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境界篇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闻一多《红烛》(节选)
美学境界是指在艺术创作中体现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传统美学注重生命的体验和超越,强调生命的安顿、心灵的转化、道德的提升和境界的升华。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文辞、诗词、音乐等艺术美育的手段和形式改变陋习,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弘扬真善美。崇高的审美境界体现为美善相乐、尽善尽美、仁义为美,境界高的美能实现以乐正内、乐以安德、澹然无极。
1.移风易俗
出处:
《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解析:
指文化、文艺等艺术可以改变社会风气、风俗,具有教化作用,可提升人们的审美境界。
诗化: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义: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都在感叹秋天的凄凉。我却认为秋天远胜于春天。秋天晴空万里,气候宜人,一只白鹤直上云霄,激发我的诗情高万丈。
简评:
《秋词》一扫历代文人悲秋的习惯,表现出激昂向上、乐观积极的豪迈气概和开阔胸襟。诗歌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体,唱出了非同凡响的秋歌,读起来让人精神振奋。
中华传统美学注重生命的体验和超越,强调生命的安顿、心灵的转化、道德的提升和境界的升华。儒家审美观在中华传统美学上占据主要地位。儒家的审美观认为艺术要追求仁和善的精神境界,比较注重政教伦理,注重审美的社会功能;道家则追求齐同万物、冥然物化,比较着重于自然性情,更多地关注心理效应和感悟;禅宗追求保任圆成的境界。历史上,通过文辞、诗词、音乐等艺术美育的手段和形式改变陋习,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弘扬真善美,这才是大美,是文化创作最根本的目的。通过移风易俗以达到无为而治,达到天下大治:“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何以言之?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新语·无为》)
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即以诗歌来激发意志,促使人们向善求仁的自觉,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等艺术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孔子还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指出了诗歌艺术可以起到陶冶、感染人的思想和情感,振奋人心,促进和谐等社会功能。荀子指出:“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通过美育的教化,共同构建温柔敦厚、诚信和睦、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大美是美育的意义和目的。《毛诗序》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匡正人间取舍,感动天地鬼神,没有比诗歌更有效。先王用诗歌规范夫妇规矩,养成孝敬父母、敬重长者的风气,厚植人伦道德修养,使教化风俗向美好的方向转变。此外还有唐代柳冕的“文章本于教化,形于治乱,系于国风”(《与徐给事论文书》),宋代周敦颐的“文所以载道”的观点,李觏的“文者,岂徒笔札章句而已,诚治物之器焉”的观点,曾巩的“文章得失系于治乱”的观点,朱熹的“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的观点。这些都表明文艺具有教化作用。
因此,美学和美育重在移风易俗,重在净化人心,提升道德水准,提升文明素养。
2.美善相乐
出处:
《荀子·乐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
解析:
指大美的理念是礼乐相统一,美善相统一。
诗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义:
剑门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我欢喜得泪洒衣衫。回头看看妻儿,他们的忧愁也消散了,我欣喜若狂地收拾书卷。我要在白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时光,正好回故乡。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便直奔洛阳。
简评: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的是作者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故乡的喜悦,是一首体现美善相乐、美善统一的好作品。“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蓟北收复,战乱平息,黎民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国家得以安定,这是作品表达善的一面。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描写的是作者喜悦的心情和神态。
