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 大国重器科技强国
回望百年,中华民族由积贫积弱一步步走向了独立和自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弹指一挥间,一百年过去了,而新的百年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走来。共产党人永远在路上,中华民族永远在路上。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我们看清楚了过去的前辈为什么能够成功,也弄明白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我们不知道前途还有多少坎坷与荆棘,只知道在前进道路上不会始终都是繁花和掌声,但我们深知唯有全力向前,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5年11月2日,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厂房内,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次公开亮相。
《航空知识》陈肖/人民视觉
2022年5月14日6时52分,编号为B-001J的C919大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第4跑道起飞,于9时54分安全降落,标志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人民视觉
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2015年11月2日完成总装下线。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一直以来,全世界的民航飞机市场除了法国的空客,就是美国的波音,在这个市场中没有出现过其他国家的民航飞机。在此之前,我国的民航飞机基本上都是使用这两家公司的产品,这是因为我国在这方面一直处于空白状态。2022年11月29日,C919飞机获颁生产许可证。2022年12月9日上午,首架C919飞机交付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这意味着,我国具备了批量生产大型客机的能力,民用客机新时代来临。
合肥先进计算中心是我国先进计算阵营里的重要一员,由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建设,系统建设规模为双精度计算峰值12PFlops、整数计算峰值256Pops、数据总存储容量15PB。其中,双精度计算峰值相当于31250台酷睿I7-9700计算机,存储容量相当于117187部128GB手机。作为合肥“最强大脑”的先进计算中心,以“立足合肥市,面向安徽省,辐射长三角”为目标,成为集计算服务、交叉研究和产业创新三位一体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已服务于气象预报、宇宙演化模拟、抗震分析等科研创新领域,全面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张大岗/视觉中国
2016年6月24日,镶嵌于贵州平塘打岱河天坑之中直径500米的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呈文/视觉中国
EG365/人民视觉
2021年7月20日,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千米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下线。胡耀杰/中新社山东分社
EG365/人民视觉
作为已知陆地上最快的交通方式,磁悬浮列车曾被视为解决未来超级城市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技术瓶颈的制约和高昂的建设费用,令世界各国在这个领域都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超级磁悬浮列车的出现,未来这款时速600千米的交通工具或许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深海中国“芯”:守护国家能源安全
它如海上孤岛,也若雄伟的“钢铁巨人”,它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矗立在海南莺歌海海域的“南海七号”钻井平台,正悄无声息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源源不断的油气从这里被发掘出来。海洋油气经过开采处理后,化作灶头的火、房里的灯……点亮了万家灯火。
“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采油树,技术人员正在对其进行最后下水前的检查作业。”一同前来的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钻完井技术专家刘书杰介绍,水下采油树是石油工业水下生产系统的核心,其连接了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油气的运输管道,可以控制油气的开采速度,并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情况。长期以来,全球仅有几家欧美公司掌握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建造技术,这导致相关设备采办周期长、价格高、维保难,制约着我国海洋石油自主迈向深水的步伐。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为研发这一关键技术装备,中国海油牵头联合16家单位持续攻关水下生产、水下控制、水下监测等多项关键技术,在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历时36个月,掌握了设计、制造及测试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油首席科学家谢玉洪说。从前期的关键技术攻关,到后期开展产品性能测试,为了让这套海洋油气开采重要装备成功烙上“中国印”,我国深海科技工作者做了万全的准备。
2022年5月11日凌晨五时,“南海七号”钻井平台水下设备操作室灯火通明。8名作业人员紧盯监控屏幕,目送水下机器人顺利解锁采油树送入工具。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成功在海底完成安装,这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该水下生产系统将用于开发东方1-1气田乐东平台周边的气藏,使用该水下生产系统的气井每年可生产天然气约2亿立方米,助力我国‘双碳’目标早日实现。”刘书杰说。
“南海七号”点亮的何止是万家灯火,还有在这背后数以万计默默奉献的深海探索者的心。就如刘书杰所说的那样,“我们将继续走向深海、走向更为广阔的深海……”
(张茂/摄 邱江华 吴盛龙/文)
(下页图)2022年5月10日,国产采油树在月池就位后,工程师正在对其进行下水安装前最后环节的检查。当天,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设备首次安装,这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迈出关键一步。张茂/摄
高级队长周波(左)与船长王庆(右)正在协商采油树上平台的场地安排,保证作业衔接流畅。张茂/摄
直升机缓缓从“南海七号”钻井平台升起,工人们正向一批换班返城的同事挥手告别。由于钻井平台上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人每隔28天按规定进行换班。张茂/摄
水下机器人准备将固定在其手臂上的液压插拔接头拔出,为后续打压锁紧水下采油树至高压井口做准备。张茂/摄
从直升机上俯瞰汪洋大海中的钻井平台和保障船。张茂/摄
甲板班组人员正在挪动采油树吊装专用的钢丝绳,一条钢丝绳足足有一吨重,需要两个人才能挪动。张茂/摄
