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女儿教我做
这是一个女儿和妈妈共同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女儿从委曲求全到自信善良的成长故事,更是一个从焦虑妈妈到从事教育事业妈妈蜕变的故事。
时光之轮要转到12年前,女儿在幼儿园中班的时候。
有一天,幼儿园有活动,我负责全程拍摄以及配合老师的工作。
在活动前,我和老师组织班里的30个小朋友列队,因为我女儿的个子当时在班里算是中等偏矮,所以被排在了第一个,后来因为第二个小朋友想站在第一个,就把我女儿轻轻推到了第二个位置。
接着问题出现了,第三个小朋友看着这样,又和我女儿交换了位置,接着第四个、第五个。就这样,我女儿由原来的第一个位置被推移到了第五个。我看到了全过程,既生气又心疼地上前把女儿拉到一边。
我问:"你为什么会被移到后面?"
女儿很委屈地说:"他们想站在前面,我也没办法呀!"
于是我对女儿说:"我去和他们说。"
女儿拉着我说:"妈妈不要,他们想占就让他们占吧。"
我说:"为什么呀?你本来是第一个的,难道说你不想吗?"
女儿说:"想啊!"
我说:"那你为什么要退让?"
女儿说:"我不想小朋友们闹得不开心,他们想占就让他们占吧!"
我说:"那你开心吗?"
女儿说:"我不开心,但小朋友们想占,我又不想和他们吵架……"
当时看着女儿这样,我心里特别难受,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我就对她说:"如果你是真心想让给他们的,你就要开开心心的,而不是被逼的;不然的话,你就不要让,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去争取,这没有错。"
女儿听着我说的话,脸上露出很无奈、很无辜的表情,然后应了我一句:"哦!"
一个上午,我内心都被这件事和当时的状态影响着,心里想着女儿这样懦弱,将来会不会被别人欺负?又想着女儿为什么不能够像我,自己想要的就主动去争取呢?
那天,女儿在育儿之路上着实给我上了一课:如果有冲突,她宁愿委屈自己,也要选择和平。
对于一直争强好胜、永不服输、弄得遍体鳞伤的我来说,从来不愿意委屈自己而去原谅别人。这一切或许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我养成了争强、任性、脾气暴躁的个性。
女儿的这种性格,让我欣慰的同时,也让我心存疑虑:如果"让"的动作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强迫的谦让,会让孩子有深深的"被剥夺感",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不敢争取属于自己的合理权益。
看着女儿,再想想当时的我,我深刻意识到教养对于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的现在以及未来幸福的重要性。
也是从那天开始,作为一个母亲,我知道了: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没有办法真正地帮到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因为对女儿的爱,那时候,我就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我要做一个懂教育的妈妈!
自那以后,在女儿成长的道路上,我也由一个原本不懂育儿、遇事焦虑的妈妈蜕变成"育儿专家"妈妈。这一切源于爱,源于妈妈对女儿的爱!
俗语云:"养儿方知父母恩!"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了孩子,就会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另外,真正的育儿来自对孩子的聆听和尊重——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需求。
当孩子在外面与别的小朋友起了争执,回家在我们面前一直哭的时候,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呢?
有的家长不问原因,直接责骂孩子哭得让人心烦;而有的家长,则会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批评自己的孩子或者对方的孩子;还有的家长,会倾听孩子主动说出事情的经过,然后引导孩子对这件事情进行判断。
而我选择第三种方法,也就是倾听孩子。
孩子是我们养育的,但孩子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倾听孩子,目的是了解孩子,引导他们做出判断,而不是将自己的判断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所以,用正确的方式倾听孩子,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平时我在做家庭教育辅导的时候,经常有父母对我说:"现在没有办法和孩子沟通,孩子回到家就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已经好多天没有和我聊过天了,彼此之间显得非常陌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了倾听就有了了解,有了了解才能知道孩子的真正需求。倾听,也是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信任的桥梁。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正确的倾听呢?
