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九 本书的评价

写此书,最初特感兴味的,只是《童话世界的儿歌》和《逗趣的儿歌》的七部分。而因儿歌大多兼有游戏动作,特写《儿童游戏歌》。《抒情跟叙事的儿歌》,早先不想写,几经犹豫,后以基于儿歌生活的实况,觉得不应撇开这一部分,才下笔纂述。末了,写《序说》,成为这么一部书,心中方才安然。

部分的儿歌,实出于第一手资料,录卡片上,已搁置四十多年。当时的口述者,或为我的长辈,或是少年时代的朋友,多半已经作古人了。追怀当年,屡屡掷笔唏嘘无已。尤其是抗战前后的二十年岁月,浪迹大江南北,为祖国苦难而效命,风晨月夕,相遇多少豪杰志士,骚人墨客,莫不热情奋发,肝胆相照。在各种场合的谈话中,不知怎么的谈起各人乡土的儿歌,引起共同欣赏,我随手记之,绝没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纂述。

南北各地这些儿歌所呈现的地土风光,引我神游故国,更是情思无限。

这些儿歌选集的程序,皆经过许多层次。一、历年第一手所得儿歌录卡的再选。很多好的儿歌,四十年前中选了,尘封已久,现在仍然再度选中它。二、儿歌书刊、资料的初选,登目,录卡,归类,再选,纂述——这过程六个层次,每一层次,皆有选拔上的处理。

第一手所得的儿歌,大多选入。儿歌书刊资料,归拢起来,大同小异者,自须有所去取。一般地说,书刊资料,录卡者十之一二;录卡后,经写入本书的,约五分之一。

选列中国各地儿歌,这样系统归类,总集成书,以前没有人做过。初生之儿必丑,希望后此有人编纂中国儿歌总集,定比本书完满。

一九七六年大年初二,李霖灿兄电话拜年,问我近来有何得意之事?我答说,由于这番纂述,把中国儿歌排列成这样的体系:

抒情跟叙事的儿歌

童话世界的儿歌

儿童游戏歌

逗趣的儿歌

连锁 对口 岔接 儿化韵

颠倒 滑稽 绕口令跟急口令

乃因聚集了如许的资料,加上四十多年的体认,几经分析、归纳、比较、思考而得。自觉是过去这一年里,最赏心得意之事。在电话交谈里,不禁地美赞感叹一番。可惜有几位谢世的长者不及看到这本书,像吴敬恒先生、莫德惠先生、丁惟汾先生、钱公来先生、齐如山先生、胡适先生、黄纯青先生、林清月先生、董作宾先生、齐铁恨先生,皆是自幼至老,最富赤子之心,常有道念儿歌年华的前辈学人。

这些儿歌,都是出之普通话的,唱起来,各地方人都能听得懂。方言、方音的儿歌,少有选入,只因字句注释太费事,不得不割爱了许多许多。

中国儿歌之美好、纯真,在当前扰扰攘攘的这个世界,确是再也无人来注意。我朱某何幸,花甲有余之年,岔开自己十分沉重的谚语工作而为此,时时勾引起人生永恒孺慕的情思,太是感到安慰了。

中国儿童的心性、生活、人格发展和智能发展,是怎样的?这本书有具体的陈述。

表彰了历代亿万母亲、祖母、外婆、姑姨姊嫂的爱心,历代亿万儿童的纯真,以及这些母亲、孩子基于爱和纯真,而创作、传承下来的这么些儿歌,其为民族文化遗产,何止是我历代中国亿万同胞的心血结晶?随口即兴而歌,每一首歌,都有无数孩子的身影、哭哭笑笑的童心在。

这本书写给大人看,也写给当今爱好中国事物的外国朋友看。当然,小朋友也可以看。再从此书提选百之一二,配以彩色图画,成辑刊印,那将是专给幼稚园、小学生,当唱游教材用,当娃娃书来看的。

前人多从教育观点看重这些儿歌,也不乏从文艺的立场,特别表示大可欣赏的情味。关心诗学的人,更指陈以下的意见:

我觉得歌谣是介于旧诗词与新诗之间的执中的诗体,也许是未来的新诗体吧?因为歌谣与自然的语言文法最相近,在没有固定的形式中有着相当固定的规律,即是顺着情感与语言之自然而伸缩于旧诗式的声韵、章句等固定的规律之中;既没有旧诗的束缚太甚之苦,也没有新诗的过于自由之弊。吴歌可算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代表。今后的新诗若是能于本身的优点以外再吸取歌谣的长处,以含蓄的手法表现真挚的情意,以自然的言语做“深入浅出”的功夫,并酌量变通和采用传统的声韵节奏等等,而保留长短章句的自由,这样渐渐演进,也许可以成为一代完美的诗体。

以上系李素英《读歌谣后所得的一知半解》(载一九三七年四月《歌谣周刊》三卷三期)一文的结论。儿歌比民歌、民谣,更见自由。我以为李氏这番意见,更应放在儿歌上看,而四十年后的今天,还不失其重要性。

民俗学、社会学以及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本书也是值得看重的。

总之,这是中国儿童心灵的嬉游。我做了这个自以为是特选的工作者,但愿不曾丢弃什么。访查不到,那是一定有之的。

一九七七年

1察哈尔,辖今河北省西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1914年设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改设省。1949年改辖今河北省西北部及山西省北部。省会张家口市。1952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二省。见夏征农、陈至立主编,大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大辞海·中国地理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36页。

2原作“那”,表示“哪”义的,本书均改为“哪”。

3崛,当作“撅”。

4捵,今作“抻”。

5朅,今读qiè。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056页。

6”,作“发髻”解时,即“纂”。“”字现已停止使用。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751页。

7双梁,“双梁鞋”,又称“双脸鞋”,因鞋前脸缝两道“梁”而得名。“梁”,也称“皮脸”,鞋头的一种直条形装饰,通常为皮革材质,如羊皮。有一梁、二梁、三梁等形式,根据梁的数目,鞋又称“单脸鞋”“双脸鞋”等。见张秋平、袁晓黎主编:《中国设计全集》第6卷《服饰类编·冠履篇》,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76页。

8唔,音ḿ,方言。不。茅盾《虚惊》:“‘唔怕。’向导斜着眼睛笑着说,‘唔怕!’”见汉语大词典编篡处编篡:《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3卷,356页。本书后面不另作解。

9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

10迷迷笑,今作“眯眯笑”。

11棘针,酸枣树上的刺。见《汉语方言大词典》第5902页。

12唆啰树,当为“娑罗树”,树脂有香气。佛教圣树。

13第四句的“角”读音为jiǎo,与“嫂”“了”“跑”等应同属十三豪韵。

14另有版本,这句为“带个嗲花?带个草花,牛郎踏煞老鸦。”牛郎踏老鸦,似更为合理。

15“匍地地”或为“扶弟弟”,是祝生男之辞。语出明陈沂《询蒭录·牵牛郎》:“小儿相牵,戏曰:‘牵郎郎,拽弟弟,打破瓦儿不坐地。’……牵者郎郎,拽者弟弟,打破瓦,禳之以弄璋,不坐地,禳之以寝牀,无非男也。”而在传唱的过程中有所变异。此处或为作者听音所记。

16这首儿歌的上下两行并不押韵,内容也不相关,应该是分属两首不同的儿歌。此处当是作者记忆出错或者原书排版出错,把两首杂糅在了一起。

17后两句也作“虾蟹来仔小鱼来,小鱼来仔大鱼来”。“子”当作“仔”,助词,了,表示动作的延续或完成。见朱光磊编著:《苏州童谣》,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3页、第75页。

18仆辘轳,当为“扑碌碌”。

19音huò,热。《广韵·铎韵》:“,热也。”蔓青,通作“蔓菁”,即芜菁。

20鹯音zhàn,鹞类猛禽,亦称“晨风”。“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左传·文公十八年》

21即本书序言部分的《天乌乌》这首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