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潞州十策(一)
李隆基凌晨从侧门带30名护卫,数名王府奴仆,两辆普通马车,三辆四轮箱货马车。装扮成长安行走的商贩,悄悄的出府。王府内院留下一位斗鸡,喝酒,歌舞不断的“醉生梦死的小王爷”。当朝霞升起时,城门打开商队悄悄离开潞州。开始了巡游河东。
按唐王府制:应配置官员傅士一人,从三品。汉官有王傅、太傅,魏、晋后唯置师,国家因之,开元改为傅。谘议参军一人,正五品上。友一人,从五品下。文学二人,从六品上。东阁、西阁祭酒各一人。从七品上。傅掌傅相赞导,而匡其过失。谘议訏谋左右。友陪侍规讽。文学雠校典籍,侍从文章。祭酒接对宾客。长史一人,从四品上。司马一人,从四品下。掾一人,正六品上。属一人,正六品上。主簿一人,从六品上。史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一人,从六品上。录事一人,从九品上。功仓户兵骑法士等七曹参军事各一人,正七品上。参军事二人,正八品下。行参军四人,从八品。典签二人,从八品下。军士100人,内监士一人,太监12人,奴婢30人。
长史、司马统领府僚,纪纲职务。掾统判七曹参军事。主簿掌覆省王教。记室掌表启书疏。录事参军事勾稽省署钞目。录事掌受事发辰。七曹参军各督本曹事,出使检校。典签宣传教命。
唐朝爵王的俸禄和朝廷正一品官员相同。具体俸禄为俸钱81.6两银子/年,俸料650石粮食/年,职田常年1200亩,仆役1200两银子/年。如果一两银子按相当于现在4000元左右人民币计算,唐朝政府规定的亲王年俸禄应不低于现在的170万元人民币。生活应该不错。可实际上是
因武皇忌惮李氏皇族,把李姓五王圈禁六年,生活拮据,谁能想到,李隆基12岁过生日连一碗面都吃不到,要不是宰相和大臣反对,也许到底是武皇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有些亲情,不然连太学管习学机会都没有。可以说李隆基六岁起到十四岁生活坎坷,命运磨难,几次差点被杀。至今仍记得乐工安金藏为证明李旦全家被冤枉,甘愿当众剖腹的情景。
这次临淄王藩王分封到潞州,除了能领取亲王年俸禄81.6两银子/年外,其余俸料650石粮食/年,职田常年1200亩,仆役1200两银子/年。需潞州当地解决。亲王府也只有博士一名,长吏一名,主簿一名,七曹参军两名,行参军四人,随军士100名,奴婢5人,其余藩王封地可自行招聘。穿越而来李隆基开始对潞州进行暗访调查,真正了解百姓生活,一边开始网罗人才。在河东走遍一府18州,十月立冬日,一行马车随行数百人返回潞州王府。
当十月小雪飘落,关闭了六个月之久潞州临淄王王府突然中门大开,李隆基邀请同治州事,录事参军,州学博士,各县令、县丞、县尉、县学博士数十人依次进入,只见一位身体健壮的少年。衣服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他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冰蓝衣袍,内露出银色木槿花的镶边。腰系玉带,右手持腰间横刀,脚穿鹿皮靴,站立前堂朗台之上。
少年剑眉星目,面带笑容,皮肤已经是日晒的古铜色。露出成熟稳重神情,下巴微微抬起,杏子形状的眼睛中间,星河灿烂的璀璨,静立前堂朗台之上。
“臣等拜见殿下,福寿安康”众人行叉手礼
“家安”李隆基回空手礼道:“今日招使君及各位明公来有事相商,孤今有潞州发展十策,与诸位商议,请诸位德风堂内议事。”
众人脱鞋进入堂内,按官阶大小分别坐下。但觉堂屋内,暖暖,脚下石板温热,却不见炭火。李隆基不在意众人诧异,“孤当日曾曰:及时当勉励,发月不待人,诸位先听,随后议事,高士博请”
高廉起身站起站在李隆基桌右侧:“潞州十策。一策、兴水利,开荒令,屯田制。说罢合上卷轴。
李隆基站起来道:“首先说第一策,兴水利,开荒令,屯田制。潞州有浊漳河、清漳河、卫河和沁河。山中泉水、溪水多不胜数,决定由王府、州府、县衙出资购买材料,水监科带领工匠,沿各河规划修建水利,筒车,翻车提水,因地形修建水库,修灌渠。沿河各县、乡、屯、出徭役。”
“开荒令:凡参与兴建水利者,优先获得灌区荒田开垦权,水灌溉之地只能种粟菽稻,不得种植麻桑。坡地荒山开垦者,不得形成斜坡地,应开垦平整成台阶状(后世梯田),上田种粮,下田桑麻。每丁限100亩,两年不交赋税,减徭役,两年后每岁两成,永不加赋税。”