广东东莞大朗镇有一座占地面积达400亩的神秘建筑群,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即藏身其中。从外观来看,不规则排列的几栋建筑看不出神奇之处,只有一两个圆形巢状建筑透露出些许高科技感,其实它的核心在13米到18米的地下。2022年3月25日,通过工艺鉴定和验收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作为继英国、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为大众知悉。对于科学家来说,散裂中子源就像超级显微镜,通过中子谱仪既能研究材料中原子们“在哪里”,还能发现它们在“干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它能用来探测新型锂电池材料和检测飞机、高铁的安全性。视觉中国
中国版“人造小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是全球聚变研究装置中的佼佼者,也是目前国际上极少数可开展与全球版“人造小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相关的稳态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问题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是人类挑战极限“造太阳”的重要科学实验基础。张大岗/人民视觉
EG365/人民视觉
2014年1月2日,从中国“雪龙”号科考船起飞的“雪鹰12”直升机当天成功将所有52名被困乘客从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撤离到澳大利亚“南极光”号救援船附近的冰面上;后者将乘坐“南极光”号驶向没有浮冰的海域。“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南极已有一周多的时间,中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的3艘破冰船此前的救援行动均因天气原因以及冰层厚度超出破冰能力而宣告失败。Andrew Peacock/视觉中国
4月18日下午3时许,福建泉州农科所实验基地,泉州首批“飞天”种子—8颗“飞天”闽架豆与作为对照样本的28颗普通豆,分别实现播种。所谓的闽架豆,是航天育种公司对此批“飞天”种子的一种命名,进入太空,它们的基因可能发生变异,其“真身”其实是藤本豆。
经过太空环境,诱发种子产生基因变异,获得新的基因特性,无疑是“飞天”种子令人期待的地方。“飞天”种子的基因变异概率仅为3%~10%,并且是随机的。据统计,目前我国利用航天技术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总数达到110多种。东早/视觉中国
2021年5月23日,重庆西南大学校园内的袁隆平塑像被鲜花围绕。西南大学是袁隆平的母校。1949年,他考入位于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
陈超/中新社重庆分社
2021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浙江省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试种的袁隆平试验田“巨型稻”迎来开割。这是在袁隆平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夏新界研究员团队共同指导下的“巨型稻”品种首次在浙江试种成功。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广为人知,今天巨型水稻的丰收让“禾下乘凉”不再是梦。
林云龙/视觉中国
2018年10月24日,卫星发射前,火箭在四川凉山发射场进行吊装。11月1日深夜23时5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17颗全球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史啸/中新社通讯员
2020年6月23日,陕西省汉中市,无人机驾驶员操控多旋翼无人机—大疆经纬M600在略阳县境内的宝成铁路王家沱至乐素河区间K227+210m处起飞,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Ⅰ级防洪点危岩山体进行视频和图片数据采集,为精细化构建无人机监管平台奠定基础。杨静龙/人民视觉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从脚踏山河做梦要飞入星空,中国人幻想了几千年。
从仰望苍穹到终于俯瞰地球,中国人奋斗了60多年。
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这一年,被认为是中国航天梦的元年,中国人的航天梦由此开启。梦想一旦开启,必将全力以赴。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历经五年多的艰辛努力,东方红一号终于研制成功,并于1970年4月24日由长征一号火箭送入预定轨道。从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到2022年3月17日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历经半个世纪,长征系列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20种型号,为中国航天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6年6月25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省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这也是海南岛首次发射火箭,众多市民纷纷来到文昌,一睹火箭升空的壮丽景象。霍立渤/人民视觉
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海南文昌,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任务期间,天舟一号先后验证了空间站货物补给、推进剂在轨补加、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一系列重要关键技术,为我国空间站研制建设和运营管理积累了重要经验。人民视觉
2020年7月23日,海南文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众多市民和游客在发射场附近的淇水湾海滩观看发射过程。
陈中秋/人民视觉
2017年4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等飞行产品于海南文昌完成了总装测试等技术区各项工作,并转运至发射区。孙浩/人民视觉
2021年4月29日,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天和空间站核心舱,期间,西安交响乐团在海滩演奏庆贺。朱恩桐/人民视觉
2020年5月5日18时,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并成功入轨,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晏泽华/人民视觉
中国空间站—天宫
长征系列火箭送入太空的不止卫星,还有飞船。2003年,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被送入太空之前,已有四艘无人实验飞船被送入太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穿越大气层,为浩瀚星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中国红,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看蓝色星球,分外妖娆。
