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语言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语言美”从哪里来

打造讲话“语言美”,是文秘人员和领导者的共同追求和共同责任。那么,讲话“语言美”从哪里来呢?

(一)“语言美”来自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朱熹有句名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讲话也是这样,它的源头活水就是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或许可以管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或许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只有经常不断地抓紧学习、坚持不懈地终身学习,才够用一辈子。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腹中空空的秘书不可能有语言美。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有些领导讲话总是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或博大精深,如大海汹涌,或浅显易懂,如细流涓涓,或文采飞扬,如花团锦簇,或清新简洁,如惠风和畅,其中所蕴含的知识、智慧、经验,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迪,于不知不觉中将听众引入一个崭新的境界。这当然不是天生的,而是长年累月注重学习和积累的结果。中央和地方很多领导都是这方面的典范。我曾陪同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到基层调研,发现他知识面非常之广,无论讲金融还是讲农业、工业,无论讲经济建设还是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显得非常熟悉、懂行,而且不时穿插引用历史、哲学、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和典故,简直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让人惊羡不已,深受教益。当我们向他请教有何“秘诀”时,他只淡淡地说了三个字:“学习呗!”话虽简单,却道明了多么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啊!知识上从来不存在“暴发户”,只有孜孜不倦、日积月累,才有可能成为知识的“富翁”。我们天天与文字打交道,更应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学习中丰富语言、掌握语言表达艺术、提高驾驭语言的本领。

(二)“语言美”来自向群众学习,从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也是我们语言方面的老师。群众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散发着鲜活的气息,没有激昂的口号,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比那些陈旧的老话、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生动活泼得多,比那些从“本本”里搬来的深奥理论、闭门编造的奇思异想、生拼硬凑的排比对仗亲切自然得多。比如,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群众语言就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提倡真抓实干,群众语言就是“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善于比较鉴别,群众语言就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等等。这些语言讲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明白易懂,品起来意味深长,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领导讲话很多都是用于宣传群众、动员群众、说服群众,团结引领群众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的,这就需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能讲出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讲出不打官腔、不绕弯子、不故弄玄虚的语言,这样才能把话讲到群众心坎上,才会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语言美”来自对公文语言知识的积累和科学运用

早在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合作社的政治工作》一文中就说:“我们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的时候,十分爱好党八股,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也不讲究文法和修辞,爱好一种半文半白话的体裁,有时废话连篇,有时又尽量简古,好像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老舍先生也曾指出:“我们既然搞写作,就必须掌握语言技巧。一个画家不会用颜色,一个木匠不会用刨子,都是不可想象的。”搞写作同样需要掌握语言技巧,注重公文语言知识的积累和科学运用。

任何一篇好的领导讲话,在体现领导者思想见解和政治智慧的同时,也都体现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当然,讲话稿毕竟不是教科书,不可能每一篇都字字精当、句句贴切,一点儿语病也不出。但同时,它毕竟要面对大众、面向社会,不讲究语法修辞,不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也是不行的。比如,有的用词不当,导致语病百出;有的乱用成语,导致词不达意;有的逻辑混乱,导致文理不通;还有的错字别字随处可见,有的乱用标点符号等等,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讲话的质量和效果,带来不必要的副作用。所以,平时注重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知识,掌握语法修辞和公文语体、语言规范,是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

(四)“语言美”来自讲真话实话,讲贴近实际、管用有效的话

讲真话实话,就是不照抄照搬,不人云亦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这一点说来容易,做到却难。起草者如果不善于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缺乏主见,就免不了这里摘摘、那里抄抄,写来写去都是那些人们见过、听过千百遍的老话、空话、套话。

讲贴近实际、管用有效的话,就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一切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这与讲真话实话是一致的,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上级大政方针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创造性、增强针对性,写出来的话才会合乎实际,才有实用价值。这里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是,有的同志本来飘浮不实,不重实际,习惯于闭门造车,那当然讲不出或者不愿讲贴近实际的话;二是,有的同志虽然主观上想要注重实际,但习惯使然,写起稿子来又表达不清楚、不准确、不深透,与实际情况和实践需求相差甚远。这二者,前者是思想作风问题,要通过改造世界观加以解决;后者是方式方法问题,要通过提高语言艺术去解决。总之,如果脱离实际,纵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可能有“语言美”。

最终,“语言美”来自自然、真实。语言来自生活,它本来就是自然的、美的、活生生的,就像一位美丽少女,散发着清纯、鲜活、健美的青春气息。只不过,有些讲话稿由于使用不当,或浓妆艳抹,或虚情假意,或矫揉造作,使她失去了本真,变得妖艳、臃肿、庸俗。

是时候了,把“美”还给语言。

让讲话语言“美”起来,有待于领导者和文秘人员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