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心灵哲学研究的是意识的本质,人工智能则是在对意识本质的解释基础上对意识原理的技术化建构。因此,心灵哲学和人工智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实际上,当前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也是围绕着“意识是什么”这个主题展开的,涉及意识的存在方式、意识的现象性与意向性等,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工智能的根基置于心灵哲学范畴。首先,心灵哲学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关于智能的概念框架。其次,心灵哲学提供了区分人工智能和人类意识的判别标准,为人工智能的常识化提供重要参照,帮助厘清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深层关系。本书把人工智能放在心灵哲学的视域下,把心灵哲学对意识问题的探讨和人工智能的深层难题结合起来,对人工智能展开多层次的基础性研究。本书的特色之处是:方法层面上,在梳理人工智能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把人工智能纳入心灵哲学范畴,使哲学反思和经验实证研究有机统一起来,在视角上具有一定创新性。内容层面上,首先,以智能的概念框架为基底,呈现出人工智能的历史图景和内在关系;其次,把心灵哲学的核心归结为意识的本质,人工智能是在对意识本质的解释基础上对意识原理的技术化建构,从而把心灵哲学和人工智能内在关联起来;最后,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技术史等维度,为全面认识人工智能提供了一幅立体视野。其意义与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推动人工智能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若能消除对人工智能的本性及其发展趋势认识上的混乱,势必会帮助人们形成对人工智能的存在形式、实现途径等问题的正确研判,使人们理性地面对人工智能的未来,从而推进它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能拓展心灵哲学的研究视野。对人工智能深层问题的分析能反过来拓展对心灵哲学相关问题的认识;对智能本质的探寻会使人们重新审视何为“心”、何为“物”,它们的界限在哪里;对人工智能意向性的讨论,能帮助人们反思“人”与“非人”的关系及标准。由于存在天然联系,把人工智能纳入心灵哲学范畴来研究,对两者都有积极意义。
第三,能深化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哲学认识,丰富人工智能哲学。把人工智能放置在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中来思考它对社会的影响,一方面有助于从文明史的总体框架下正确看待人工智能,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反思人类自身认知模式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而拓展人们运用人工智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视野及能力。
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如何使人工智能从遵循逻辑规则的理性思考转向“像人一样”的思考,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哲学层面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意向性问题。心理现象被看作在自身中以意向性的方式包含着对象的现象。机器若表现出和人一样特定的外在行为,那么是否可以推出它也具备内在的意向状态?单纯从主观性出发会产生唯我论,若对主观性提出过度的客观化要求,则面临怀疑论。对人工智能意向性的讨论面临着唯我论、怀疑论和泛心论的多重困扰。二是常识化难题。符号主义的缺点是离散性的符号操作难以逼真反映日常世界。联结主义的不足是意识的整体性超越了神经网络结构,并且还受限于对大脑的认识程度。归根结底是常识化问题。不论符号编程还是网络仿生,常识化是提升人工智能的关键。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对这两个问题的哲学探讨还有待加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厘清人工智能的概念框架、意向性、常识化等主题,进而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层面深化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笔者在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各界专家学者的指导帮助,尤其是项目结题过程中评审专家们的批评与建议使本书的内容得到不断完善;本书的出版也得益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们的鼎力协助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资助。特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