中华传统美学追求的是美与善相结合,相统一。“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荀子·乐论》)音乐等美的表现形式既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也能通过这些美的形式来陶冶情操,净化风气。东汉傅毅指出:“姿绝伦之妙态,怀悫素之洁清。修仪操以显志兮,独驰思乎杳冥。在山峨峨,在水汤汤,与志迁化,容不虚生。明诗表指,喟息激昂。气若浮云,志若秋霜。”(《舞赋》)将舞姿的优美表现到极致,也反映出舞者纯洁质朴的品格;她美丽的仪容显示了内在的素养和情操,正是美善相乐、美善一致的反映。
正如西汉刘安所说:“美之所在,虽污辱,世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淮南子·说山训》)美好的事物,就算受到玷污辱没,也不会变得低贱;丑恶的事物,就算有人鼓噪吹捧,抬高其身价,也不会变得尊贵。在构思创作时,创造美善相乐、美善一致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佳作。
3.尽善尽美
出处:
《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解析:
非常完美,没有缺陷。美学中指达到善与美相统一的境界。
诗化: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义:
东行登上碣石山,观赏苍茫的大海。海面宽广浩荡,山岛高耸挺立在海边。树木丛生,百草繁茂。秋风横扫树木发出悲吼声,大海翻涌着滔天巨浪。太阳和月亮好像从这浩瀚的大海中升起。银河星光灿烂,也好像是在海洋里产生的。心情愉悦,所以我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心中的志向。
简评:
曹操的《观沧海》描写的是在登碣石山望海时的感想,作者用饱含浪漫主义色彩的手笔,描绘河山的雄伟壮丽,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以景托志,抒发了胸怀天下、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一部尽善尽美的优秀作品。
孔子认为,美要与善结合才是美追求的最高境界。他评论音乐《韶》和《武》时提出“尽善尽美”的观点,认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大意是认为《韶》乐歌颂尧的功德,既“尽善”,又“尽美”;而《武》乐赞颂武王功业,乐的形式是美的,但道义内容却“未尽善”。南宋朱熹认为,审美与内容美、形式美、德行美和人格美密切相关。“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四书集注》)朱熹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同时,更强调善,主张以善制美。
追求尽善尽美的大美是中华传统美学的崇高境界。
4.文物昭德
出处:
《左传·桓公二年》:“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章闻也。”“德在于心,不可闻见,故圣王设法以外物表之。”
解析:
指古代用礼乐典章制度等显示君王之美德。
诗化:
元日
[唐]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诗义:
高高的轩台映衬着明媚的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朱红的宫廷内饰旗飘扬,翠玉珠帘映曜着明亮的玉佩。我以先辈圣明君主为榜样,恭谨勤勉地治理着天下,使国家安定繁荣。此时殿堂里将士们威武列队,戟戈森森,宫殿内丝竹声回荡。和煦之风吹拂在华夏大地上,康盛的帝业之道运途正昌。我将继承周文王的伟业,遵循他的先例,借鉴先辈帝王的经验来治理国家。春天来临了,小草像以前一样沐浴在春风里,鲜艳的梅花也像往年一样凌雪怒放。若要渡过宽大的河流顺利到达彼岸,最终必须依靠舟船才能渡过去。
简评:
《元日》这首诗,表现了李世民要学习历代明君,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德治天下,虚心纳谏,恭谨勤勉,使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决心。“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描写的是宫廷的美景、军队的威武和国家的强盛。“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则是体现李世民继续恭谨勤勉理政,虚心纳谏,依靠老百姓和良臣辅助把国家治理得更好的愿望。
古人认为,宫室建筑、饮食和味、冠带革履、服饰文章、车饰旌旗等外物,皆可作为昭明善德之用。历代统治者对衣、食、住、行都提出美化要求,并以此作为体现和弘扬美德、美质的象征。《左传·桓公二年》有言:“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章闻也。”
注重德行的修炼提升,也就是注重内在的美,是中华传统美学的特征,内在美的主要内容是勤、朴、诚、孝、恭、勇、慧等。在构筑内在美的方式上,比较注重内在磨砺、自我修炼、反观自察。但也讲究文物昭德、内美外饰、蕴内著外的外在美。如《诗经》的“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就是赞美了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他耳边垂着精美的良玉,在宝石如星闪的外饰打扮下,显得神态庄重、胸怀广阔、举止威严。
5.仁义为美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下》:“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
解析:
仁义等道德精神是审美内容。
诗化:
过漂母祠
[清]秦文超
清淮水涨岸添痕,望里长堤古庙存。
一饭偶然怜饿者,千金何必重王孙。
母能忘报真高谊,汉不酬功实寡恩。
我亦江湖垂钓客,经过聊为荐芳荪。
诗义:
清淮河水上涨给岸堤留下了痕迹,长堤上的漂母古庙令人肃然起敬。漂母偶然的一顿饭拯救了饥饿的韩信,而韩信日后以千金重谢了漂母,即使漂母并不是权贵。漂母不求回报真是高尚,而汉高祖不酬谢功臣实在是刻薄忍情。我只是一名浪迹江湖的闲人,经过此地闲谈算是为大家推荐芳荪吧!
