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宫阙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从柳州驱车前往三江,仿佛在穿越一条时光隧道,车窗外,城市的喧嚣渐渐远去,乡村的宁静袭人心怀。特别是车入三江后,景色更为迷人,连绵的群山中,溪河两旁,层层梯田似一张张巨大的蛛网张开在山间,身着蓝紫色服饰的侗家人慢悠悠地在“网”间移动。依山傍水之处,一座座木楼村寨,在连绵起伏的山林中若隐若现,古朴而神秘。
侗族,族源多有说法,一般认为其主体是由古百越人的一支演变而来。侗族按区域分为北部方言区和南部方言区。侗族方言区以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婆洞)为分水岭,由此往北为北部方言区,包括天柱、剑河、三德、新晃等地;由此往南即为南部方言区,包括贵州黎平、从江、榕江,湖南靖州、通道,广西三江、龙胜。北部方言区交通较为便利,而南部方言区则由于居住的环境被大山所封闭,长期以来其生活方式、民风民俗更为传统,鲜为人知。
近年来,当高速公路直通县城,当高铁驰入群山,越来越多人走进地处南部方言区的三江地区。古朴神秘的侗寨和巧夺天工的侗族木构建筑迎来众多参观者。巍峨的寨门、壮美的风雨桥、高耸的鼓楼、精致的戏台、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民居……让人疑是大山云海里的海市蜃楼,落入深山的天上宫阙。
其实聚居在大山中的居民,除了侗族之外,还有壮、苗、瑶、汉等民族。他们有的习俗相近,有的语言、服饰、建筑等也多有相似之处,外人很难分辨。但只要从他们聚居环境和民居的不同入手,便可区分。
在柳州有一首民谣大家都耳熟能详:高山瑶,半山苗,汉人住平地,壮侗住山坳。也就是说,瑶族住在山顶,苗族住在半山腰,壮族和侗族常居住在山间谷地。这是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格局。
壮族和侗族都是稻作民族,语言、习俗相近,只是如今壮族村落中已较少见干栏式建筑和自己的民族服饰,民居多以土舂墙、土坯砖垒或砖木地居,仅以此便可大致区分两者。但也有例外,如毗邻三江的桂林龙胜地区的壮族人民仍然住干栏木楼,柳州融水的苗族村寨也有不少位于山间谷地。其不同还可从他们的寨子中的主要公共建筑来进一步辨识。桂北的侗寨里往往建有高大的鼓楼,如同一棵巨大的杉树立在寨子中心;而苗寨则常常在中心广场立有一根如华表一般的芦笙柱,柱高十米有余,柱子自上而下雕刻有白凤(白色锦鸡)、水牛角和龙的立体图案;壮族村寨一般没有这类建筑。
在桂北,只有侗寨才有鼓楼,凡有鼓楼必为侗寨。
春到侗寨
山坳是山间的小平地,常有溪流潺潺,冲积出可耕种的田垌。侗族人喜欢将自己的村寨建在这样依山傍水、背风向阳之处。有趣的是,自古以来,在黔、湘、桂三省(区)的侗族地区,关于村寨的选址有一个“寻鹅记”的传说。位于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处的三江高定侗寨就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明万历年间,高定的先人由湖南、贵州等地迁到与现在的高定寨有一山梁之隔的“背寨”居住,不知何故,人丁、六畜一直不旺。有一天,寨中仅存的一只母鹅也不见了。
几个月后,有人翻过山梁,偶然发现那只失踪的母鹅正与一只白鹅做窝,并孵出了一群可爱的小鹅。这个地方背风向阳,古木参天,有多处冬暖夏凉的泉水,甘甜爽口。泉水流过,水草茂盛,鱼虾成群,鲜花遍野,鸟叫蝉鸣,如神仙之境。于是,他们举寨搬迁至此,从此果然添丁进口,六畜兴旺。
感念于这只母鹅的指引,侗族人尊称其为“仙鹅”。如今,高定侗寨已发展成拥有671户2543人的大寨。
在离高定不远的高友、平溪等侗寨,也有着相似的传说。这样的传说,往往还体现在侗寨主要公共建筑的装饰上。比如有些村寨的鼓楼或风雨桥上,常常装饰有仙鹅的图象。可见,在古代,侗族村寨的选址,多以鸭鹅在野外孵蛋之地为首选,“鸭鹅孵蛋,泉水长流,鱼虾成群,浮萍滋生,是为宝地”。后来逐步演化为“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前有阡陌,后有山林,是为宝地”。随着与汉族的交往交流加强,侗族人也吸收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结合环境选择最佳建寨场所。
侗寨建设大多就其地形,依山傍水,整体布局大致分为平坝型、山麓型、山脊型和山谷型。无论靠水远近,或依山深浅,建寨者在择地时都会找出一块相对平坦之地来建寨。寨子依靠的山脉叫“龙脉”,龙脉止处的平坦地方称为坝子,即“龙头”。“龙头”前面的缓坡地带即“龙嘴”,是理想的立寨之地,俗称“坐龙嘴”。而后,再在后山蓄养古树、青竹形成林,以示镇凶邪;在溪河上建造风雨桥,以示锁财源。
三江许多传统的侗寨都是这样布局的。比如三江著名景区程阳八寨的马鞍寨便是典型的例子。马鞍寨背靠迥龙山,寨前有林溪河绕流,冲积出开阔的稻田平坝。寨子下方,闻名遐迩的程阳桥跨河而过,如龙盘卧。寨子依山而建,寨中有鼓楼高耸,典雅古朴的吊脚楼民居鳞次栉比,围绕鼓楼分布,和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画卷。
可以说,这样的聚落选址理念是千百年来侗族先民从生命实践和生存发展的经验中获得的,既体现了侗族民间建筑的实用思想,又折射出侗族群众朴素的自然观和生态意识。
