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t建模进阶标准教程(实战微课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基于逻辑的Revit建模方法学习

写在最前面的,是关于学习方法的思考和建议。

学习软件,不能盲人摸象。面对复杂的专业软件,往往有人陷于具体命令的操作步骤,只能死死记住老师教的操作步骤,不能举一反三,更是常常忘记。这样的学习方法无法面对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怎么办呢?面对复杂的事物,需要厘清构成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和结构关系。就像树木,有成千上万品种,形态各异,但可以从树根、树干、树枝、树叶这样的结构关系去分析,再深入分析不同的树干类型、树叶类型等,从中找到规律。树木生长的逻辑,大部分是先树根、再主干、再支干、再树叶,也有主干上直接长树叶,甚至主干上直接开花的树木。但不要紧,只要按照其结构和规律,就能分门别类,对复杂的情形逐步厘清。总之,不能一叶障目,不能盲人摸象。

下面通过栏杆设计和幕墙设计,来分析Revit软件处理问题的逻辑架构。

案例1:栏杆

本案例以图0-1为例进行讲解。

图0-1

构成1:水平线性放样=路径+轮廓

栏杆的水平线性放样如图0-2~图0-4所示。

图0-2

图0-3

图0-4

剖面轮廓对应在软件界面中,如图0-5所示。

图0-5

构成2:端点与转折点柱,是一个个独立的族

端点与转折点柱如图0-6和图0-7所示。

图0-6

图0-7

构成3:中间离散构件,按一定水平距离排列,是一个个独立的族

中间离散构件如图0-8~图0-11所示。

图0-8

图0-9

图0-10

图0-11

在厘清了上述构造逻辑之后,自己灵活组合,就能绘制出各种样式的栏杆,再配合一些细节的变化,如端部扶手、高度和内外偏移等,就能进一步丰富栏杆类型。在新的项目中,如果需要进行创意设计,还可以自己创新栏杆族和轮廓族,这样就可以创建任意类型的栏杆了。

案例2:玻璃幕墙

在Revit中,玻璃幕墙相关的命令如图0-12~图0-14所示。

图0-12

图0-13

图0-14

初学的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创建幕墙用哪个命令?网格和竖梃是什么关系?如何划分玻璃分隔?砖墙和幕墙等如何组合设计?接驳抓等精美的幕墙构件如何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先看下面的幕墙构成逻辑,如图0-15所示。

图0-15

针对一片幕墙,在Revit中选择的时候,多次按Tab键,可以在整体幕墙(面)、网格、竖梃(横竖边框)、嵌板(玻璃)之间来回切换选择,如图0-16和图0-17所示。

图0-16

图0-17

对于常规的铅垂幕墙,像普通墙一样去绘制最方便。软件也是这样设计的,如图0-18所示,在普通的建筑墙下选择幕墙即可。

对于曲面的幕墙,需要先绘制曲面,常常用体量或内建族来绘制曲面。当然,因为平面是曲面的特例,用体量或内建族也能绘制铅垂平面和任意平面。绘制曲面后,可以用“面墙”和“幕墙系统”生成幕墙,如图0-19所示。

图0-18

图0-19

表0-1是针对真实幕墙的Revit软件的解决方案。

表0-1

续表

下面对照模型观察,如图0-20~图0-28所示。

图0-20

图0-21

图0-22

图0-23

图0-24

图0-25

图0-26

图0-27

图0-28

本绪论通过栏杆和幕墙两个案例,分析了软件的思维逻辑,厘清了它们的结构组成,在软件中,就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在学习Revit和其他BIM软件的过程中,应理解软件的思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