简评:
读了《过漂母祠》便会被漂母的善良所感动,也会被韩信的感恩之心所感动,被诗词中所体现的“仁义之美”所感动。漂母的善良是一种内在的人格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一首表现仁义之美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思想境界。
儒家的美学观点十分注重仁义道德的精神和风格。孔子认为,仁是审美的最高境界:“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主张通过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将仁的审美上升到了人格审美的高度。孟子认为,人的内在道德精神能够表现在人的外在形体。“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君子,仁义礼智植根在心中,它们使人产生的气色是纯正和润的,显现在脸上,充满在肩背,延伸到四肢。四肢不必等吩咐,便明白该怎样做了。表现在外在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精神也能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快感。
南朝刘勰指出:“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文心雕龙·情采》)文章的文采要以文章的思想内容为依托。缺乏内在美的作品是空洞的、单一的、没有内涵的。文章应以思想内容为主,以修辞文采为辅。
6.以乐正内
出处:
《说苑·修文》:“故君子以礼正外,以乐正内;内须臾离乐,则邪气生矣;外须臾离礼,则慢行起矣。”
解析:
指音乐等艺术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社会风气。
诗化: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李白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诗义:
宁静的月色下坐听隐士卢先生弹奏古琴。忽然听见《悲风》的曲调,又好像是《寒松》的声音。《白雪》的曲子一响,纤细的手指错杂迅疾,让人眼花缭乱。《绿水》的音节令人心境澄澈。只可惜钟子期逝去,世上再也没有那样的知音。
简评:
“绿水清虚心。”孔子重视“乐”对人的感化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人格的完成、完善、完美,有赖于乐的教化作用。孟子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认为礼乐的教化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果,更深入人心。孟子充分肯定了音乐的“以乐正内”的教化作用。
汉代司马迁指出:“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夫礼由外入,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史记·乐书》)阮籍认为音乐的作用是以乐正内,“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乐论》)。明代庄元臣提出:“乐治人之性情,礼治人之筋骨。性情条畅,则筋骨舒和,故乐可兼礼。若筋骨束缚,而性情不治,譬犹衣猿猱以周公之服也。”(《叔苴子》)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具有抒情性、现实性、音乐性和教化性的特点。孔子对《诗经》的教育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诗经》不仅具有审美的教化作用,更具道德的教化之美。《诗经》的教化之美在于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在于可触摸,可呼吸,可反观对照,直抵灵魂深处。对学诗抑或学做人,皆可从中获得有用的知识。
7.乐以安德
出处:
《左传·襄公十一年》:“夫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所谓乐也。”
解析:
指音乐可以让人安于道德,行礼守信,居仁处义。泛指文化艺术有利于巩固德行,安养德行。
诗化:
清夜琴兴
[唐]白居易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诗义:
月亮出来了,鸟儿都栖息了。独坐空林下,万籁俱寂。此刻,心境安闲,恰是弹琴的时候。清越的琴声源自天然的木质,而恬淡的心境来自平和的心态。内心充满恬淡宁静之气,木琴也响起了这纯正的雅音。一曲终了,余音袅袅,直至所有的回响都没有了,更显得这秋夜的深沉寂静。高雅的音乐感应着大自然的变化,连苍天大地也为之清明沉静。
简评:
自古以来,修身是积极入世的先决条件。如何修其身、养其性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乐以安德”“乐以风德”“乐以象德”,都是中华传统美学中对“乐”的社会教化功能、德育功能的肯定。“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通过琴瑟之类的乐器以及其他美育来达到安德修身的目的是中国传统审美观的特色。春秋晋国师旷指出:“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也,以耀德于广远也。风德以广之,风山川以远之,风物以听之,修诗以咏之,修礼以节之。夫德广远而有时节,是以远服而迩不迁。”(《国语·晋语》)音乐是传播风气、教化德行的好途径,通过音乐可以将美好德行传播到辽远的地方。
西汉刘向的《说苑·修文》提到:“乐之可密者,琴最宜焉,君子以其可修德,故近之。”《一峰园琴谱·诸家琴论》载李鲧州之言:“世人碌碌风尘中附心、矜心、利心、欲心时时鼐蒸,不能一刻自解,惟学琴一事可以涤除尘秽,开拓胸襟,一切妄念久久自然消释。”清代汪绂的《立雪斋琴谱》说:“士无故不彻琴瑟,所以养性怡情。先王之乐,惟淡以和。淡,故欲心平;和,故躁心释。”明代杨表正的《重修正文对音捷要真传琴谱》也说:“琴者,禁邪归正,以利人心。是故圣人之制,将以治身,育其情性,和矣!去乎奢侈,以抱圣人之乐。所以微妙在得大其人,而乐其趣也。”
8.澹然无极
出处:
《庄子·刻意》:“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解析:
指的是不用刻意去雕琢、去追求而达到朴素自然的境界。
诗化:
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
[唐]权德舆
石路泉流两寺分,寻常钟磬隔山闻。
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峦与白云。
诗义:
蜿蜒的石径和溪流将天竺、灵隐两座寺庙分隔,两寺平时的钟磬声隔山能够听到。山里的僧人幽居在半山腰,两寺的僧侣共同分享着青山和白云。
简评:
澹然无极是庄子的美学思想,其追求朴素、澹然的审美境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意思是天地具有伟大的美但却默不声张,四时运行具有显明的规律而不去非议,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规定而不加以评论。圣贤的人,探究天地的大美,通晓万物生长的规律,所以圣贤们顺应自然而不妄为,这是对天地自然规律观察明了、细致掌握的结果。庄子推崇自然美、天然美,他认为天籁之音最美,天放之马最俊,天乐之乐最乐。而荀子则认为:“心平愉,则色不及佣而可以养目,声不及佣而可以养耳,蔬食菜羹而可以养口……故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无埶列之位而可以养名。”(《荀子·正名》)自然中和、澹然无极是中华审美的至高境界。