“殿下,我朝自太宗皇帝开创,继承前朝均田制:一是凡成人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口分田(公田)男丁80亩,女丁20亩,口分田(公田)归国家所有,耕种只有使用权和受益权。上交税赋四成。业绩田(私田)男丁桑田20亩,女丁麻田10亩。桑麻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授公田20亩奖耕牛1头或驽马一匹,奴婢一人。业绩田(私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县衙再授,因因授田者多为府府兵或军籍,所有口分田又称振武田。”(今黎城县)县令杜明起身行叉手礼说道,唐朝官员议事是盘腿坐在矮桌后蒲团上,说话只需起身起身行叉手礼,没有明清那么多规矩。
李县令又道:“隋末战乱,人口大减,土地荒芜多,太宗皇帝推行均田令,成效显著。可经太宗、高宗、武周七十余年,潞州全境人口已有百万,已增加一倍有余,新生农民占田有限,土地不足,钱财力量脆弱,赋役负担沉重,稍遇天灾人祸,勋贵、新贵、地方豪强趁天灾,重利放贷,农民无力偿还,就被迫出卖土地私田交出公田成为佃户或者破产逃亡,成为流民或落草为寇。勋贵、新贵、地方豪兼并私田大量占公田据为己有,能够还授的土地就越来越少。均田令虽然限制土地买卖、名存实亡,其已经弊端百出,新生成丁已经难以授田了,。”
“有见地,有胆识”李隆基拍手道:“杜明公(今黎城县县令杜明),李明公(长子县县令)可谓一针见血,指出弊端所在。
”下面本王要说的重点:“要此策要可行,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以前水利灌溉田地多被豪强占领,振武屯田公田私田不在少数。今次新的水利兴修规划,灌渠修建,多靠近府兵振武田,保证府兵家眷人丁田亩灌溉。,无主荒地引导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给于耕牛,驽马,工具。此次开荒只有公田没有私田。使用权贵屯田丁户,二年不交赋税。
二是、孤临淄王为皇家开垦振武田,私占皇家田地没收家产流放黑河。
三、兼并私占振武田(口分田)。按《唐六典》有耕占公田需交税赋,拒缴税赋者,收回公田,罚三倍,刑二十年。先收缴历年赋税。
四、《唐疏律》私下交易土地田产者,杖50板,罚20贯。
五、《唐疏律》凡举报家主占公田,买卖私田,放高利,通匪者,一经查实,没收家主家财,其举报者奖二成。
六、开垦荒地皆归大周皇家振武屯田,称大周皇家****屯田营,看看谁以后敢侵占皇家田地。
七、因地域不同不分男女人丁按15岁丁300人-1000人为一屯,亲属随屯丁入住屯营,每男丁80亩,女丁20亩,八成种粮,其余种植桑棉等,官每亩岁收两成,以后永不加粮税,屯田不够者,可按开荒令执行或增加新的屯营开垦新地。
八、制定屯规乡约,设屯长、录事一名(相当于会计),武参事一名最好是退役,受伤返乡的府兵人员担任。闲时训练男丁武艺、阵型、骑射,每年冬季农闲参加一次折冲府军阵比武演练。以上职位三年一期,最长连任两期,由县衙考评任命。
九、因地制宜农户量力而行养殖牛、马、鸡、鸭、鱼等,也可纺织衣物、制作各种手工品等,可在集市销售。
十、开屯学馆掌教二人授课,屯中6岁以上孩童皆可学习,一孩童一年束脩三石。三年一期,最长连任两期,由县衙考评任命。”
李川浩知州事起身颤声道:“如此严查公田私占,私下买卖私田,怕地方宗族地主,强横不尊,制造谣言,煽动百姓闹事,恐局势难以控制,还有朝中退下官员,除退休永业田外,私下占地也不少,可能诬告殿下,使这策略不得推行”
“孤今日议事,只是议事,重在察证补缺,也希望各位前辈多给予指教,李郎君不必担心。”李隆基听出李川浩有些心慌,宽慰道:“以策略施政,不能一意孤行,听不进贤者之言,诸位今日可畅所欲言,不必拘礼。拾遗补缺,让政策切实可行。”
唐朝九品中正制向三省六部制过渡阶段,三品以上由皇帝任命,三品下除由朝廷委派科考中举士子外,当地官员调整任命选拔权利在各州府衙使君,报吏部和督察御史审批通过即可,但朝廷为防地方宗族做大,官员庇护,枉法。一般采取不在户籍本州委任人员,每年上级考评,五年吏部各司根据每年考评撰写官员任期典纪,调整(升、平、降)职务,一地方官任期不超过五年,古时交通不便,下一官职可能在千里之外,所以说一般唐朝官员不会在官职地置办私产。唐朝施行年薪制,不是月薪制。每年三月发一年俸禄,另各州,县有按级别不等有不同职业田地粮食和官家商铺的租金收入。可不要小看唐朝制度,不然哪来大唐盛世。
李隆基是潞州四品别驾,但享有王爵爵位,一品待遇。卫尉少卿武官职位,在潞州是军政权力绝对的一把手。
“总之不违律法,百无禁忌,孤管不了,违反律法典章,那就不怪律法无情。”李隆基面色深沉,目露凶光。众人一惊,这不是这般年纪少年该有的城府和胆量。
白晔诚起身:“殿下,乡村士绅豪强多年掌握收粮,调赋税,招徭役等事宜,此策实施,如若实施,恐各地民乱四起,府衙无力阻挡”
郭震云参军将:“白明公,难道我潞州折冲府的府兵是泥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