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 “上手”
第1章
“上手”之前需要了解的要点
在引言部分,我为你揭示了书名“上手”的两重含义,也向你简要地介绍了自己的早前经历与近况。谈及我从去年开始学习钢琴、油画和重拾小提琴,有人可能会产生两个疑问:第一,我的“上手”能力似乎偏向文艺,理科不灵吧?第二,一个人从三十七岁开始学习钢琴、油画和重拾小提琴,有什么用?
针对第一个疑问,我要说的是,我不过是对文艺更感兴趣,并非代表我注定无法“上手”理科学问。实情是,我“被迫”开始对理科感兴趣了,因为我担心我的孩子若对理科更感兴趣,他快要瞧不起我了。想到我的孩子上学之后将要回来跟我探讨物理,我已经将《费曼物理学讲义》(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阅读至第二卷了。此外,我也在学习Python编程语言,在暗地里了解天文学和生物学知识,甚至快要走火入魔而反对进化论、相信人是被创造的了。问题在于,我在这些方面的“上手”很难向你展示。
针对第二个疑问,我并没有劝你跟我一样学习钢琴、油画或小提琴啊。你只可以说,“上手”这几样东西,对你没用。理论上,我“上手”任何技能都是有用的,我可是本书的作者啊。最低限度,我有“上手”的能力。学习钢琴对我的用处在于我终于可以演奏肖邦的那首夜曲,学习油画对我的用处在于家里墙上已经挂满了我的画作。
你是否真的已经深刻洞察“上手”的第一推动力,即“要去哪里,就从哪里开始”了?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没有“上手”能力,原因是他们不敢想自己可以“去哪里”,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明确自己要“去哪里”。这可能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学习”方式造成的。“上手”能力绝不是“学习”能力。我们在年少时一直“学习”,就算在校时成绩好,离开学校以后能够继续学习的人也非常少。再加上不像西方教育体系鼓励年轻人先成为通才,进而成为某个领域内的专才,我们的教育体系似乎没有鼓励年轻人尽可能地主动接触新事物,更没有教会年轻人如何接触新事物。
如果“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算得上时下一个非常流行的理论,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对于成为“专才”的探讨。
问题在于,研究显示,这个世界上,每一百个人里,只有三四个人天生适合成为专才。
适合成为专才的标志性特征是,有人是天生的练习者,不计结果,练习本身就让他们快乐。如果你不是那样的人,说明你跟我一样(我只能做短时间高强度的练习,似乎无法做到长时间高强度的练习),属于每一百个人里的九十六七个人。还好,我们是大多数。
通常一说到大多数,就伴随着“平庸”二字。但是,诸如任何成功的企业家都不是专才,就像你无法说出乔布斯是哪一方面的专才,你也绝不能说他平庸。企业家或说成功的企业家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我将其比喻成织网。网织得足够大,足够结实,一定会有所收获。这张网,不是靠单一动作的重复以及不断地练习就能织成的。
本书就聚焦在这张网的一个一个结点上。倒不是要人人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但是织网的能力和效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观察入微,你会发现,这张要织的网上的每一个结点都不尽相同。它们到底是什么?
