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血魂](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84/47221584/b_47221584.jpg)
第3章 天下一人
“林镇抚。”
凉州卫城西北角,那偌大的军营,正是夜哨的驻扎之地。
那镇抚林森,年过四十,糙脸刀疤连鬓胡、眼窝深陷,带着些异族血统。
“二位公子,这是要见血了?”镇抚林森侧坐在营内的石碾盘上,这样的东西,放在军营里可不是摆设,而是用来训练之用。
一边推石碾子、一边还能碾碎谷物,一举两得!
杨观二人持身行礼,那林森才缓缓一笑,指了指远处已经收整好马匹行囊,或站或坐的一伙人。
“夜哨四十八小旗,分别以天干地支相配命名,与壬、癸二字相合的十二小旗,如今空缺。”
林森一边朝前走,一边兀自说道,杨观知道这些,那不言自明,就是说给小老弟杨英听的。
“甲乙两字十二小旗直属于指挥调度。丙丁两字十二小旗,归副千户调度。戊己专司长城之外,庚辛司长城以里。”
“这两支小旗分别是己亥、己酉,原来的小旗已经调往丁字麾下,现在就归你们了。”
“列队!”
这边林森带着二人及杨忠走来,前方那两支小旗,二十四人见此已经自主牵马列队。
“这个,己亥,伍长安老五、温振山。”
“这个,己酉,伍长崔征、郭疯子。”
“你们两个,自己挑。”
小老弟杨英满脸激动,他虽然平时会跟着杨嘉谟的亲卫出去玩,加上他本就有被安排两名亲兵,所以日常戏马玩闹的事情常有,可带兵的事情,还是真真的头一遭。
至于杨观并无亲卫,只有一名杨氏忠奴。
可这一次,既然当了夜哨小旗,原本的亲卫自然不会跟随前来了。
夜哨的队伍,没有明确的允许和选拔,即便是杨府亲兵也不能随便插进来。
可即便没有亲卫相随,杨英还是激动的不行:“哥,你挑哪个?”
杨观吸了吸鼻子,他以前是跟着辛巳小旗行动,有时候也跟着杨嘉谟的亲卫队伍行动,所以对于这些从孤儿里选拔出来的人,说不上熟悉,但也有一些了解。
在这夜哨和亲卫里面,其实天然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杨家和一些凉州卫的贵戚子弟,他们是天然的亲卫人选,而另一派就是选拔的这些流民孤儿了。
双方互相瞧不上,贵戚子弟瞧不上流民孤儿的寒酸,可这些孤儿瞧不上贵戚子弟的高傲。
所以…那就只有比杀人,比谁更能拼命了。
“我选己酉。”杨观带着笑脸,看着那两名伍长,那个郭疯子他可是听过一些名声的。
别看这小子和自己年岁差不多,身材干瘦的跟个瘦猴子一样,可这家伙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兵疯子。
“那我就要己亥了。”
林森站立一旁,目光扫视众人沉声道:“兵选将、将选兵,性命相托。”
“立即出发,路上再互相了解吧!”
“哈!”一声齐吼震天,即便已经翻身上马,疾驰出营,杨观的心里还是觉得空落落的,有些不踏实。
回头见,却见那十二号人已经紧随自己身后。而并驾于身旁的小老弟杨英,则高兴的一声大吼:“喔吼吼……”
后方营内,杨忠一脸担忧身形微弯站立一旁,看着两支队伍远去,才有些担忧的看向林森。
“林老弟啊,你给挑的这两支,稳妥吗?”
林森缓笑一声:“夜哨什么时候稳妥过了?夜哨的小旗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再说了,让他们后生囊子自己玩去,你操什么心啊。”
“小松山啊,鞑子每逢入侵,要么是从小松山开始,要么就是从北边的镇番卫开始。你说说,让两位公子去小松山,指挥还真狠得下心来。”
“呵呵,副千户不就是这么过来的?”林森淡淡说道:“行了,你回去吧,后面我会安排人暗中护卫的。”
杨忠这才眯眼一笑:“我就说嘛,你林老弟不能这么不通情理吧?”
群马穿行出城,而此时的凉州城南,这是一处名为清远的道观。
恰逢‘六戊’(注),故而观门紧闭。
然而道观之内,却有十余名甲士,将整个道观内站了个完全。
这道观里只有一名老道,名为秋林真人,已是须发皆白的年纪,此时间正和杨嘉谟相对而坐,缓笑吃茶。
“指挥正值年盛,又何惧一老朽耳?”
“真人,若本将只此一身,自不会来叨扰真人清修,然巍巍杨府,九代之积,多少性命牵扯,本将又岂敢自大狂妄?”
那秋林真人抚须而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指挥放心便是。”
“杨府之灾,在于万物转枯之际,天地之寒凛伤百木万草,杨木虽挺立这狂沙戈壁,却难凌寒傲立。”
“落叶而归根,归根而养木,根不腐则干不枯。凌冬将至,非之杨府一地。”
“然草木逢春尚有生,万民枯死再无救。蝼蚁惜命,若真有一天这万民受累,指挥该发慈悲之心,勇武之血,救之、护之。”
杨嘉谟那狭长双眼微眯:“真人所言之万民…可是有点大了…”
那秋林真人摆手一笑:“贫道区区一身草窠而已,岂敢言大明之国运?”
“便是甘陇一地而已,然甘陇之地,人祸胜于天灾,指挥又何如以待?”
杨嘉谟眉眼深沉,却只是无奈摇头:“杨某一介武将,说不得安国固本,然止敌于长城之外尚有此心。”
“呵呵,或许,如此便也够了。”秋林真人缓缓摇头道:“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谁常安在?”
杨嘉谟闻言缓缓一笑:“多谢真人指点。”
秋林真人缓缓点头:“戊不朝真,指挥今日不该入此门来。”
杨嘉谟拧了拧眉头,却没再多言,只是起身间朝着秋林真人缓缓一礼:“真人,杨某告辞。”
出得道观抬脚登车,杨嘉谟持身而坐,却深深看了那道观一眼。
这秋林老道来历神秘,早年祖父杨鳌身陷囹圄,那时这秋林老道来至此城,以一句谶语换了道观一方丈之地。
这许多年过去,其人见老,所言之事却从未出错。
观门缓缓而合。
那秋林老道手捻流珠,负手立于古松之下,仰观宇宙之无穷愕然惊叹。
“世间竟有如此之事!”
那湛蓝的天空中,有雁南归,划虹过处,竟得天下一人!
——
注1:道教凡遇六戊不朝真,不烧香、不诵经、不朝拜,不建斋设醮。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