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相对完整的街区,20世纪的末端
1999年,北京市政府划定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27),这既可以看作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三级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也可以看作北京老城整体性受到破坏后的无奈之举。一种观点认为,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具有强调重点片区的意味,在1999年至2003年期间,将未划入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地区置于大规模危改和房地产开发之下;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完全保留北京老城是难以实现和不切实际的,能够保留部分精华地区是现实而兼顾平衡的做法。
从客观现实看,从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到第二批、第三批合计33片历史文化街区的陆续划定,相对完整地勾勒了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结构(表1.1)。
首先,在划定了历史文化保护区之后,北京老城保存了整体空间结构的相对完整性。中轴线、四重城廓、明清皇城、历史水系、重要街巷的整体骨架和关键片区仍然较为完整。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依附于北京老城的整体骨架,通过中轴线、长安大街、朝阜大街以及其他若干条重要的传统街道联系,与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重要历史节点共同构成相对完整的空间结构(图1.2)。
其次,划定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具有空间与功能类型的多样性。皇家文化、宗教文化、传统商业文化、传统居住文化等功能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在不同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均仍能体现。以宫城为核心,以南北池子、南北长街、景山八片等历史文化保护区为背景,保留了以皇家建筑群为核心、传统民居为背景的空间特征,在功能上以故宫博物院—景山—北海为核心文化功能,以中南海区域为核心政务功能,周边辅以居住功能;在什刹海、南锣鼓巷、大栅栏和东西琉璃厂、鲜鱼口等地区,保留了中轴线两侧、内外城各具特征的传统空间形态,也是传统商业与居住相结合的标志性地区;在阜内大街、西四北、东四、张自忠路等地区,保留了内城东西两翼的传统空间形态,是传统风貌居住形态的典型代表;而国子监、法源寺、东交民巷等地区则以重要文化资源节点、重要历史时期建筑风貌等为特征,代表了北京老城的文化特征片段。
表1.1 北京老城33片历史文化街区名录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整理。
注:1~25为北京老城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26~30为北京老城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31~33为北京老城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
最后,各个历史文化街区基本保持了社会和空间的相对完整性。划定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时,或以河湖水系,或以重要街道,或以风貌特征为界,基本保持了相对完整的历史地段,基本保留了传统的胡同四合院居住形态,其中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处于相对完整的传统风貌环境之中,单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具备比较清晰可辨识的特点。乐观地说,先后划定的3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最能体现北京老城整体性价值的重点区域,如果将北京老城比作人体,那么传统中轴线、四重城廓、视廊对景和河湖水系构成了骨架,街巷胡同格局是绵连的经络,历史文化保护区则是保留的重要躯干。
图1.2 北京老城33片历史文化街区分布图
图片来源:石炀、李硕根据《北京旧城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