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基础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6.文字秘书怎样才能成为“通才”?怎样处理“通”与“专”的关系?

答:从一般要求来说,文字秘书无论处在综合部门还是专业部门,都应努力使自己成为“通才”。综合部门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固然要“通”;专业部门内部又有多方面的具体业务,所以也要“通”。不“通”,就难以完成各式各样的文稿起草任务,至少会降低文稿质量。不过,这里所说的“通才”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古往今来真正的“通才”其实从来没有过,即便是那些绝顶聪明的领袖人物、大科学家、大文学家,也只是在一个或几个领域大有建树,而不可能样样精通。我所说的“通才”,是指文秘人员为适应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知识都应涉猎,尽可能知道得多一些。“知道”和“精通”当然不是一回事,二者之间有着“量”和“质”的区别。比如,党委机关的文秘人员学习金融知识,懂得基本的金融政策和基本概念就可以了,具体的存贷业务知识不一定要去学;同样地,政府机关的文秘人员学习党建知识,了解有关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也就行了,而不一定要去死记硬背有关具体条文。这么说来,文秘人员不就成了“万金油”了?对,也可以这么说,因为你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你必须“样样都知道一点”,知道得太窄、太少不行,知道得太多、太具体又不大可能。

当然,文秘人员在广泛获取各种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学习和掌握一项或几项专门知识,即在“通”的基础上求“专”,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除了个人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选择“专”的方向外,有的综合部门把文秘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实行对口负责,一些人专门对付党务方面的材料,一些人专门对付经济方面的材料,一些人专门对付科教文卫方面的材料,任务来了,共同研究,分头写作,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合”促进“通”,“分”促进“专”,“合”“分”结合,促使大家“通”“专”兼济,既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又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人才。由此我觉得,不管写作任务有多重,不管组织上提供的学习条件如何,机关文秘人员都应有既成为“通才”又成为“专才”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至于“通”与“专”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主要是学习方法上的问题。有些同志学习积极性很高,一有空就埋头读书,不管什么书都仔细研读,细吞慢嚼,这固然可以获取不少知识,但方法太笨,效率太低。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海,就是长年累月不吃不睡也学不完,像这种学法,何时才能达到既“通”又“专”的要求呢?正确的方法应当是:第一,根据本人的知识基础和工作需要,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做好学习计划,选定一批必读书目;第二,根据难易程度和与业务的关联程度,把必读书目分为粗读和通读两大类,粗读即一般了解,把主要的东西记住就可以了,哪怕一目十行也不要紧;通读则要逐字、逐句、逐段认真阅读,做到基本弄懂弄通;第三,在粗读、通读的同时,择定个人的主攻领域,即“专”的方向,然后重点研读这方面的书籍,即精读,并结合实践进行思考,举一反三,加深记忆和理解,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目的;第四,在精读的同时,不能疏忽了粗读和通读有关书籍,即不能片面求“专”而疏于求“通”,要通过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如零碎时间用于粗读和通读、整块时间用于精读),采用不同记忆方法(如一般内容记大意、重点内容记原意),区别不同理解程度(如全面理解和局部理解、深度理解和一般理解)等,使学到的知识既全面又有重点,既不因过于宽泛而停留于一知半解,又不因过于狭窄而显得孤陋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