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内环境
一、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较2017年增长6.6%,总量突破90万亿元,在高基数上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我国经济运行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
消费方面,2018年1—2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略高于 2017 年同期水平,3—5 月份呈下滑态势,尽管 5—9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有所回升,但是四季度整体呈下滑趋势,全年 3—12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均低于2017年,内需不足的困局依然存在(见图1-12)。
图1-12 2017—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2019年3月)
投资方面,2018 年,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 394051 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2%;增速明显回升,全年同比增长8.73%,较2017年提高2.73个百分点(见图1-13)。2018年5—12月,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态势,民间投资动力增强。
2018年,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月升至51.9的水平,12月回落至49.4的水平,相对于2017年发展状况,2018年我国制造业PMI有所下滑,如图1-14所示。
二、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世界银行所发布的《2019 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的排名由 2017年的第78位上升到第46位,提升了32个名次,反映出我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图1-13 2017—2018年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2019年3月)
图1-14 2017—2018年我国制造业PMI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2019年3月)
在市场准入方面,2018年年底,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标志着我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该项举措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实现规则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
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国家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国推开,开办企业的时间被大幅压缩,工业生产许可证种类压减三分之一以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施。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561.6万户[1],平均每天新设5.72万户;新设企业501.2万户,平均每天新设1.84万户,快速攀升的市场主体数量反映出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中小企业极大的活力。
三、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营商环境。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在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规范了财税支持的相关政策;围绕宏观调控、金融监管、普惠金融、融资方式等层面多措并举,全方位优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在收款权益、涉企收费、现场检查等方面增设了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内容。
减税降费举措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新动能。2018年,国家下调增值税税率,扩大享受税收优惠小微企业范围,出台鼓励研发创新等税收政策,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
针对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升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多措并举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状况,融资成本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原银监会发布《关于2018年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在继续监测“三个不低于”、确保小微企业信贷总量稳步扩大的基础上,针对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含)的小微企业贷款,提出“两增两控”的新目标。
[1] 数据来源: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环境形势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