从2003年起,到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累计实施23次飞行任务。其间,2011年送入太空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2016年送入太空的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2017年开始送入太空的天舟系列货运无人飞船、2022年开始在太空中正式运营的中国空间站,正一步步壮大着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一代航天人老去,一代航天人成熟,当神舟、天舟、天宫离我们越来越遥远的时候,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也离我们越来越近。
EG365/人民视觉
中国迈入“空间站时代”时间表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2021年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快速交会对接。
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站。
2021年6月23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进行天地通话。
2021年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包括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为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1年8月20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进一步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021年9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是东风着陆场首次执行载人飞船搜索回收任务。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神舟十三号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按照计划部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6个月。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2021年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穿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这是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进行出舱活动。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2022年1月6日6时59分,经过约47分钟的跨系统密切协同,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月8日7时55分,经过约2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在空间站核心舱内采取手控遥操作方式,圆满完成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试验。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第一次迎来六名航天员一起工作、生活。
2013年4月23日,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北京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返回舱进行返回段自主操作训练。秦宪安/人民视觉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自主出舱后,手持鲜花向欢迎的人们致意。秦宪安/人民视觉
2018年1月5日,北京航天城内的航天员在进行日常训练。
李晋/人民视觉
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2021年6月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下达命令,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即将开启为期3个月的飞行任务,并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批太空访客。人民视觉
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在出征仪式上。
人民视觉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这是中国太空家园中第一次出现六名航天员。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2021年7月21日,中国航天员汤洪波拍摄的几内亚湾太空视图照片。
汤洪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图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在进行舱外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晏泽华/人民视觉
2021年4月28日,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发射进入倒计时,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蓄势待发。海南文昌的夜空中出现闪电。
谢嘉威/人民视觉
航天员王亚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训练。CCTV+/视觉中国
月球和火星探索
随着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曾经“九天揽月”的梦,在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并首次绕月探测成功,到2020年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中实现了。新时代,中国航天人的梦是“九天揽星”。2020年7月,天问一号发射成功,并在中国航天史上实现了六个首次,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标志着中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月球车)工作正常,两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有效下传,搭载科学实验项目顺利开展,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图为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拍摄的嫦娥四号着陆器。中国国家航天局/中新社
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
2013年12月2日,长征三号乙加强型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三号首次实现了中国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月球正面,着陆器和巡视器分离。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互拍成像,标志着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升空。嫦娥四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首次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2021年2月22日,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在人民大会堂首次公开亮相。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中国国家航天局/视觉中国