我不知道我自己这张网算不算织起来了,因为我还在织,但我希望我织的网又大又结实,而这张网上的每一个结点,一定跟我的一次次“上手”有关。我自己这张网织得结不结实暂且不论,但绝对是越织越快了。
据身边人观察,我可以用四十八小时完成别人两个星期都完不成的任务,也可以用三到六个月将一项技能掌握到(像是)专业水平。很多人问我:“许岑,你是怎么学东西的?”我的回答是,你的问题本身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学东西”跟“研究东西”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行为,有些技能其实不是靠“学”而得,只能不断地“研究”而得。“学”暗含了很强的被动性,而“研究”则需要完完全全的主动性。要想“上手”,光“学”可能是不够的,或说差得比较远。虽然你问的是“怎么学东西”,但我已经洞察,你想知道的就是本书的核心议题——“怎么上手”。
要“上手”一个陌生课题,其中包含了学习和研究两种行为。本书花大篇章讲述“学习”和“研究”两个板块,只为了你能更快地“上手”。
另外,我没办法即刻回答你的问题,是因为你问得太不具体了。虽然“上手”有套路,但套路无细节。与“怎么学东西”类似,这些年来,很多人问我“怎么学好英语”“怎么学好吉他”“怎么带好孩子”……这些问题似乎问得更具体了,但把它们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终极问题,就是“怎么过好这一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貌似更具体的问题中,都有一个“好”字。我已经说过,“向好”是人类本能。在此,我只透露一句,“学”东西,“好”不了。要想真正达到“好”,必须“研究”。
请允许我告知你,我是怎么问别人问题的。我最近打算画两幅油画,作为一个初学者、新手、初心者、素人,我不会去问别人:“怎么画油画?”我已经能够意识到,这件事要说清楚得说好几年,甚至穷尽一生的时间也说不完。我会先自己研究。注意,不是学习,而是研究。
若是“学习”油画,那伴随的行为活动应该是先听课,之后自己拿起画笔,一笔一笔地练习,重复,从初学到进阶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你会发现,这样做,自身缺乏三种意识:既没有可量化的“向好”的作品意识,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更没有跳出埋头苦练而凌空跃起俯视全貌的局外意识。还记得我学钢琴的表妹和学画画的妻子吗,她们当时可能存在这些问题,缺乏这三种意识。
而研究,不是先听别人给你讲,也不能上来就问“怎么画油画”,不是被动地“跟”,而是主动地“探”“搜寻”,以作品意识、目标意识和局外意识建立自己对完成一幅油画的大概认知。这至关重要。
当我确定了自己的表达意图、偏向的风格,甚至已经用Photoshop模拟出了一幅我要画的油画作品之“假想图”,我拿着打印出来的这幅假想图,找经验丰富的人了解我应该用哪种画笔、哪种品类的颜料,具体在画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什么……这才是得体地向别人请教的礼仪。切记,千万不要劈头盖脸地问人家“怎么画油画”。
虽然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能力、对情境的快速判断能力、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对规律的高度敏感性和不要命的执行力是别人无法快速传授给你的,但“上手”的观念是可以被即时塑造的,“无效(低效)学习”行为是可以被极大程度地避免的,“研究能力”更是可以被逐步培养的。
我们从小的学习观念是为了应付考试或应付老师、家长,而且是廉价(义务教育)的。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不好是不是你的错,我们不去讨论,但不代表你没有学好的能力。
就拿学龄早期的寒暑假作业来讲,的确有人会在四十天假期的前五天写完所有的作业,比如我。也有一些人会拖到最后五天开始写,比较严重的是拖到最后一天开始写,更严重的是说“写什么写,抄啊”,最严重的是胡写,知道反正老师收上去也不看。
今天,我们长大了,不用再写寒暑假作业了,但那些胡写寒暑假作业、应付考试、应付他人的坏观念贻害了我们。在我们成年之后,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快速“上手”一个陌生课题,并且能够有效地达到“上手”的程度呢?(基于我在之前给出的双重含义,“上手”不只是初学的意思。)
我以对比学习的错误观念与正确观念之方式,为你一目了然地呈现“上手”之前需要了解的要点。
关于学习的错误观念有:
• 找到了一个看似不错的教程,嚯,居然要付费,不学了。因为我们一直以来学习都是廉价或免费的。
• 收集了一大堆资料,就是不去研究。因为我们上学的时候比的就是谁的参考书多,那么多题本来就做不过来啊,从哪下手?
• 任何学科都是科学,学习时不可儿戏。英语是科学,学英语最好能做些实验。
• 所有学科都有难度分级,零基础、初级、中级、高级,等等。
• 学钢琴一定要苦练基本功,要不然你一辈子也弹不成郎朗那样。
与之对应,关于学习的正确观念是:
• 如无意外,学费越贵越值得学。学乐器,尤其对于成年人来讲,买个贵的乐器是学成的有力保障。
• 除非是做学术研究,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否则,尤其对于成年人来讲,遇到一份相关的学习资料就立刻学起来,要有随时随地“沉溺”的能力。
• 如果学习英语是为了日常交流,那英语就不是科学,只需要对它熟悉。小孩儿学会说母语的方式,不知道算不算“儿戏”。
• 英语就不应该按难度分级。一个英语零基础的人,对name和gibberish两个词的陌生程度是一样的,学习使用它们的难度也相差无几。
• 学钢琴——谁铁了心要成为郎朗,请告诉我。是你吗?
要把一项技能熟练掌握,需要练习,也就是学习;而要想把这项技能掌握到比别人更好,你必须去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