要做到澹然无极,首先应该做到涤除玄览。所谓的涤除玄览,是指洗垢除尘,排除杂念,静观深照。“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第十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老子认为只有排除一切功利欲望的干扰,保持内心淡泊清静,才能达到最佳的审美境界。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宗炳提出“澄怀观道”。“澄怀”是指历练、澄澈心灵中美的源泉,锻造胸襟廓然,脱净尘俗的审美境界,养成审美的主体条件;“观道”就是用审美的眼光,去感受和领悟客体具象中的灵魂、生命,突出审美客体。陆机提出:“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文赋》)刘勰提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文心雕龙·神思》)都是指出只有通过“涤除玄览”“澄怀观道”才能“静观深照”,从而达到“澹然无极”的境界,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9.君子比德
出处:
《荀子·法行》:“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
解析:
用自然对象的美质来比喻、象征高尚的人格和美德。
诗化: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诗义:
南窗外有一棵孤傲的青松,枝繁叶茂。清风不时地吹拂着它的枝条,飘逸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树阴下早已长满了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成碧色。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上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简评:
李白的《南轩松》是用自然对象的美质来比喻、象征高尚的美德的典型佳作。此诗借用“孤松”“清风”“日夕”“苔绿”“秋烟”“云霄”等事物作比拟,使得诗本身具有雄浑壮丽、积极向上的气势,衬托出“孤松”潇洒高洁、顽强挺拔的品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表现出诗人冲破云霄的志气和远大的抱负。
兴寄比喻是中华传统审美中一种借客观事物来表达主观情志的方式。这是一种体现天人之间、物我之间的精神联系的方式。君子比德、以物寄情、借物寓意都是此类方式。郑众指出:“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周礼注疏》)比是用物来打比方,兴就是用物来寄托。而审美对象从岁寒三友的松、梅、竹,到玉石、石灰、陶瓷等无所不含。比如古代文人将美玉与高尚的君子相比,《荀子·法行》云:“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刘向的《说苑·杂言》也说:“玉有六美,君子贵之,望之温润,近之栗理。”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陆游的《梅花绝句》“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皆把在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比作高洁坚韧志士。方回的《兰花》:“雪尽深林出异芬,枯松槁槲乱纷纷。此中恐是兰花处,未许行人着意闻。”把兰花看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咏蜜蜂以赞美勤劳和奉献。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石灰以颂扬清廉的品格。
10.德盛文缛
出处:
《论衡·书解》:“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
解析:
指道德修养高尚深厚的人,其文学艺术创作才能丰富多彩。
诗化:
夜吟(其二)
[唐]陆游
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诗义:
六十年来我妄想学诗,到如今作诗的功夫才算达到深处,这一点只有我自己知道。夜来独坐寒灯下,却有豁然通达之感,不由发出会心的一笑,整个人就像是服下金丹似的有脱胎换骨的舒适畅快的感觉。
简评:
“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陆游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刻苦读书,立志报国,投身军旅,奋力抗金。他一生笔耕不辍,尤其到了晚年,随着思想境界的提高,诗词的成就更加显著,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爱国诗词对后世影响深远。
道德修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道德修养决定着艺术美质的层次。“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王充《论衡·超奇》)“德盛文缛”之“德盛”是指道德修养比较高,充实而圆满;“文缛”指的是艺术形式和水平精彩绝伦,丰富多彩。在“德盛”与“文缛”的关系中,“德盛”是基础,对“文缛”具有决定作用。德盛文缛与道根文枝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道根文枝指的是道为根本,文为枝叶,语出朱熹:“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朱子语类》卷一三九)道与文是主从的关系。
陆机认为:“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文赋》)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经典是陶冶情操的楷模。只有专心致志地观察思考才能引发丰富的思绪。伟大的作品取决于作者的品格和思想境界的高低,所以,作者要心怀高远脱俗的志向,学习先人的优秀品格,继承先贤的高尚节气,饱览前人的优美文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艺术修养。
中国传统画论强调“技而进乎道”“艺而进乎道”为最高追求目标。“道”就是人生修养的境界,人的境界决定艺术作品的境界和水准。李日华曰:“人品不高用墨无法。”(《紫桃轩杂缀》)方薰也说:“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山静居画论》)所谓“读书最上乘,养气亦有以。气充可意造,学力久相倚”,“养气”即思想品性方面的修养。因此,人品上的表现对艺术作品的格调影响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