侗寨大的有几百户人家,小的也有几十户人家。如三江独峒镇的干冲寨即是大寨,人称千户侗寨。侗寨往往以高大的鼓楼为中心,萨坛、戏台、吊脚楼民居围绕着鼓楼辐射开来,青石板村道纵横其间,与池塘、井亭、凉亭、禾仓、禾晾等,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聚落。侗寨按其大小,有一个到多个寨门,通往村口和周围田地。村寨下方溪河之上,有风雨桥横跨其上。有些村寨还有诸如飞山庙(有些地方叫飞山宫)、三王宫、雷神庙、土地庙、宗祠等建筑。
令人惊奇的是,侗寨里的楼桥亭台几乎全是木结构,且不用一钉一铆,全部用榫卯结构组合完成,独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其精湛的技艺和文化价值,2006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林溪镇程阳桥、八江镇马胖鼓楼、独峒镇岜团桥、良口乡和里村三王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溪侗寨古建筑群(含平岩村、高友村、高秀村等村寨)、独峒镇高定侗寨古建筑群、梅林乡车寨古建筑群(含寨明、相思、平寨、陡寨等屯古建筑群)、独峒镇平流赐福桥和林溪镇亮寨鼓楼等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当地还成立了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此馆以县城侗族博物馆为展示中心,辐射独峒镇孟江上游沿岸15公里内的高定、林略、牙寨、独峒、座龙、岜团、盘贵、平流、八协等地。保护区现存风雨桥13座、鼓楼26座,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自身优势,以文化社区的方式对文化遗产进行系统保护与管理。
2012年,三江启动了与贵州、湖南两省毗邻5个县25个侗族村寨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高友、高秀、高定、马鞍、岩寨、平寨6个侗族村寨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可以说,进入三江境内就是进入了一座近2500平方公里面积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博物馆。特别是三江北部区域林溪镇、独峒镇、八江镇、良口乡等乡镇,更是重要文物木构建筑和侗族传统村落分布密集的地方。
这些木构建筑村落,不仅是侗族人民的栖息之地,还是侗族文化的主要载体,衍生出鼓楼文化、木楼文化。千百年来,侗款、侗歌、侗戏、斗牛、月也、行歌坐夜(侗族青年男女交际和恋爱活动方式的通称)、百家宴等在侗乡深处形成、传承,成为凝聚侗族人民的精神与情感的纽带。
长期以来,这些侗乡田园、村落、木构建筑、侗族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来采风、创作。
1989年至1990年间,曾任法国总统密特朗专用摄影师的阎雷与好友——纪录片导演西梦·普拉蒂纳深入侗乡创作,首次向西方世界展示了神奇的侗乡木构建筑世界和神秘的侗族文化。
“我们第一次的侗乡之行全程都很冷,还几乎一直在下雨,不过西梦和我发现这个族群仍然保留着他们奇妙的歌唱文化、木构建筑和传统蓝染服饰。”阎雷说,“所有人对我们都很友善,毫无敌意,全中国各地对外国人都是这么好。侗族人活在一种永恒而仁厚的安宁之中,这也一点一点地打动了我们。”
阎雷记录侗乡的摄影集《歌海木寨》一出版便惊艳海外。西梦拍摄的侗乡纪录片如今仍在海外媒体平台不断重播。西梦还在侗乡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广西电影制片厂女导演朱小玲,他们在这个诗境一般的“歌海木寨”陷入爱河,最后喜结连理。20年后,朱小玲和丈夫西梦重回侗乡,执导故事片《童年的稻田》,由侗族演员本色演出,侗语配音,再现侗乡木构世界,以宣传家乡广西,也以此纪念自己的跨国之恋。影片处处画境唯美,故事真挚感人,在国际影展中获奖无数。
2014年,法国导演费利普·弥勒在广西开拍其代表作之一《夜莺》(李保田主演),也在三江程阳八寨等侗寨取景。
近年来,在三江侗乡开拍或取景的电影还有成龙主演的《绝境逃亡》、王焕武导演的《金画眉》,以及电视剧《刘三姐》等。
他们的到来和这些摄影作品、影像记录让巧夺天工的侗族木构建筑艺术和侗族文化走出中国,享誉世界。
这些令人着迷的侗寨,不仅拥有巧夺天工的木构建筑,还通过建筑之间的有机组织形成一个个充满侗族精神文化共性的聚落。这些村寨有的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年复一年的田园牧歌中几乎没有大的改变,成为三江最具有魅力的传统村落。
它们多坐落在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之中,与周边的自然要素巧妙融合,形成了人类理想的聚居地。这些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上往往构思巧妙,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传承,包含着侗族群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侗族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