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唐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5章 做好当下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这是五代冯道的诗《天道》大致意思是:贫穷富贵都是天意,不需要长吁短叹。只要把握现在做好当下的事情,不要管将来会怎样。冬天过去了,冰雪就会消融,春天来了,花草就会开放。你要能参悟这个道理,就能把世间万事万物都看透彻了。

李婉蓉在旁边研磨,看着李隆基写的这首诗说道:“郎君,这首行好事,不问前程,经历寒冬就会迎来春暖花开,诗可有名”看看旁边的美女纤纤玉手,轻轻握在手里说道:“此诗名:天道”。话到口边,突然发觉不能往下讲了,因为这是唐亡后五代十国时期的事情。

古人云:忠臣不是二主,而古代有一位“长乐顽主”。在五代乱世中,冯道一路官运亨通,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五朝,为大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厚、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初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十一君的重臣。他数度入主中书,居相位二十余年,死后被追封为瀛王,可谓“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宰辅”。编写史书的司马光评价他“奸臣”;欧阳修说他“没有廉耻”;说的就是“官场不倒翁”冯道。

穿越而来的李隆基倒不这么看,冯道出生在公元882年,冯道出身于耕读之家,年轻时品行淳厚,勤奋好学,善写文章,且能安于清贫。他平时除奉养双亲外,只以读书为乐事,即使大雪拥户、尘垢满席,也能安然如故。

冯道可以说生于乱世,活在乱世,在一切人伦道德,法度不明的时期,却可以做到身处混乱仍能“自化”和“自立”坚持执政本心,以及自己方式劝解君主少杀戮,力保百姓生活温饱延续。可以说冯道是个精通道家顺势而为,懂得变通绝顶聪明的人,他年轻时曾写过一首不同寻常的诗《偶感》“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

这首诗他告诉世人,不要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哭天喊地,一切皆有因果;不要怨天尤人,怪老天不公平,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道德法则一直都在,只要修正自己,往哪里走都是一片通途;只要做好了自己,即使身处虎狼之险境,也能全身而退。

冯道生在乱世,在私德方面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他当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河东节度掌书记时,与随从和仆人们同吃同住,将士抢来美女送给他,他一概推却,实在推却不了,就另外找间屋子养着,找到她的家人后再送回去。他丧父回乡,正逢大饥荒,他倾其家财救济乡民,地方官的馈赠则一概不受。

后唐明宗李嗣源当政时,冯道拜相。临河县献上一只玉杯,上面刻着“传国宝万岁杯”。明宗很喜爱,拿出来给冯道看,冯道说这不过是前世留下来的有形的宝,皇帝应该珍惜无形之宝。明宗问是什么,冯道说仁义才是帝王之宝。

而每逢江山易代,冯道都会躲到幕后,静观其变,当新政权全面控制局面时,他便出来帮新主子收拾局面。

后唐明宗死后,愍帝即位,冯道仍为宰相。潞王李从珂反于凤翔,愍帝出奔卫州。看愍帝大势已去,冯道“视其君如路人”,亲率百官迎新主潞王李从珂入宫,拥立他为帝。冯道则继续任相,百官在他的带领下迅速各归其位。

契丹灭后晋后,辽太宗耶律德光进入开封,冯道应召觐见,被任为太傅。一次,耶律德光问冯道:天下百姓如何救得?冯道回答:现在就是佛出世也救不了,只有皇帝您救得。耶律德光“龙心大悦”。

由于冯道经验老道,连一代雄主郭威都要看他的反应来决定行止。后汉隐帝刘承祐为乱兵所杀后,郭威认为后汉大臣一定会推戴自己为帝。可是在见到冯道时,发现冯道一点一思表示都没有,像往常一样向他行礼。郭威马上意识到,代汉的时机尚未成熟,于是就假意提出立刘赟为帝,并派冯道到徐州去迎接他。

冯道这般处世,一定会受到非议。他并不在意,还写过一篇《长乐老自叙》,自称“长乐老”,历述自己在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及契丹入主时所获得荣宠,标榜自己“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财”,“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他甚至预见后人无法给自己定论,说:称赞我的人,骂我的人,不知道谁多谁少呢!语气颇为自得。

中国也有一句话,叫“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的墓志铭。”

