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瞒天过海 把秘计死死地埋藏在心中
《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曰:“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意思是:防备十全十美,就容易斗志懈怠;平时司空见惯了的,也就不容易引起怀疑了。秘计就存在于公开化的事物里,而不存在于与公开形式相对立之中。非常公开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非常机密的心计。
用尽可能多的招术引对方误算,从而掉入自己的陷阱之中,这叫智骗。生活中有瞒人和被瞒之分,假如为了达到目的,有意去瞒住对方,就要看瞒的手段是否高明。善瞒者总是把秘计死死地埋藏在心中,每一计都让对方陷于被动局面。在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个道理:有些事,不瞒则做不成;但处处都瞒,则为下策。
“瞒天过海”一计用在领导艺术方面,就是领导要善于控制自己积极的工作热情,不要把自己急躁、不安、失落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而是要引导下属一起跟你“战斗”;如果你一有情绪,就流露出来,会弄得下属心绪不宁,无心工作。因此高明的领导善用“瞒天过海”之计,把委屈、失落掩藏在心头,用热情去激励下属。
掩饰情绪显大将风度
作为一名领导,如何掩饰情绪,稳定军心是“瞒天过海”之计最突出的运用。
在某单位,一位领导早上来上班,突然听到下属说,李明先因有单位重金聘他,辞职了。这位领导听到这位爱才不辞而别的消息,顿时乱了手脚,神色慌乱,结果被别的下属知道了他的心中过分关注李明先,而不关注其他下属,结果大家心情涣散,一连几个星期,工作效率降低。这位领导真应该学一学瞒天过海之计,把自己的外露感情藏起来,保持平常心,从而让下属觉得你有大将风度。
毫无疑问,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下属,遇到变故时,往往显得慌张,不能冷静下来分析问题。作为上司,应该有极佳的应变能力,才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带领下属渡过难关。
上司好比飞机驾驶员、航海的掌舵人,一定要有准确的判断力,以及冷静理智的头脑,才能控制所属部门。不负责任的上司,只会将过失全推到下属身上,自己则向上级打报告,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他们抱持的心理是宁可缺失一个员工,不能影响自己的“锦绣前程”。在工商社会,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基于性格的影响,可能你属于情绪紧张型,往往有意无意地表现了惊慌失措和狼狈的举止。这对个人形象的损害,是无可挽救的;因下属唯你的马首是瞻,你的反应也正是他们的样板,连你也不知如何是好,下属的军心必然大乱。
最佳的例子,是一批下属突然集体辞职,虽然你知道是有其他公司进行高薪挖脚,但却无力挽留下属。这个时候,如果你突然改变对待下属的态度,例如变得比平日谦恭或有意无意地恳求下属留任的话,你的上司形象必大打折扣。
如果你认为自己平日的作风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情况,导致下属流失,你都不要改变个人作风。与其做出恳求的挽留政策,不如积极招聘人手。此举是比较实际的,而且你的上司形象会显得更鲜明和硬朗。
无论任何时候,处变不惊是最重要的。不要随便说出:“糟了”、“哎”、“真气人”等,这是不成熟、不老练的表现,只有未成熟的孩子才喜欢以此作为口头禅。这里的瞒天术,“瞒”的是你的下属,其目的是为了稳住阵脚,全面发展。
瞒住你的聪明
泰勒·罗斯福在白宫的时候承认,如果他的判断75%是对的,行事便可以达到最高的期望。
如果像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的上限是这个百分比,那么普通人又该当如何?
如果你能够确定自己的判断有55%是对的,便可以到华尔街去日进斗金。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有55%是对的,又怎能指责别人常常犯错呢?
你可以利用眼神、音调或是手势来指责别人的错误,这和言辞表达一样有力——但是假如你指出对方的错误时,对方会因此同意你的观点吗?绝不会的!因为你已经伤害了他们的智力、荣誉和自尊,这只会造成反击,而不是改变观点。也许你会用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理论反驳,但还是没有用,因为你早已伤了他们的感情了。
千万不要开始就宣称:“我要证明什么给你看。”这等于是说:“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看法。”这实在是一个挑战,无疑会引起反感,爆发一场冲突。在这种状态下,想改变对方观点根本不可能。所以,为什么要弄巧成拙?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呢?
