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亲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译者序 破除冷亲密,做个情感人

伊娃·易洛思(1961—)生于摩洛哥,是著作等身的当代思想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继承者。目前,她执教于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以及巴黎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她曾获得以色列最高科学荣誉奖E.M.E.T奖,并被授予法国荣誉骑士勋章。其代表作有《痛苦的魅力》(2003)、《爱,为什么痛》(2012)以及《冷亲密》等。易洛思笔耕不辍,新近出版了《爱的终结》(2019),而《冷亲密》初版于2007年,已被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从各个书名不难看出,作为社会学与人类学教授,易洛思多年来一直十分关注现代人的情感问题。易洛思在几部代表作中都沿袭了此主题,在本书中,她将情感问题置于社会学、心理学乃至文学(如书中的自传文学)领域相交会的学术棱镜中考量,进一步审思21世纪当代人所面临的情感困顿和冷亲密现象。

在翻译最后一节“一种新型马基雅维利主义”时,我总是会不自觉地想起弗洛姆那本《爱的艺术》,早在1956年,弗洛姆就指出,爱或者说爱的能力,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正在实质性地走向消亡。弗洛姆在书的结尾部分称:爱,才是人类永久存续和幸福的最终答案。在弗洛姆那里,爱是动词,不是名词,爱是一种去爱人的能力,而非一种被爱的需求。弗洛姆对爱的消亡表达了他的忧思,而“冷亲密”这一书名也恰恰契合了这种担忧。一方面,现代人渴望爱与亲密,另一方面,我们又在现代性的矛盾撕裂中徘徊思量,是做一个情感人,还是做一个理性人呢?思维和情感往往并非那么泾渭分明。不过,当代人际关系中崇尚高效和最大化价值的快餐式情感消费主义,确实是冷却亲密关系的幕后推手。

本书分三章,结构脉络清晰。第一章旨在厘清情感人、新型情感风格和情感本体论的相关概念,以及它们与社会学、心理学、女权主义三种文化实践的交织关系。第二章重点阐释情感场域中情感资本主义的概念和运作方式,分析了在心理疗愈话语下自我实现叙事与痛苦叙事的紧密结合。痛苦可以被加以利用,这在自传题材中屡见不鲜:自我实现和自我疗愈合一,很多时候它们其实是一体两面。第三章重点关注在心理学和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21世纪的人在新型网恋议题和实践中的一些理想和幻想、彷徨与失望。在这一章中,作者列举了很多青年人网络交友的鲜活实例,此种交友模式也引发了作者的很多思虑与考量。东方西方,心理攸同,现代人际中的冷亲密现象其来有自。近年来,国内人口增速急剧下降,国家和社会各界一直在鼓励适龄青年婚育,其效果却不甚明显。第三章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帮我们理解了政策实施不甚理想的一些原因。

具体而言,作者在第一章中剖析了资本主义工厂中情感对于经济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性,也强调了疗愈式沟通是婚姻家庭内部用来增进亲密关系的重要策略。如书中所言,“沟通是建立任何人际关系的生命线,任何恋爱关系,要想蓬勃健康地发展,沟通都必不可少”。本章重在从理论上定义情感本体论,作者也指出了亲密关系所面临的威胁,即它在人们使用“通约”原则时易沦为一种可替代物,成为可以拿来买卖和交换的物品。在第二章中,作者指出,心理学疗愈性叙事一方面是在治愈现代人,另一方面也在制造着现代人的各种痛苦。心理疗愈帮助人们回溯过往,让痛苦重现,赋予其新的阐释,这样人的痛苦才会彻底消弭。这里的自我实现也颇类似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此外,仿照布尔迪厄对文化资本的分类,易洛思将情感场域中的情感能力(很多时候被转化为人们所熟知的情商)称作情感资本。与文化资本一样,情感能力既是一种社会能力,也可以转化为实质的货币资本形式。比如,在书中给出的案例中,情商和公司销售人员的业绩成正比。另外,情感能力(情商)测试也容易沦为人们对活生生的人进行分类的一种工具。正如痛苦可以被心理疗愈利用一般,情感在情感场域中也不幸成为正在流通的商品,目前市场中帮助人们提升情商的自助书籍比比皆是。一般认为,情感可以且需要被人为地控制和管理,情绪管理好的人一般被视为情商高。然而,当工作场域中的情感能力转移到人际交往中时,它还同样奏效吗?这值得我们思考。盘算式的情感、“通约”的情感是人们所希求的吗?恐怕没有人会喜欢与称斤论两、锱铢必较的人做朋友吧。这在第三章的网络交友案例中尤为突出。与各大城市公园中父母为子女张罗的“相亲角”相同,网络上的相亲个体也会把个人信息罗列在个人主页上,以便来浏览的访客一目了然地查看个人信息。就国内几款流行的相亲交友软件而言,这些信息一般都会包括照片、年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工作薪资,甚至是星座和人格类型。在以成功、理性、高效为价值导向的社会中,对人们幸福与否的评价标准单一,网络相亲也必然遵循快速高效的原则。在互联网上,看似无限的交友选择背后深藏的其实是无形的盘算和“人比三家”、虚幻的想象与自我包装,以及个体真实的失望。相信读者在本章的阅读中会有自己的一番体悟。

