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同学,我对你心动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58章 历代书画12

川渝地区的私家刻书业,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对全国的古籍印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时期,川渝地区的私家刻书业达到了鼎盛,许多刻本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而备受推崇。

宁华他们还认识了三位先生。

一位名李文衡(1909-1996),祖籍天津,清末时期其家族迁至重庆。

在民国时期,李文衡先生开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最初以搜集民间唱本为起点,逐渐扩展到对地方文献的深入挖掘,并开始广泛收集善本古籍。

在解放战争期间,为了保护民族文化免遭损失,防止珍贵古籍外流,李文衡先生不惜散尽家财,倾力购买古籍。

他的收藏中不乏珍稀版本,包括宋刊巾箱本《名公增修标注隋书详节》,以及蒙古中统刻本《史记索隐》、元刻本《六书统》《乐书》《乐府诗集》等。

这些藏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反映了李文衡先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厚情感和远见卓识。

1952年,李文衡先生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他将自己多年收藏的古籍四万四千余册,全部无偿捐赠给了重庆图书馆。

一位是傅增湘(1872-1949),字叔和、沅叔,号润元,自号藏园居士、双鉴楼主人,是四川江安人。

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成就,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等职,而且在文化领域,尤其是藏书方面,更是成就卓著,被誉为近代藏书大家。

傅增湘先生一生致力于古籍的收藏,其藏书量极为庞大,总计达20余万册。

他的藏书不仅数量惊人,而且质量上乘,涵盖了宋、元、明等朝代的精刊本和抄本,其中宋、金刊本就有一百五十余种。

他的藏书之精,不仅在私人收藏家中首屈一指,而且对学术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中记录了傅增湘先生所藏善本达二百八十多种,这在当时私人收藏中是极为罕见的。

他的藏书不仅为后世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也体现了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

1951年,傅增湘先生去世后,遵照他的遗愿,家人将他珍藏的数万本古籍捐赠给了西南军政委员会。

这些古籍后来被拨付给西南人民图书馆,即今天的重庆图书馆保存。

最后一位王绩绪(1886-1960),字柴泥,号治易,四川西充人。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了SC省主席、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重庆卫戍区司令等重要职务。

1949年12月,王绩绪在成都率部起义,支持新成立的人民政府。

起义后,他被任命为川西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参事、SC省人民政府参事、SC省政协委员等职,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王绩绪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热爱文化的学者。

他一生酷爱书法,擅长作律诗绝句,对图籍收藏有着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