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死寂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匐匍前进,形如虫蚁。
——贾拉尔·阿德丁·鲁米
“我觉得父母的贫穷给我带来了自卑感。”有人跟我说。
“自卑是你自己的原因,父母穷照样可以自信。”我思忖着打字回了过去。
我没由来地反感这种发言,后来我发现我有一点愤怒,这种愤怒与其说是对发问人的,不如说是对过去的我。
在第一人称的视角里很那发现自己逻辑上的错误,就算是发现了也不愿承认。
但当我从旁观者视角思考这种发言时,我的批判意味很浓。
我想起来看一期晚报,作者说心理学初学者常常会进入“我的所有不好的现状都是父母造成的”的误区。
其实,父母本身就承担了一个“被批评”的角色。
比如当我在上学期间,有时想买几件衣服时,他们会说:“不是有校服吗?买了一季度只能穿两天啊!”
我会埋怨委屈,嫌他们舍不得花钱。
最后他们也会给我买,不过总是有余韵悠长的“哎,今花了不少钱啊。”
我就很烦躁,觉得购物体验都被这轻飘飘的一句磨没了。
我觉得他们不够爱我。
现在我又不这么觉得了,因为他们真的给我花钱了。
不计多年的养育之恩和陪伴之情,单说金钱这一项支出,足够照见他们对我的爱。
在这个工人阶级挣钱困难的时代,他们肯给我花钱,计划我的出生,一路用钱为我铺路,承担我生活必需以外的精神娱乐与消耗品,难道不是爱?
有的霸总反套路文中有这样的对话:
“你爱我什么?”男主薄唇轻启,眸光死死盯住眼前的女人。
“我爱你的钱啊。”女主妩媚地一笑,却并不让人感到庸俗。
“那你可以爱我一辈子了,我这一辈子钱都多。”男主松了口气。
(不好意思,不会再现这种言情,大致是这么个价值观吧。)
我当时琢磨一下,是这么个理啊!如果爱的书他的脸颜值,那么颜值会老,但如果是钱,爱情保质期大大提高啊!
我不明白为什么当时我会觉得很有道理,但“古早言情”转成低配版“父母与我”就会想不通。
有段时间我自己出门,生活各方面都是我自己支付,我才知道什么叫不舍得和掂量,这种不舍得不是那种单纯对一件衣服或一个化妆品产生的情结。
它是一种对大局的考虑,我的脑子里不是一件物品,我计算的是一段生活。
这一段生活的节奏,所有消耗品的费用和我游走于账单中的心理情绪。
那一段时间,我觉得我好像靠近了他们。
对不起,其实有时候肯为我花钱也能窥见庸俗壳子中的情。
汗流浃背腰酸背痛的一天成果全部推给我,我看不见其中的挣扎与心酸,只看见了纠结就无情地定义成“抠门”。
人的想象力如此丰富,我却不舍得想象一下到账通知之前他们的心路历程,有多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