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竹马弄青梅
林黛玉没想到,贾环问她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这个。
贾环笑着解释道,“我们府上也有几个姐妹,大姐姐是我们太太所生,年纪稍长,前两年被选入宫中,如今已经不在府里。
“二姐姐是大老爷所出,三姐姐和我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子,四妹妹是东府敬老爷所出。
“这几位姐妹之外,还有一个史大妹妹,是老太太娘家,我等大表舅所出。
“姐姐和大家都是至亲,若是叫你林姐姐,不免有些生分,若是叫你玉儿姐姐,又有些不够恭敬,若是按照年龄排序,叫你三姐姐,又把府中姐妹原有次序打乱了,坐实令人为难。”
林黛玉闻言,幽幽叹道,“环表弟有这么多姐妹一起生活,可怜我......”忽然想到此言不妥,连忙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贾敏也叹息一声,强笑道,“环哥儿说得不错,你们姐弟是血脉至亲,今后要互相友爱,称呼什么的,倒没什么所谓。”
贾环笑道,“现在是在姐姐府上,我就叫姐姐做姐姐吧。”
贾敏笑道,“如此很好,玉儿也直接叫环哥儿弟弟便可。”
林黛玉颔首从命。
三人正在闲话,忽有林府下人禀报,“老爷回来了。”
贾环拱手说道,“姑母,姐姐,小侄先去前面,见过姑丈。”
贾敏点头说道,“你去吧,等会儿午饭,环哥儿不用留在前面陪他们饮酒,还到后面来,咱们娘儿仨一起吃。”
贾环笑道,“小侄听命。”
出了贾敏正房,在林府下人引领下,来到前厅,看到一个年纪四十许的中年人,正在与贾珍说话。
看贾珍对他的恭敬态度,就知道这中年人,必是累世列侯出身,前科探花,现任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
贾环连忙上前,噗通一声跪在林如海面前,行大礼道,“小侄贾环,见过林姑丈!”
林如海笑着起身,亲自把贾环从地上扶起来,说道,“环哥儿不必多礼。”
林如海虽然也是钟鸣鼎食、勋爵权贵出身,但是在他这一代,已经在科举上有所成就,现在是科举出身的文官。
和贾珍这样承袭武爵,碌碌无为之辈,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倒是贾环,在贾家诗书传家的家风影响下,五岁开蒙,现在已经正儿八经的读了两年书。
林如海如今已经年过四十,发妻贾敏又病体沉重,幼子早夭,膝下如今只有一女,虽然有几房姬妾,却也全无所出。
一身才学,眼看着要后继无人。
林黛玉自幼聪慧,两三岁的时候,便在贾敏的教导下开蒙,才学天赋,在林如海看来,不逊于自己当年。
可惜生作女儿身,无法继承他的衣钵。
不过,林如海这两年,也在着力培养林黛玉,尤其是幼子夭折之后,甚至有把林黛玉当儿子养的意思,不仅自己休沐之时,亲自教导,现在还为林黛玉聘请了一个正班科举进士出身的蒙师。
这个蒙师不是别人,名叫贾雨村。
此时看到与林黛玉同龄的家伙,林如海不免有见猎心喜之意,问道,“环哥儿可曾读书?”
贾环恭敬回道,“小侄五岁开蒙,已在家塾里读了两年书。”
林如海闻言,脸上笑意更胜,继续问道,“都读了什么书?”
贾环回道,“小侄愚钝,至今不过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篇记熟而已。”
贾环七岁的年纪,尚属幼童范畴,开蒙两年,能记熟“三百千”,已经颇为不俗了。
毕竟,这个世上,没有那么多天才。
林如海点头说道,“环哥儿能做到如此,已经很好了。”接着,问了几个“三百千”的问题。
贾环一一作答,虽然没到对答如流的境地,但也回答的头头是道,说明他记熟“三百千”,不是虚言。
林如海笑道,“很好很好,环哥儿你的天分不错,只要接下来能够始终这样用心读书,将来总有你的一份前程。”
贾环笑道,“多谢姑丈夸奖,承姑丈吉言。”
闲话过后,林如海吩咐摆宴,找到贾珍、贾环两位内侄。
贾环说道,“姑丈,姑母方才吩咐,让小侄回后院,陪她和姐姐一起用膳。”
林如海说道,“环哥儿已经见过玉儿了?”