正确的倾听包括三个要求:一是专注倾听孩子表达的内容,二是感同身受地体验孩子表达时的情感,三是合理地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下面我来仔细说说针对这三个要求,我在生活中是怎么做的。
一、专注倾听孩子表达的内容
女儿小时候每次找我说话,我总是边忙手里的事边听她说。几次后,女儿说:"妈妈,你这样不好,都没有认真听我说话,这样不礼貌,我很不开心。"后来女儿每次主动找我聊天的时候,我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看着她的眼睛,有时候甚至跟她手牵着手、面对面坐着。
在倾听孩子表达的时候,我们必须专心。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的全部注意力必须放在孩子的身上,不能让工作来分散注意力。
很多父母在倾听孩子表达的时候,往往手里还在忙着别的事。如果这时候你匆匆忙忙、心不在焉,就不要尝试倾听。倾听时,你需要集中精力来判断孩子的每一句话里是否透露着他的情绪,还要仔细琢磨,适时地对孩子的表达进行适当的评价,让你们的对话能够持续下去,让孩子尽可能地表达出他内心的真实情感。如果你这时候插话,孩子正打算敞开心扉,就被你迫不及待地打断了,那么他可能不再信任这样的对话,以至于以后不愿意与你深入交谈。
正确的倾听需要父母实实在在地投入时间与精力,而不是根据片面的信息给出简单的建议、批评和指导。比如,当孩子抱怨他很不喜欢班主任时,你就不能马上进行要尊重老师的说教,你可以引导孩子具体地说出不喜欢班主任的原因,比如,是不是因为某个行为被班主任批评了,或者让他说一说班主任平时是怎么对待同学们的。
二、感同身受地体验孩子表达时的情感
有一次,我和女儿聊她班里几个同学的行为。还没等女儿讲完,我就着急地说,这几个孩子不应该怎样怎样做,不能怎样怎样做……女儿当时就说:"妈妈,你还没有听我说完,就随便下了结论,这样是不全面的,而且你也不能去评判别人呀!"
在与女儿沟通的过程中,作为妈妈,我因为心急,自以为是地想给女儿正确的判断,于是我想当然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通过女儿的反馈,我明白:当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要尽量控制自己,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引导孩子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与孩子谈话的时候,先不要去思考你应该跟孩子说什么,而是要尽可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孩子的谈话内容及感受上,尽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所发生的事情,不要对孩子的感受自以为是地做出判断,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孩子会对家长的感同身受这么敏感呢?
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发现各种情绪信号的边缘系统与前额叶皮层。边缘系统是人神经系统中的社交和情感中枢,负责让人感知自己身边人的情绪。就像雷达一样,边缘系统会持续地发出探寻的波流来让人感知身边的一切。
同时,前额叶皮层也在分析这些情绪信号。当孩子通过大脑边缘系统感知到你的情绪时,他的前额叶皮层就会运作起来,去分析这些信号意味着什么。当这些信息经过整个神经系统的分析后,就会得出你是不是在真的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的结论。
如果你没有感同身受,孩子就会做出自我保护的反应,也就是不相信你说的话,拒绝与你进一步沟通。
三、合理地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我们正确地倾听孩子,并不意味着要接受孩子的全部意见,当孩子的要求不合理时,我们要学会拒绝。
在女儿5岁的时候,我们一起去商场,她看到柜台里有她一直想要的故事书,就站在那里不想走,甚至闹别扭。于是我就弯下腰,蹲在地上问她:"是不是很想要这本故事书?"
她说:"是。"
我问:"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呢?"
她说:"因为很好看。"
我问:"必须今天买吗?"
她想了想,说:"也不一定。"
我和她商量:"要不,你回去把家里的那两本故事书看完,并且给妈妈讲故事,然后下一次妈妈买给你,好不好?"
她又想了想,脸上露出了笑容,说:"好啊!"
然后她又说:"妈妈,我上次看到一个小朋友在街上跟他的爸爸要玩具车,结果他爸爸不给买,他还非常不开心地在地上打滚,弄得他爸爸很生气,还打了他几巴掌。今天我没有发脾气,虽然没有买到书,但是我很开心,因为我只要读完家里的那两本故事书,下一次妈妈就可以给我买新的故事书了。"
我看着她稚嫩的笑容,也开心地笑了。
有些时候,孩子确实会无理取闹,这时家长要及时对他说"不"。只有在你拒绝他之后,他才能认识到他做的是错的。但要注意,我们这里的拒绝并不意味着你要斥责或打骂孩子。
当孩子在商场里看到喜欢的玩具想买,你说不买,孩子就开始哭闹时,你可能会觉得很没面子,想对他生拉硬拽,孩子可能会因此讨厌你。这是因为孩子认为爱他就应该满足他,而你的直接回应"不买",会让孩子理解为"妈妈不爱我了,她不给我买我喜欢的玩具"。
在正确地倾听孩子表达的过程中,如果确实要拒绝孩子的要求,可以在回绝的同时把你拒绝的理由告诉他,一定让孩子感受到,你拒绝的是不恰当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人,所以你千万不要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你太讨厌了"之类的伤害孩子的话。
正确地拒绝不合理要求,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也能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还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我们在拒绝孩子时可以坚持三个原则:第一是立规矩,讲原则;第二是拒绝的态度要温柔而坚定;第三是不伤人,不伤己。
对事不对人,才不会影响亲子关系。我们不能拒绝孩子对我们爱的期待,所以无论是怎样的拒绝理由,都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
在育儿路上,任重道远,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足以见得,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小到家庭,大到民族,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邓强,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曾在军队服役10年,后转入国家机关任公务员,现在中央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两个儿子的父亲,他擅长心理学、人力资源和市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