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苦娘的来历和故乡(2)

1.4、母亲的故乡

母亲的故乡,在我们岭下村往南的一个大山沟里。这个沟筒有十几里多长的路,那地方盛产梨,所以叫梨沟。梨沟为什么盛产梨呢?据母亲讲,原先梨沟是一个十几里长满野生山梨树的大山沟,这山沟很荒凉,到处都是森林和灌木丛。母亲的先辈一族迁徙到这里时,没有其他人家。姥爷可勤劳了,没事儿时就在梨沟里嫁接梨树。梨沟里的小河边,山岗上的山梨树,都嫁接上好吃的大结梨。安梨,尖把梨,南果梨,平梨香和香水梨的。我问母亲说;那年代也没有什么东西。姥爷是怎么嫁接梨树的呢?母亲说姥爷没事儿就在山上制藤条葛条。回来把葛条泡在小河边的水泡中。从山上挖来黄土和黄泥,然后春天把要嫁接的山梨树割开枝条。用要嫁接梨树码枝条插上用黄泥糊上用葛条缠绕上盘紧绑牢后,姥爷就每天去观察并浇点水,防止干燥,过些日子,发芽了就嫁接成活了。母亲说梨沟里的梨树都是姥爷嫁接的。姥爷用一双巧手和辛勤劳动,把这条沟就变成了花果山。

从岭下村往下一走(往西)然后奔南的大山沟梨沟里走,坐落在左边儿山坡上的村子叫岭上村。再往里走二里多路,就是刘家堡。刘家堡的左侧小河边有一个大井泉眼,那里的泉水咕咚咕咚的往出冒泉水。再往里走就是大闵家沟,桦树泊子,大叶沟,然后往里走左侧的一条沟叫庙沟。往尽沟里头走,就是周家街(读音gāi)和王家街。母亲的老家就在梨沟里的周家街,她在那里出生长大的。

母亲说,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年月,梨沟周氏祖先从陕西一带逃荒来到东北辽宁的。好像是在清朝,有一年陕西黄土高原大旱闹灾荒,粮食颗粒无收,饿死了很多人(历史上有记载)。人们活不下去了,就从老家陝西渡过黄河,一路逃荒来到东北。始迁祖名叫周英,来自陕西韩城潘庄(据说现在还有八百多户的周姓一族人)。

母亲听她的奶奶说;周英刚来时,也和我们家一样住在细河岸边。老祖先在河边儿住时,这里一天到晚青蛙蛤蟆呱呱叫,吵的太厉害,晚上睡不好觉。那时候都住的窝棚、茅草房,晚上细河边水沟里、水泡子里的草丛中蚊子特别多,咬人很厉害,不让你睡觉啊,不得安宁,怎么办呢?老祖先一气之下搬到了梨沟沟里头去住。母亲的奶奶是岭下老闫家的姑娘。岭下老闫家是满族人,当地是一大户。据母亲的奶奶讲“他们老周家过去那才穷哪”。老周家是逃难来的,既没有房子、也没有土地,每年只能租种思山岭庙上老和尚的地。没有土地的农民最穷苦,只有靠租赁土地和扛长工来维持生活。

周英在B市的白云寨安家后,感觉美丽富绕的万两河(细河)这里能活人,就回去接家中人。一路上讨饭讨宿,走了近二、三个月才回到陕西家中。家中老太太(母亲)不願意来东北,就沒有其他周氏过来。周英只好一路讨饭又走了近二三月才回来。周英一生回去了二次,那时的交通不方便,只能靠两条腿走路,并且一路讨饭借宿,回一趟老家来回得走近半年,很是辛苦。

周英在白云寨的梨沟里居住下来。由于没有土地,一直租种梨沟庙上老和尚的土地。他死后没有地方掩埋,也可能是想念陕西家乡,跟思山岭庙上老和尚商量后,把坟墓埋在了岭上和岭下通往通条沟的最高山顶石砬子下。母亲的祖先周英就埋在这高岗上,遥望着陕西韩城黄河边的潘庄家乡,来思念远方的母亲与故乡和亲人。

周英配妻雷氏,育有两个儿子叫周秉信、周秉孝,这一辈妻子在谱上只记载有一个王氏。下一辈有周玉兴、妻詹氏,周玉德、妻王氏。四世有周富、妻闫氏,周金(星)、妻宋氏,周财、妻孟氏,周發、妻代氏。五世有周万祥(母亲的爷爷)、妻闫氏(母亲的奶奶),周万禄、妻金氏,周万發、妻刘氏,还有周万福、周万续。周万祥育有四子,即第六世,有长子周文忠、妻孙氏,次子周文孝(我姥爷)、妻金氏(我姥姥)后起名金桂清,三子周文学没妻子,四子周文義、妻刘氏。母亲和她兄长是第七代了,大舅周广星、妻子马氏,二舅周广林、妻子金氏、富氏,三舅周广金十多岁早亡。我舅舅周广盛排行老四、妻子孙景兰。五舅周广禄、妻子姜氏,六舅周广贤、妻子姚氏,老舅周广贞,妻子*氏。再下一辈我姑舅哥哥们,是周氏第八代传人了。