贾环说道,“见过了。”
林如海说道,“你们姑母身体有恙,不耐久坐,让人着实挂心。”
贾环说道,“小侄方才陪姑母说话,向她说了许多府中趣事,姑母十分开怀,精神好了许多。”
林如海闻听此言,面露喜色,说道,“果然如此?这就好,这就好啊!那环哥儿赶紧过去吧,多陪你姑母说说话。”
贾环向林如海、贾珍拱了拱手,在林府下人的引领下,又回后院去了。
陪贾敏、林黛玉用过午膳,贾敏和林黛玉精神有所不济,在榻上午睡。
贾环便来到林黛玉的书房,随便找了本书翻看。
等到贾敏、林黛玉醒来,又陪她们说笑了一番。
眼看时间不早,贾珍在林如海陪同下,来到后院,向贾敏告辞。
贾环按理应该一起告辞,却转了转眼睛,对贾珍说道,“珍大哥,扬州离金陵已经很近了,轻舟快船一日可达。
“现在距离大太老太爷的百年冥寿,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珍大哥需要提前回去做诸番安排,小弟却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便想在姑母这里多住些时日,陪姑母多说说话。”
贾珍闻言,迟疑道,“这个......”
他作为此次回金陵祭祖的主事人,贾环一切都要听他吩咐。
但是现在,贾环要在扬州多留几天,理由十分充分。
贾环在荣国府,虽然只是二房庶子,但是此番南下,却是荣国府的代表。
贾敏是荣国府正儿八经的嫡脉姑奶奶,现在身体看着大为不好,贾珍、贾环若是不知道,倒还罢了,既然见到了,贾环作为她的血亲内侄,在她身边多待几天,既合天理,又合人情。
贾敏对贾珍、贾环,来见她一面,就要离去,心中甚为不舍。
贾敏在病榻上,已经缠绵一年有余,知道自己的病,是很难好转了。
这次与贾珍、贾环一别,下次再见到娘家人,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还能不能有再见的机会,都是两说。
贾环主动要求,留下来多在她身边陪侍几天,正合贾敏心意。
当即笑道,“我本来就想留珍哥儿、环哥儿多住几日的,珍哥儿此番南下,是为了大老太爷的冥寿,需要提前安排,不便多留,环哥儿却只需要祭拜当天到场就行了,就让他在这里多住时日吧。
“等到临近大老太爷冥寿之期的时候,我会安排专人,把他提前妥善送到金陵去的,到时候,我和你们姑丈,也会准备一份祭拜之礼。”
贾珍听贾敏这样说,躬身笑道,“姑母如此说,那就让环哥儿多住几日,代我等多向姑母尽几分孝心。”
当下,贾珍告辞离去。
贾环便留在扬州巡盐御史衙门后宅,贾敏为他妥善安排了一个院子单住。
贾环住下之后,对贾敏早晚探望,十分殷勤,嘴里的京中荣国府趣事,说之不尽。
本来就是血脉至亲,贾环对贾敏的亲近,有目共睹,贾敏自然有感于心,对他也愈发看重喜爱。
不止是对贾敏,贾环对林黛玉,同样热情亲近,二人相见的时候,口中俏皮话不断,时常哄得林黛玉喜笑颜开。
林黛玉自小便只有一个人,身边没有同龄玩伴,后来虽然有了个弟弟,却一直病恹恹的,不能陪她玩耍。
在贾环这里,林黛玉才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同龄人玩伴,对成长的意义。
贾环才在这里住了两三天,不仅让贾敏脸上多了些笑容,连林黛玉的脾性,也因为他,有所改变,骨子里机灵古怪的一面,有所展现。
林如海见贾环住进来之后,后院多了许多欢声笑语,心中大感安慰,对这一切的缘由贾环,自然更加看重。
贾环已经开蒙,此番南下祭祖,虽是儿孙应尽的孝心,但是客观上,却会让贾环缺几个月的课业。
林如海便与贾敏商议,让贾环每天上午,和林黛玉一起,在蒙师贾雨村的教导下,读书习字。
贾环对此也不排斥,能和林黛玉有更多相处时间,他还乐不得呢。
林黛玉不仅多了一个玩伴,还多了一个学伴,也非常开心。
更令她开心的是,林黛玉发现,只比她晚出生二十来天的贾环,才学天赋没有她高,学习进度也没有她快。
贾环前面几天,腹中有数不尽的趣事逸闻,让林黛玉听得悠然神往,对他的博闻强识,颇为敬佩。
现在发现,贾环也有不如她的地方,林黛玉姐姐的威严就多了几分,面对贾环,更加从容了。
如此过了二十来天,眼看就要到宁国府大老太爷贾演的百年冥寿之期了,贾环不能再耽搁,需要启程回金陵去。
林如海、贾敏对他离去,都觉不舍,但是知道他此去是有正事,心中虽觉不舍,却已经为他做好诸多安排。
最感到舍不得的,还是林黛玉。
林黛玉长这么大,过去这二十来天,和贾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可以说是她感觉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贾环也极为不舍,他在林府这些时日,总算不用像在荣国府那样,脸上要带着一层面具,在贾母、贾政、王夫人面前,老老实实地扮演孝子贤孙。
感觉同样十分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