串联起这三章的关键词是情感。和弗洛姆曾把爱分为类兄弟之爱的友爱、母爱、性爱、自爱和宗教情怀式的博爱一样,情感在本书中也可细化为工作场所的友爱、家庭内部的夫妻之爱、关注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自爱、伴随互联网技术而大量涌现的典型21世纪的网络恋爱等。同样,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后者篇幅较短,用作者的话来说,爱的实践重在读者躬身践行,理论只起到帮人扫清认知障碍的作用。初读完本书后,我发现《冷亲密》基本也是沿袭理论加实践的写作路数,予人一种越读越明的畅快感。因而,本着先易后难的工作原则,本书的翻译——除了第一章导语部分外——其实是倒着进行的。也即,我先翻译了话题有趣、多实践性、切近现实的第三章,然后翻译的是阐明情感资本主义的第二章和理论严谨却也有些许晦涩的第一章。读者若感兴趣,也不妨从第三章的众多采访实例开始看起,先知其然——当今青年网络交友的现状和冷亲密现象,再回到前两章中去知其所以然——理论背景及情感资本主义的具体运作方式。

记得今年春节期间,《三联生活周刊》上曾登文简要介绍过易洛思的这本书,并将其形象地称为“相亲社会学”。在书中,易洛思为了厘清自我实现叙事与痛苦叙事在心理疗愈中的关系,特地飞去旧金山参加过三天的心理学工作坊。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译者也曾去研究并注册了几款国内时下较流行的青年网络交友软件。当然,此举也存着一份私心。虽并未成为缴纳会费的正式会员,但也算基本了解到一些网络相亲交友软件的运作策略。比如,几年前上海某高校推行了一款专为硕博青年打造的相亲交友商业小程序,用户在通过实名学历认证后,只需缴纳小额会员费便可主动联系感兴趣的网络另一端海量的潜在相亲对象,而未缴纳会费的注册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收藏和好友申请。另一款实名认证的社交软件甚至会为非会员每日推荐几位异性嘉宾,但只有在双方互点“喜欢”按钮后才能在平台上匹配成功,进而程序对话框才会为他们打开。一时间,这种新型网络交友方式确实让我啧啧称奇,半年内,互联网大数据就为我匹配了四十多人,让我大开眼界。以前从没在互联网关注和认识陌生网友的我,也经历了几回所谓的“面基”,当然,最后大家要么成了躺在通讯录里的泛泛之交,要么一键删除,此生再不复见。

其实,当网络交友进入到线下实际的互动中,或许就和传统的交友方式别无二致了。一开始由互联网大数据匹配带来的惊奇,或者说由自我建构出来的网络浪漫想象,便也渐渐转化成了《冷亲密》中类似的幻想与失望。当然,易洛思对社会批判的态度一直是冷静而审慎的,我也认为,网络交友形式无所谓好坏,它甚至拓宽了人际交友圈,重点还是在于人们怎么和网友进行互动,以及大家对待彼此的方式是否真诚,是否无涉博弈式的机巧。相亲交友软件上,海量的网络资源貌似将大批量符合个体理想伴侣要求的候选人推送至眼前,甚至某些身在海外的网友也能瞬间化为手机中的“比邻友”。这让人不禁感叹,信息时代确实打开了人们相识和交流的新方式,它或许也能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受距离,真正造就“天涯若比邻”。但同时,互联网技术也迫使人们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来管理情感,由于缺乏了解和缺少共同生活圈,这种“比邻友”充其量是某种变形的幻觉。如人类学家项飙所说,“邻近感”消失了,取而代之,人们在追求着某种虚幻的所谓远方。也如易洛思所言,网络上的自我是一种没有实质内核的后现代自我,它带有一定操演性和可建构性。哪怕身处信息时代,手机上的一个删除按钮便可将软件匹配的两个人再度恢复到“动如参与商”的未识前的原始状态,相忘于网络这个另类大江湖。颇让我惊讶的倒是,个人的此番亲历体验和准研究(pseudo-study)竟和十五年前易洛思在书中阐发的结论相仿。看来,想在潜在的海量网络异性资源中收获理想爱情,又谈何容易。又可见,21世纪人类的情感问题,不论是在书中采访的美国青年、以色列青年还是当下的中国青年中,也都十分相似。

