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高校综合录取环节
各高校以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校测成绩)来计算综合成绩,确定录取名单,其中高考成绩部分占比为85%。对于上海考生而言,综合素质评价将基于“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中记录的考生高中阶段考试成绩、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研究性学习报告等过程信息展开。
以上是强基大部分学校总体的招录流程,但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三所学校招录流程发生了变化,出分前即完成确认和校测,这也是为了进一步筛选出专业和院校目标、意向更明确的考生。只是对22届上海考生来说,由于高考延期,这三所高校即在高考前就完成了强基的确认、校测。
复旦大学2022年所有报名审核通过考生均入围校测复试。“复试”环节中的笔试与面试均采用线上考试形式,笔试时间为6月12日,面试于6月21日举行。考生高考体测达标即视为强基计划体质测试合格,不计成绩、不作为同分排序依据。
上海交通大学强基计划初试(笔试)于6月12日举行,笔试通过的同学需在6月17日12点前进行确认,于6月20日—21日进行线上综合面试。同样,上海交通大学的强基计划体育测试环节取消,高考体测达标即视为强基计划体育测试合格。
南京大学强基计划初试于6月11日采用线上方式进行,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需在6月15日—16日之间进行网上确认,上海考生于18日—19日参加线上面试,高考体测达标即视为强基计划体育测试合格。
这三所学校率先释放了深化强基改革的新动作的信号,后续会不会有更多高校采取这样的流程,我们拭目以待。
强基计划录取工作安排在所有批次的最前面,被录取考生档案将被锁定,不能再参与后续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如果不被录取,仍可参与后续批次志愿录取。
对于上海考生而言,如被强基计划录取,则无法参与后续综评批次及其他批次的志愿录取。
2022年,共22所高校在上海开展强基招生计划招生,总计划人数为212人,相较于2021年招生计划有所增加,2023年有望继续扩招。其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计划数共85人,强基计划成了上海考生进入北大、清华的最重要的途径。遗憾的是,由于很多考生及家长对于强基计划存在误解,认为强基计划招生都是进行单纯理论研究的基础学科专业,故报考积极性并不高,部分院校的强基入围分数线远远低于普通批次(如武汉大学强基最低入围分为509分,比起普通批次最低录取分569分整整低了60分),还有部分高校甚至并未完成强基招生计划,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事实上,各高校强基计划大部分专业在本科阶段就有多院系的交叉应用培养,在研究生阶段更可以选择具体研究方向,并非读者认为的纯理论研究。因此,笔者强烈建议不排斥基础学科的考生积极报考强基计划,为自己多争取一个进入全国顶尖名校的机会。
途径四:艺术体育类招生
艺术类专业招生是高校艺术类专业或教育部批准确认的具有艺术属性的非艺术类专业,经过省(市)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专业测试选拔(部分学校或专业招生还须参加学校的专业测试),结合高考成绩择优为艺术类专业选拔人才的一种招生方式。参加艺考的考生一般都具备美术、声乐、舞蹈、器乐、书法、播音主持、编导、表演等方面特长,且大学专业仍选择艺术类的考生。
根据教育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文件要求,艺术类专业招生,各省级招委应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得低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以2022年为例,上海高考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00分,则艺术类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为300分);舞蹈学类、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适度提高艺术学理论类、戏剧与影视学类(不含表演)等有关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普通类专业所在批次控制分数线,设计学类专业参照执行。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得低于本省(区、市)普通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同上文举例,即控分线为280分)。
体育类招生主要有两种类型:体育专业招生和体育单招(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须分别参加省体育术科考试和普通高考。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一般要经历高考报名、专业考试、高考、填报志愿等环节。体育单招是指经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部分院校可以对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招生。考生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且具备规定项目之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体育单招实行文化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如已被招生院校体育单招录取,则考生不得参加其他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
艺术体育类志愿填报相关内容,本书暂不做展开。
途径五: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春季高考
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春季高考简称“春考”。本市共有25所试点院校参加春考招生,招生专业均为各校特色专业或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以2022年为例,共计82个专业、2 627个招生计划。
春考由统一文化考试和院校自主测试两部分组成,以2022年为例,统一文化考试时间为1月8日到10日,1月底公布考生文化测试成绩及本科控制分数线,线上考生于2月19日、20日通过“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填报两个院校专业志愿,2月22日各院校根据一定投档比例确定入围自主测试考生名单,考生须在2月22—23日登录试点院校网站选择自主测试时间和地点,于3月5日、6日进行自主测试(实际2022年因疫情影响,取消了校测环节,入围考生以校测满分计入总分),最终由招生院校根据综合总分排名和招生计划确定录取考生名单。
通过春考途径被预录取的考生,不再具备秋季高考资格。
途径六:普通高校专科层次自主招生
普通高校专科层次自主招生简称“专科自招”。2022年,本市共有31所试点院校参加专科自主招生,针对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招生计划共计3 310人。专科自招由学业水平考合格性考试成绩和院校自主测试两部分组成。以2022年为例,考生在3月11日—12日填报一个专科院校志愿,每所院校最多可填4个专业志愿。受疫情影响,院校各项自主测试日期统一定于3月26日(2023年院校自主测试安排可能恢复为院校自行决定)。各院校可自主确定学业水平考和院校自主测试的科目权重组合及划定最低控制分数线,考生可于4月29日起登录各报考院校官网查询录取结果。
参加“专科自招”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具备参加秋季高考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