母亲、她的母亲金氏及奶奶(闫氏)那几代人,正处于晚清兵荒马乱年代,老百姓们经历了无数的苦难。母亲说过;“我怎么这么倒霉,生在了那个倒霉的时代”。每年的清明节,我回老家上坟,想起母亲和姥姥在我小时候给我讲的过去事情,心中有一丝丝的痛,叫你眼中含着泪水。她们为了活着,为了后代,拼命的挣扎在那个痛苦年代。俗话说“饮水思源”,没有老辈儿人的拼搏,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1.5、清明节来历和冰凉花

地球不停地旋转,一年四季不断的变换。在这冬去春来的时节,青草树木开始复苏、冰雪渐渐融化,大地上的青草刚刚开始发出了绿芽。随着天气渐渐的转暖,大地上迎来了清明时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祭奠故去亲人的传统节日,是一个思念故去先辈和亲友的日子。多少年来祖祖辈辈传承的习俗,清明扫墓,祭祀祖先。清明节早已成为中国人心中对先辈和故人,永远不忘的感恩日子。古时候,有的人甚至风雪无阻,在墓地旁搭建草棚守墓多年,表示自己的孝心和感恩。

一到清明时节,你能亲眼看见有的人不管年岁多大、多么遥远的路途,不管自己奔波的多么疲劳,都带着鲜花、长辈人爱吃的食品等祭祀物品,去亲族墓地扫墓。整理老辈们的墓园,怀念自己的父亲母亲,感谢长辈人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万炎黄子孙聚集在SX省黄陵县黄帝陵前,以传统的祭奠仪式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近几年才知道母亲的祖先,就在黄陵县附近的韩城潘家庄,至今还有800多户周姓人家,其远祖姬姓,为轩辕黄帝的一脉相承的后代。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逃避迫害流亡途中,走到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饿又累,再也无力站起来。随从的臣子们,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儿吃的食物。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之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重耳喝了。重耳喝了肉汤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来的时候,重耳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回到晋国成为国君(晋文公,史上的“春秋五霸”之一),即位后重赏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介子推鄙视爭功讨赏,他打好行装,同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帶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隐藏进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不到。派人满山喊叫,介子推也不出来,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把火烧遍了绵山,却没找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以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被烧死了。晋文公见状痛哭起来,装殓介子推时从老柳树的树洞里又发现一白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不动烟火)。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正是感恩节日。我们清明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精神。中国的清明节对感恩,专注了那些死去的长辈儿和先人。

父亲给我讲过这个故事。清明节也叫《寒食节》。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途中。跟随他的臣子介子推。为保其重耳的性命,从自己腿上割肉,让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封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干,给介子推财宝也不要。介子推是个大孝子,说自己要侍候老母亲,而后介子推走了和母亲隐居山林中。

国君重耳找不到介子推,后来重耳派兵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可介子推仍然没有出山,被烧死在山中。这样把介子推去逝的日子。命名为寒食节,并举国哀悼。这一天不动烟火,这节日后来逐渐与清明节合二为一。从清明节的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知恩图报,重人间真情,感受养育之恩,是清明节的内涵之一。

母亲健在时候每年的清明节,我和母亲都去到姥姥的墓地上。给姥姥及长辈的坟墓扫墓。望着姥姥的墓地上,一片片枯草和树叶草丛中,开着一朵朵一枝枝小黄花,我感到特别稀奇和可爱。你看见过辽溪大地上的冰凉花吗?这就是母亲告诉我说的叫冰凉花。那是大地上再平凡普通不过的一个不起眼儿的小黄花,可是它确实开在清明时节的辽宁B市山区树林中的大地上。

在B市山区清明时节,冰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大地还有冰冻的地方。冰凉花从姥姥那墓地上,有冰雪的草丛中伸出了一枝枝二寸长左右。在长的绒毛的红黄色的小枝杆上,开出一朵朵像手指盖大小的小黄色花朵。在万花丛中,它是再平凡不过的,最不起眼儿的小黄花。可是它就发出在这初春的清明时节,大地山区树木还是一片孤枝枯叶,一处处荒草,一片片积雪的,大地还在冰冻的时候,树木青草还没有发出绿色叶的时候。在寒风中,在地上的枯草丛里,冰凉花却已经顶着冰雪严寒。开出了一朵朵可爱的绒嘟嘟的小黄花。

坚强的冰凉花,它不怕风吹雪打,不畏严寒,在墓地上开出一朵朵招人可爱的黄黄的小花,像在迎接着前去扫墓的亲人们,给人以一丝欣慰,这就是姥姥坟前盛开的冰凉花。

《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

千百万人祭祖坟。

祭祀先人及亡魂,

不忘父母养育恩。

姥姥,姥爷及太姥姥和太姥爷的墓地上盛开着一丛丛冰凉花,这冰凉花怎么来的,又怎么叫做冰凉花呢?

母亲讲起那过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