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恋爱脑:战胜情感依赖,找回独立自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不惜一切代价取悦他人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即使一些人并不真正了解你,他们行事时也像是你最好的朋友。其实,他们只是想取悦你。当你发表意见时,他们点头赞同;当你提出请求时,他们急于满足;当你抱怨或诉苦时,他们充满同情地倾听、给你建议;当你对别人对你做的事感到不满时,他们立刻站在你这边,抨击那个让你不快的人(无论他们认不认识)。病态情感依赖者在生活中的唯一追求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取悦他人,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由此获得爱、赞许与认可。有些词句似乎并不存在于他们的词库中,比如“我不同意”“不”“我不能”“我不想”“你错了”……为了能取悦对方,他们首先要专注于对方喜欢的事,专注于以“正确”的方式照顾对方情绪,关注并重视对方的兴趣。

情感依赖型人格的国际标准[1]

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中,只有“依赖型人格”被列为人格障碍[2]。然而,“依赖型人格”与有问题的和病态的情感依赖型人格具有共同特征,拥有这些人格的个体无论是在夫妻关系中、家庭关系中还是在朋友关系中,都存在“顺从行为”和“分离恐惧”。还有一些表现也是相同的,比如:因为害怕失去赞同或被否认而难以表示不同意见,对自己的判断或能力缺乏信心,当独处时感到非常不适或无力,为了被爱甘愿接受不愉快的甚至带有贬低性的任务,以及在前一段关系刚结束时便迫切寻求另一段关系。这些人不切实际地担心自己孤身一人,这种恐惧促使他们千方百计地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们生活在被遗弃的恐惧之中(虽然“遗弃”这个词实际上只适用于儿童)。每当他人表达批评或表现出不赞同时,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就会深深受到伤害,甚至彻底崩溃。

早在1952年的第一版DSM中,作者便已经将“依赖型人格”归为一种被动攻击性人格。其主要特征是将自己的需求、愿望和欲望异化为他人的需求、愿望和欲望的行为,以及在孤独的情况下产生的低自信和低自尊。这种归类在1968年的第二版DSM中没有出现,在1980年的第三版DSM中作为“依赖型人格”的独立类型而重新出现,并不再归属于其他类别。

第三版DSM是这样解释的:造成这种病态的因素可以追溯到个体幼年时期,分离焦虑是主要因素之一。当有问题的情感依赖变得病态时,患者可能遭受情绪障碍、变得焦虑甚至陷入抑郁。

尽管有问题的情感依赖者表现出对他人的高度关注,但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自己的欲望和愿望充耳不闻。他们倾听别人的欲望和愿望,而非自己的,这导致他们长期以来十分压抑。他们试图通过服从自我施加的指令来取悦他人(在这方面,他们的教养帮助了他们),他们按照自己认为“应该的方式”,而不是自己内心的想法行事。对于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维护形象,即他们想展现给他人的形象:一个无私、善良、慷慨、乐于奉献、富有同情心、随叫随到的形象!但在这个形象背后,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被扼杀或被囚禁在枷锁之中。他们害怕那些日复一日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并赋予他们存在感的人不高兴,哪怕这种(幻想的)安全感是以自我遗忘、自我抛弃的高昂代价换来的,哪怕这种安全感一直很脆弱,哪怕有时他们因此而失眠,哪怕有时这种安全感会导致成瘾行为……他们只想借此忘记因不被爱、不被喜欢以及独自一人而产生的恐惧。

为了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为了让自己有点信心并赋予自己一定价值,情感依赖者必须改变自己,不暴露自己,并掩盖自己那些人性化的“缺陷”,比如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他们不能错过被爱、被欣赏的机会。这是一种可怕的瘾,需求在不断增长,情感依赖者永远无法满足,最终,对方安慰的剂量已经不足以让他们对自己的取悦能力感到放心。他们用这种能力吸引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以便遗忘空虚和孤独的恐惧、自我厌恶的情绪、无法被爱和一无是处的巨大无助感。他们从对方目光中读到的片刻的爱与认可只是支撑脆弱自尊的义肢,是他们唯一的食粮,它值得,因为它证明了他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