2019年1月4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的巡视器分离后按计划开展相关任务,部分有效载荷已开机工作,玉兔二号则继续在月球背面行走。当天,玉兔二号已与“鹊桥”中继星成功创建独立数传链路,并完成环境感知、路径规划,按计划在月球正面行走到达预定的A点,开展科学探测。图为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A点的影像图。
中国国家航天局/中新社
嫦娥四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巡视器。
中国国家航天局/中新社/视觉中国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马建兵/人民视觉
2020年7月23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詹道鹏/人民视觉
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三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包括两幅黑白图像和一幅彩色图像。2月26日起,天问一号在停泊轨道开展科学探测,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科学载荷陆续开机,获取科学数据。环绕器上的高分辨率相机配置两种成像探测器,能够实现线阵推扫和面阵成像,对重点区域地形地貌开展精细观测。中分辨率相机具备自动曝光和遥控调节曝光功能,能够绘制火星全球遥感影像图,进行火星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探测。图为国家航天局发布的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彩色图像由中分辨率相机拍摄,画面为火星北极区域。中国国家航天局/人民视觉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人民视觉
2022年元旦来临之际,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向全国人民报告“天问一号”平安,致以节日问候。中国国家航天局/CCTV+/视觉中国
潜入深蓝
作为太阳系中已知唯一拥有液态水的星球,我们脚下这颗蔚蓝色的星球其实更应该被称为“水球”,毕竟在地球5.1亿平方千米的总面积中,仅有约29.2%面积是陆地,剩余70.8%的地方则为各种形态的水所覆盖着,并通过大气循环调整着地球每个角落的温度与湿度。而其中辽阔的海洋更拥有着这颗星球最为庞大的生态系统以及最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迄今为止,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或许仍只是沧海一粟,但既为“蛟龙”,便不畏深潜。在“奋斗者”的面前从来没有什么瓶颈和极限。今天的中国已然拥有了自己的“深海勇士”,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终将见证“龙宫月明光参差,精卫衔石东飞时,鲛人织绡采藕丝”的瑰丽景象。
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于北京时间5时29分顺利下潜入水,开始7000米级海试第5次下潜。王文胜/人民视觉
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王文胜/视觉中国
我国建造的最先进的饱和潜水支持船“海龙”号在广州南沙交付。
符超军/南方视觉/人民视觉
2017年10月3日,“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试验队在中国南海完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全部海上试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是国家“十二五”863计划的重大研制任务,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〇二所牵头,国内94家单位共同参与。张素/中新社政文部/视觉中国
2017年9月18日,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在中国南海进行海上试验。张桅/视觉中国
2019年3月10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靠港三亚。
骆云飞/中新社海南分社/视觉中国
2021年12月5日,“探索一号”TS-21-2航次顺利返回三亚南山港,航次期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23次下潜,圆满完成系列科考任务,并采集了一批珍贵的深渊水体、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品。CCTV+/视觉中国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我国“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科研任务,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〇二所牵头负责“奋斗者”号的总体设计和集成建造,中科院深海所作为“奋斗者”号的业主单位负责牵头执行海试任务。2020年11月,“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完成全部万米海试任务,并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活动现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七〇二所与中科院深海所签署《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交付备忘录》,标志着中科院深海所将正式负责“奋斗者”号的后续运维与管理。图为2021年3月16日,中科院深海所的科研人员正在对“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进行检修维护。武威/人民视觉
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劈波斩浪的几十年,我国先后突破了多项核心深潜技术。
1986年,中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研制成功。虽然它只能下潜300米,航速也只有四节,但也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救援型载人潜水器。
2010年7月,中国第一台自主设计和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了3759米,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2012年6月,“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完成了它的终极挑战,最终将纪录保持在了7062米。我国第二代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从研制立项到海试交付只用了短短8年,且国产化程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2020年2月,“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按计划完成了总装和陆上联调,3月开展水池试验。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地球第四极”—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度10909米,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的深度纪录。
EG365/人民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