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教程(微课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4 摄影构图的六大要点

要想拍摄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摄影师在取景进行摄影构图时应该围绕着主体大胆取舍,善用摄影中的“减法”来处理画面中主体和陪体的关系,巧妙、简洁地表现画面的构成。

1. 搭配主体和陪体

画面中的主体是用来表现拍摄内容的主要对象,是画面内容的结构中心。因此,摄影师在拍摄时首先要确定主体。主体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由多个对象组成。陪体是画面中处于陪衬位置的拍摄对象,但它并非可有可无,在画面中应该与主体形成呼应关系。

主体在画面中占有统帅地位,在摄影构图上起着主导作用。摄影师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手法来表现主体,在拍摄时首先要考虑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安排和比例大小,然后确定与安排陪体,并且拍摄时要根据主体的情况对陪体加以取舍和布局(示例见图1-17)。

图1-17

在画面中给予主体最大的面积和最佳、最醒目的位置,从而使主体最引人注目。在图1-17中,作为陪体的绿叶衬托出了作为主体的草莓的红艳。

2. 表现画面的虚实

从视觉上来说,清晰的影像给人的视觉感受特别强烈,虚化的影像给人的视觉感受比较弱。受景深或者摄影师主观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画面中的景物会出现虚实的变化。

因此摄影师可以人为地控制画面中各个构成元素的虚实,用虚实相衬的方法来处理画面中主体和陪体的关系(示例见图1-18)。

图1-18

以中景为主体,虚化前景,引导观赏者的视线向前延伸。

3. 均衡画面布局

摄影构图的目的是“突出主体、强调主题”,但摄影师也要充分考虑画面布局的均衡问题,因此画面中主体、陪体的分布要遵循一定规则,切忌随意摆放。

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一侧时,就要在画面的另一侧安排一个与之相呼应的陪体,以使画面中的构成元素达到平衡状态(示例见图1-19)。

图1-19

放置在同一对角线上的主体与陪体有着相似的外观、不同的颜色,在画面中形成了既相互对称又相互对比的构图效果。

4. 处理画面基调

对于一幅摄影作品来说,基调就是画面的明暗层次、虚实以及色彩的色相、明度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处理这些关系,摄影师可以使观赏者感受到光的流动与变化。基调是一幅摄影作品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同的基调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摄影界对基调的认识与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借鉴和参考了美术理论中的相关部分。我们可以将摄影中的基调分为暖色调(示例见图1-20)、冷色调、中间色调及无色调,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细分出对比色调与和谐色调、浓彩色调与淡彩色调等。

图1-20

暖色调常给人活泼、温暖、舒畅的视觉感受,可以增强画面的氛围感。冷色调的画面常给人沉静、雅致的视觉感受。

5. 使画面显得简洁

绘画做的是“加法”,画家需要在画布上一笔一笔地添加元素来获得想要的效果;而摄影做的则是“减法”,摄影师需要从拍摄场景中剔除不必要的元素,使被摄主体免受不相关事物的干扰,以达到使画面简洁的目的。利用简洁的形式来表现深远的意境,是摄影师追求的目标。

为了达到使画面简洁的目的,首先要确定画面基调。相对单一的色彩(画面中没有其他杂乱颜色的干扰)会使画面显得更加简洁,同时,明亮的画面会让人赏心悦目。其次要剔除可能会对被摄主体造成视觉干扰的元素,尽量使画面看起来简洁有序,切忌杂乱无章、不分主次(示例见图1-21)。

图1-21

在简洁的画面中,背景的色彩与被摄主体形成对比,可以丰富画面层次;背景的色彩与被摄主体相近,可以使画面的氛围得到烘托。

6. 表现画面张力

画面的张力是观赏者观看照片时直接感受到的来自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要增强画面的张力,除了拍摄有独到之处的题材外,还需要在拍摄技巧上下功夫,例如镜头的变化、场景的选择以及前后景的运用等,以此来抓住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决定性瞬间”,使画面产生吸引眼球的张力(示例见图1-22)。

图1-22

线条与形状对称的摄影构图,可以给人更强烈的视觉感受,从而产生极强的视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