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别让任何人知道。要不着痕迹,很有技巧地去做。就像诗人波普所说的:“你在教人的时候,要让人觉得你像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好像被人遗忘一样。”
300多年以前,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
契斯特菲尔爵士也告诉儿子:“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
苏格拉底一再告诫门徒:“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些人可能喜欢平淡从容,有些人可能喜欢锋芒毕露。我们会发现踏踏实实的人很容易与人共处,而锋芒毕露的人则没有什么太好的人缘。人缘可不是小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社交的成败。因此要学会瞒住你的聪明。
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瞒天过海”之计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哄”与“遮”是两种最典型不过的方式了。“哄”能把激化后的矛盾化解掉,“遮”能把问题的严重性暂时挡一挡,等到最佳时机再去处理。
善意的谎言生活中的“味精”
如果你在生活中运用“瞒天过海”之计绝对不能恶意骗人,而是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巧妙地“哄”一“哄”对方,暂时延缓激烈的矛盾冲突。大家知道,“哄”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做人如果离开了“哄”字,你可能寸步难行,因为人人都离不开“哄”字,小孩需要家长、大人、老师的“哄”,其实大人也是一样。懂得“哄”字的作用,并学会运用得体而有技巧,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位下海的年轻机关干部,随着几本畅销书的策划、编撰,办起了一个文化发展中心,事业正如日中天。由于工作太专心,就冷落了带着孩子的爱妻。早过晚餐时间了,他才回家。妻子自然不高兴,话也就越说越气:“你到现在才回来,你以为这是旅馆,不是家?再说了旅馆还有个‘旅客须知’,制度也蛮严的。你倒好,甩手一身轻,把做饭、带孩子都推给我!别忘了,我要的是丈夫!要当干部你就别再进这个家门!”经理先生没生气,扑上去抱住妻子,温和地说:“别生气,亲爱的。我办公司是你同意了的。再说,我玩命去干,还不是为你和孩子?星期天,我就陪你们娘俩划船、坐碰碰车,请你们吃自助餐,好不好?对了,明天,我还要给你一个惊喜,你说行吗?……”这时,妻子转怒为笑。她故意一推丈夫的手,娇嗔地说:“你呀!真拿你没办法!”
的确,“哄”是夫妻之间爱的法宝。“哄”还是润滑剂,既能防锈,又能减少摩擦,降低噪声,减少损耗。
学一学“哄”的艺术吧!它会使你的家庭生活更愉快,夫妻关系更融洽。其实不失原则的“哄”,正是“瞒天过海”之计在日常生活中最深刻的体现。
“瞒天过海”之计在经商中的体现是:面对有充分准备的竞争对手,不施奇谋就无法取胜。而隐起真情,制造假象,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正是为了促成“乘隙潜袭”的良机。
制造假象泰勒“瞒”过海关赚大钱
曾经有一个时期,美国海关规定,进口法国手套需缴纳高额税金,以此来抵挡法国手套对本国市场的冲击。这样一来,法国手套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令人咋舌。显而易见,谁能逃过美国海关的高额税金,谁做法国手套的买卖就会挣大钱。
推销商泰勒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个逃税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一旦被揭穿,不仅会前功尽弃,还要被处以重罚。在高额利润和投机心理的驱使下,泰勒决定铤而走险。
泰勒在法国选购了一万副做工精致、质地优良的皮手套,然后将每副手套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万只左手套集中装箱,发往美国。这一万只左手套到美国海关后,泰勒却不去提货。按海关的惯例,逾期货物在无人认领的情况下,海关有权进行拍卖。于是,海关商办斯托尔主持了这次拍卖活动。由于这批手套全是左手,几乎可以算做废品,因此拍卖场面并不热烈。最后这批手套被一个商人以很低的价格买走,而这个商人正是泰勒。
斯托尔觉得此事很蹊跷,便通知海关人员严格审查来自法国的手套,特别是大宗的法国右手套。同时,海关对泰勒的一举一动加以严密监视。可是,此后泰勒从法国收到的手套都是成双成对的,先后共有5000副。海关没有发现泰勒收到过右手套。这是怎么回事呢?斯托尔一直对此迷惑不解。
一年后,斯托尔到鞋店买鞋,鞋柜上的一双棕色牛皮鞋引起了他的兴趣。当他试穿这双鞋时,才惊奇地发现两只鞋都是右脚。此时的他猛然醒悟,终于知道一年前泰勒是如何偷漏手套税金的了。
原来,泰勒后来收到的5000副成盒手套都是右手的。当人们看到两只手套摆在一起时,会习惯地认为它们是左右手各一只。如果海关有一位细心人亲自试戴的话,就会当场揭穿泰勒的这个把戏。由于海关人员麻痹大意,使得泰勒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合理合法地利用了“瞒天过海”之计,巧取了一笔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