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太公世家》《田敬仲完世家》:争霸从这里开始
《齐太公世家》主要记述了西周和春秋时代姜齐的历史,《田敬仲完世家》主要记述了田氏代齐和战国时代齐国的历史,把这两篇结合起来可以看作齐国八百余年的兴衰史。
齐国之兴
在明代传奇小说《封神演义》中,有一位非常古怪又神机妙算的老者,人称姜太公,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姜子牙。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姜子牙的原型就是我们这里要讲到的齐太公。
事实上,《史记》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姜子牙这个名字,姜子牙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名字。在真实的历史上,姜太公叫姜尚,也叫吕尚。这里就涉及前文中所说的先秦时代的姓氏文化了,姜是姓,而吕是氏,尚是名。如果按照先秦姓氏文化“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的原则,姜太公应该叫吕尚。
周朝初定天下,吕尚被分封到了营丘,从此齐国建立,因此姜太公也叫齐太公。据《齐太公世家》记载,姜太公“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并将这一原则定为国策,使得齐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东方的第一大国。
由于姜太公的一生充满传奇,又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因而在后世的历史中,姜太公的形象不断被神化,这与后世的诸葛亮、刘伯温非常相似。
进入春秋时期,齐桓公即位为齐国之君,“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率先建立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曾经对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和晋文公作过对比,他说齐桓公是“正而不谲”,而晋文公则是“谲而不正”。意思就是,齐桓公这个人比较正派不欺诈,而晋文公则擅长欺诈不正派。
对此,孔子的学生子路提出质疑,他认为齐桓公也曾做过不地道的事情,比如齐桓公就逼死了他的兄长公子纠及其家臣召(音同“哨”)忽。孔子解释说,齐桓公能够称霸,不是依靠武力征伐,而是依靠“管仲之力”,因此可见其仁德。[87]
在孔子眼中,齐桓公能够称霸,能够成为仁德之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依靠管仲的辅佐。那么,管仲到底为齐桓公做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叫作“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88]这句话就是出自管仲之口,可见管仲是一个非常注重经济建设的人。
管仲为齐国制定了三项大政方针:
第一,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利用川泽渔盐之利,发展渔业和盐业,积极发展工商业,同时还发展服务业。
第二,建立军制,发展军队,实行军政合一。
第三,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组织葵丘会盟,奠定霸业。
管仲推行的改革非常有效,他改革的目的就是富国强兵,显然这个目的最后达到了。经过姜太公和管仲的经营,齐国成了真正的经济强国。
那么,当时的齐国究竟有多繁荣呢?我们只要来看一看《战国策·齐策》中记载的齐国都城临淄的情况,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
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齐桓公之后,齐国迅速衰落了,但是齐国由于有大海之利,在经济上始终位居诸侯前列。齐国在经济上的繁荣,直接造就了齐国在文化上的昌盛,最典型的成就就是战国时期稷下学宫的创建。
在说稷下学宫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件在齐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性影响的大事,这就是“田氏代齐”。实际上,《齐太公世家》主要记载的就是“田氏代齐”之前的齐国的历史,而《田敬仲完世家》主要记载的则是“田氏代齐”之后的齐国的历史。
与此同时,在晋国也发生了一件和齐国类似的事件,史称“三家分晋”,这两起事件被历史学界认为是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我们先来说“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会在《魏世家》一节再讲到。
田齐兴衰
前面讲过,齐国是以吕为氏,但最后齐国怎么又成了田氏的呢?