之前看过的一篇报道称,中国现今有单身群体2.4亿人,其中成年单身者约为9500万人,在国家逐步调整生育政策的这几年中,国家和社会似乎都在鼓励适龄青年婚育、主动担负社会责任。在此大背景下,作为所谓大龄单身女青年群体的一员,我也常陷入思考,是我们现代人的情感出问题了吗?物质较以往充裕的当下,青年人已不需要情感的支持了吗?事实恐怕并非如此。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广为人知,他将自我实现的需求置于人之需求金字塔的顶端,后四项依次是尊重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然而有趣的是,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家马修·利伯曼(Matthew D.Liberman)则认为,马斯洛的五项需求层次理论在当今社会中的优先次序应该被颠倒过来。利伯曼翻转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依据在于,人的大脑有其社交天性,人们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幼小、年轻还是年老,都有爱的需求。利伯曼通过大脑科学试验去证实,推动人们生活的优先需求并非安全和生理需求,而是与人产生联结的渴望,也即爱与归属需求。这让人不禁想起英国小说家E.M.福斯特小说中的关切主旨“Only connect”(唯有联结),马克思在一百七十多年前也早就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ensemble of social relations)。诚如斯言,人无时无刻不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现代人的问题并不是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往往是单子化的个人在快捷高效的现代社会中时常感受到的那份孤独,这在新冠疫情肆虐了几年的当下似乎尤甚。这种内心深处的孤独是一种智性上的孤独,和人的社会地位、物质条件并无太大关联,更有甚者,孤独及由此引发的焦虑和忧郁也成了困扰现代人的心理疾病。

当资本主义所崇尚的成功、理性、快速、高效、竞争等价值观被转移到人际交往中,现代人的情感生活就变得趋于冷亲密。关系被物化,情感也有沦为商品之虞。就像传统的资本主义注重工作效率和资本积累一样,现今的情感也被人们当作提升自我价值或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工具。这正是易洛思在本书中所探讨的情感资本主义的议题。相亲对象被人们定制成旨在提升个人价值的理想伴侣,理想伴侣似乎成了某种条件化、标准化、可量化的商品,大数据表面上看似完美的“通约”到底是一种理想,还是一种幻想呢?在炫耀式消费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关系物化是人类情感问题上的另类异化吗?这些是我们现代人不得不反思的问题。易洛思注意到盘算情感的新型马基雅维利主义之举,并警告人们不要变成过度理性的傻瓜。在去年的一场讲座中,易洛思阐明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友爱和浪漫爱情的区别,她指出,前者是理性之爱,而后者是非理性之爱。面对现代人的情感冷亲密问题,不论在书中还是在讲座中,易洛思都表示她没有最终答案。但读者经由其理论牵引,想必能更为深刻地思考,从而根据自身境况采取相应的实践。

这本研究情感资本主义的《冷亲密》是综合了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集大成之作。囿于知识和时间,理解不当和错讹之处,责任全在译者个人,希望读者包容、批评和指正。感谢编辑玉笛老师,在翻译过程中给予我无限的耐心、鼓励与支持。也希望中文版的付梓能帮读者扫清一些关于情感的理论迷思,增进对情感资本主义的了解。有人曾言,理想伴侣是养成的,而非既定的。毕竟,亲密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那么,恋爱也如同交友,与其坠入爱河,不如生出爱意。让我们审慎地运用我们的理性,勿做一个理性过剩的傻瓜或自我意识过剩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分子,而是努力地做个快乐充沛、有同理心、渴望与人联结的情感人吧!人们常说,人心惟危,今不如昔。也许,唯有联结,唯有沟通,唯有真诚去爱人,才是破除人际冷亲密魔咒的法宝。愿现代人都能收获值得期许的温暖亲密。与君共勉。

汪丽

于南京鼓楼

写于2022年2月20日

修订于2022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