背插进了他的身体。
石头终于从他的梦里醒来了。
因为那只鹿忽然像受了惊一样,扭头就跑,一闪就不见了。
似乎有弓弦响了一下,轻轻的,“磞”的一声,鹿就不见了。
石头一下子被惊醒,定睛一看,没有鹿,也没有草地,眼前是黑黢黢的,还留着他涎水的桌面。
但是他马上就感到了异样,一种冷,冷到骨头里的那种冷。
石头虽然不会说话,但他有感觉,他的耳力要比一般人灵敏得多。
他的皮肤也有感觉,即使隔着厚厚的衣服,仍能感到那种冷。
黑暗的冷。
屋子里黑黢黢的,什么都看不见。石头感到有一线光,从窗户那里透出来。
两个师傅呢?去睡觉了吗?
去睡觉了干吗不叫他?以前不管多晚,只要去睡觉的时候,他们都会让他先去。
但是石头马上就听到了声音,呻吟声。
这声音太奇怪,似乎是人的声音,又像是动物挣扎的咆哮声,就在屋中间。
熔炉的火还红着,在黑暗中像一堆红花,石头拿了火绳,在里面引着了火。
有了火,屋子里一下子亮了起来。
他看到了大师傅武吉子躺在地上,血从他的身体里正往外涌,两只眼睛拼命地睁着,直直地看着他。
他举着一只手,举向石头,好像在向他递出一件东西。
“情剑——”武吉子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向石头喊,“快去找霍老大……”
石头不知道谁是霍老大,但是他知道他必须去。
埋了两个师傅,他就上路了。
他的手里攥着一件玉玦,那是大师傅临死时手里的东西。
一块精美的玉玦,上面刻着几个字,一面是两个口字,另一面,是“珠玉终相类,同名作夜光”几个篆体字。石头当然不认识这些字。
他也不认识路,不知道走哪里才能找到霍老大。
就这样,他攥着一块有着不认识字的玉玦,走着一条不认识的路,去找一个不认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