尽管“正史”对冯道多有微词,但以后世的价值标准来判断,冯道可以说是一个完人。李隆基认为冯道作为一个贤者,原因有五:

第一,冯道是个执政为民的好官;

第二,冯道是个务实的人;

第三,冯道是个性情宽厚的人;

第四,冯道是个又懂得敬畏以及谦虚的人;

第五,冯道虽然知道人性有阴暗的一面,但是却能保持自己的底线。

冯道这个人,在品行上没有任何污点,他为官清廉,不仅如此,还经常将自己的财物拿出来救济穷苦百姓;他不好女色,对于赏赐给他的美女他一概不要,碰到无法拒绝的他都是假意接受安排住处,然后帮这些女子找到家人之后就送她们回家。

他勤奋学习,积累了丰厚的知识。为日后左右逢源,混迹于官场,成为官场“不倒翁”打下了基础。

总而言之,冯道当官有其秘诀,那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提早表态,永远跟着最有实力的当权者。主要是其个人过人的人格魅力和驾驭事物的过人能力。冯道这个人,是儒释道三种思想的有机结合的一个人,他以儒家思想为主,以佛家和道家为基础。例如他在明宗时,主持《九经》的雕版刻印,历四朝,共22年,于他去世前一年,即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完成。为乱世中文明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冯道逝于公元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宰相。

另在李隆基看来,冯道是古代“公务官员”的典范,是中国最佳“政府官员”。天下无论是谁家的,老板无论是谁,冯道始终以民为本,爱岗敬业,他的“忠”,是忠于本职,而不是狭隘的忠于某姓某人。

外五代十国时期冯道总结的识别小人的《荣枯鉴》。曾国藩曾评价说:“一部《荣枯鉴》,道尽小人之秘技,人生之荣枯。它使小人汗颜,君子惊悚,实乃二千年不二之异书也。”

从冯道留给后世的一些言语来看,这个人深知人性的劣根性,对人性的丑恶有非常深的理解和了解。他的一些言语至今仍有很多借鉴意义:

1.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名利不是坏东西,追逐名利也不是什么罪过。之所以是罪过,是有人故意这样宣传,让你别追逐,好让他独享罢了。

2.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

一个人事业有成,或许会被当成君子,但一个人如果落魄,一定会被当成小人。

3.悦上者荣,悦下者蹇。

讨好领导,让领导开心的人往往日子好过,讨好群众,让群众开心的人往往日子不好过。

4.直而无媚,上疑也;媚而无直,下弃也。上疑祸本,下弃毁誉,荣者皆有小人之谓,盖固本而舍末也。

道德虽然高尚,但不会拍领导马屁,领导也不会信任你。只会拍马屁而为人不正,下面的人就会反对你。这两者中,领导怀疑你才是招祸的根本,下面的人虽然反对你,但那只是跟名声有关。所以,那些成功的人多被看成小人。那是因为他们舍弃了名声这种微末的东西。

5.实不为虚名所羁,察不以奸行为耻。无羁无耻,荣之义也。

不要被虚名所束缚,不要以做坏人坏事为耻。没脸没皮,你就离发达不远了。

冯道的这些思想和儒家主流思想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没有那种道貌岸然的样子,应该说是“话糙理不糙”,应该让那些空谈误国,不结合实际情况臆想论断学者值得反省和深思。记录历史应该是如实记录事实,不添加自己评断,论事论行不论心,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就必定会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复杂,会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像冯道这样有智慧的人,其实也算是富有争议的、另类的人吧。

李隆基手里揉搓把玩着李婉蓉的小手,说道:“李娘子也是熟读诗书律法的,朝堂国相魏元忠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到诬陷,仍然被贬!孤想听听汝的想法,可告知否。”李婉蓉显得很从容淡定,指指书房后的书籍,“殿下每晚阅书不断,而且写下不少注释和见解,儿整理书籍每日也观看一些,心有感触,儿有一些拙见,仅供郎君参阅。”

“说来听听,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李隆基现在很想听听旁观者想法。

午时的阳光照在宛蓉淡白梨花面,清澈明亮的瞳孔,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轻盈杨柳腰娴静以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看着眼前明眸皓齿、肤若凝脂、柳叶弯眉、冰肌玉骨、如仙女下凡的美人。李隆基有时感觉就此安稳度日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