这要从一个人讲起,此人名叫陈完。陈完本是陈国公子,为避祸投奔齐国,受到当时齐桓公的封赏,便留在了齐国,并且从此改氏为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田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在齐国扎下了根,成为齐国一个非常强势的大家族。到了齐景公时期,田氏在齐国已经深得民心,成为尾大不掉的家族势力,当时齐国名相晏婴就断言“齐国之政卒归於田氏”。结果,从齐景公死后开始,田氏就开始把持朝政,行君主废立之事,最后在田和执政时期取代吕氏,并受到天子册封,真正成为齐国之君。
通过“田氏代齐”的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从春秋进入战国后,周朝礼制已经彻底崩溃了。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打出的旗号是“尊王攘夷”,“尊王”就是尊崇周天子和周朝的宗法礼制,“攘夷”就是以周天子的旗号来讨伐不服从自己的人。汉末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就是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升级版。
“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这两起历史事件,从性质上来说,就是以下犯上、篡权夺位,是严重违背周朝礼制的恶性事件。然而,周天子还是先后承认了韩氏、赵氏、魏氏以及田氏的诸侯地位,这就等同于宣告天下,谁的拳头硬,谁就可以称王称霸,即便是弑君篡位也没事。
田氏掌握齐国政权之后,齐国就出现了一位霸主——齐威王。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国,孙膑为军师,励精图治,实行军政改革,成功实现了霸业。于是,他便和当时的魏惠王一起会盟于徐州,相互称王,史称“徐州相王”。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春秋时期诸侯一般都被称为“某某公”或“某某侯”,只有周天子才可以称王,除了被视作蛮夷的楚国和吴国、越国率先称王之外,中原诸侯无人敢僭越礼制称王。而当历史进入战国时代,齐威王和魏惠王率先称王,其他中原诸侯也随之蠢蠢欲动,后来又发生了著名的“五国相王”,七雄陆续称王,丝毫没有顾及周天子的颜面,对周天子视若无睹。
也正是在齐威王统治时期,稷下学宫迎来了大发展时期。准确地说,稷下学宫是齐威王之父齐桓公创建的,但是将稷下学宫发展壮大的则是齐威王。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此齐桓公非彼齐桓公。齐国历史上有两位齐桓公,一位就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另一位则是齐桓公田午,也就是齐威王之父。
战国时代,养士之风盛行,列国都十分注重建设“人才强国”,纷纷延揽和吸纳人才。最早实现“人才强国”的是魏国,魏文侯也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位霸主。从魏国兴起的这股养士之风很快便刮到了齐国,于是便有了稷下学宫的创建,目的就在于吸引人才。由于稷下学宫是建在齐国都城稷门附近,故而得名。
稷下学宫不仅是当时齐国的最高等级的学府,而且也成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兵家等学派思想在这里交汇和碰撞,让齐国成为当时的第一文化强国,同时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89]。
因此,我将齐国的文化特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开放性。稷下学宫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当时天下学术汇集之地,吸引着全天下的学人纷沓而来,无论你是哪家学派,都可以来此畅所欲言。
第二,兼容性。稷下学宫的设置并没有将某一家学说斥之于门外,而是对其兼收并蓄。因此,虽然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唇枪舌剑的辩论战,但是大家却都秉承着“求同存异”的原则,用伏尔泰的名言来说,就是“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第三,变革性。诸多的学术流派都发端于齐地,包括孟子、荀子的学术,因此这里也可以看作思想革新之地,在思想的碰撞之中,孕育出新的思想火花。
齐威王之后,齐宣王即位。齐宣王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尤其喜欢和文人打交道。因此,在齐宣王统治时期稷下学宫的人才是最多的,稷下学宫也达到了鼎盛,齐国的国力也达到鼎盛。
然而,齐国在发展过程中却有一个非常大的劣势,并且严重制约着齐国的长期发展,这就是齐国的地理条件。在我看来,齐国的地理条件对它的后续发展有两点影响。
第一,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只有西面有山。到了战争时期,齐国只能依靠西面的群山之险进行防御,而如果西线一旦被攻破,齐国腹地便是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
第二,齐国三面环海,如果想要向外发展。只能向西发展,而秦国、赵国、楚国都有着大量未开发的土地可供扩张,这对于齐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一旦向西发展,势必遭到六国的反扑。
后来发生的历史“完美”地验证了上述两点。
齐宣王之后,齐湣王即位。齐湣王当政之时,心态已然膨胀,拉拢秦国互相称帝,时称“东西二帝”,引来诸侯侧目。公元前286年,齐国吞并了西面的宋国,之后又侵占楚国淮北之地,西侵三晋,齐国疆土大大拓展。但同时,齐湣王无休止的肆意征伐令中原诸侯无不惊惧,由此直接导致了由燕国主导的“五国伐齐”。
战国时期,盛行合纵、连横之术,秦、齐两国最为强大,于是中原诸侯纷纷组成联军抗衡秦齐。战国历史上一共发生了五次“五国伐秦”,最终都被秦国一一化解;然而“五国伐齐”仅仅发生了一次,齐国就几乎到了崩溃亡国的地步,这很大程度上和齐国在地理条件上的劣势密切相关。
公元前284年,由上将军乐毅所统率的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讨伐齐国,战争开始后,楚国也参与进来,形成“六国伐齐”的局面。乐毅率领军队,深入齐境,连战连捷,连克七十余城,国都临淄也被攻破,齐国最终只剩下两座城池,几乎就要亡国,齐湣王也死于楚军将领淖(音同“闹”)齿之手。
虽然齐国最终在名将田单的带领下成功复国,但是齐国的国力从此一蹶不振,齐国称雄的时代也如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了。在秦灭六国的战争烽烟中,齐国更是以不战而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东方霸主的地位,而亡国之君齐王建则被活活饿死,实在是莫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