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货币

“波尔德太太每年自己就有1 200镑,我想哈定先生是打算去和她一块儿过活。”“每年自己就有1 200镑!”斯洛普说。他不一会儿就告辞了……在他骑马缓缓回去时,他暗自思忖,每年有1 200镑,要是波尔德太太每年有1 200镑是事实的话,那么他反对她父亲官复原职就太愚蠢了。斯洛普先生的一系列想法,所有的读者大概是一清二楚的……一年就有1 200镑……

安东尼·特罗洛普,《巴彻斯特大教堂》[1]

调查人员在第三十七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先生的复杂案情中发现了一桩颇为有趣的交易。在尼克松担任总统期间,他寡言少语的密友查尔斯·瑞波佐(Charles G. Rebozo)代他从更为守口如瓶的企业家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先生手上收受了10万美元,不知是政治献金还是个人好处。据称,瑞波佐在收到这一大笔钱之后,立刻将其存入保险箱,直到3年后才还给休斯先生。这笔交易令人称奇。要知道,这点钱对休斯先生而言就像海洋里的一滴眼泪,根本用不着归还。然而这件事情的奇怪之处并不在于竟然有人会还钱给休斯先生,而在于竟然会有人把这样一大笔钱囤积起来。众所周知,这样闲置现金会使财富大幅贬值。1967年的1美元在1969年的购买力仅为91美分。瑞波佐先生在1969年把这笔钱囤积起来,等到取出奉还时,1美元的购买力连80美分都不到(1975年初又降到64美分)。这两位先生不可能不知道货币贬值会造成损失。即使是最粗心大意的人也知道,为了弥补一部分贬值损失,应当想办法收取一些利息、分红,甚至获得一些资本收益,但是做这笔交易的人却忽略了这一点。在《马太福音》里,那个最愚蠢的仆人把主人借给他的钱原封不动地奉还,结果反被主人斥责。[2]尼克松先生和瑞波佐先生都不是视钱财如无物的人,其理财能力却远不及《圣经》中所讲述的最低水平。他俩的表现竟如此之差,真是令闻者难以置信、摇首喟叹。

从这件逸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货币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现在人人都知道货币会贬值。虽然总统是维持货币价值的最终责任人,但是人们从来不会怪他过于鲁莽地高估了自己抵抗货币贬值的能力。人人都认为总统应该像其他人一样采取策略,抵消货币贬值造成的损失,但同时不能对此抱太高的期望。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中,对维持货币价值最有信心的还得算是美国总统。而近年来,世界各国的趋势都是一致的,物价在上涨,货币购买力在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时快时慢,变幻莫测。万事万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通货膨胀也不例外。然而在许多人看来,通胀趋势似乎会没完没了地持续下去。

那些因无心之失而囤积了10万美元纸币的人也并不是主要的受害者。有些人微薄的财富和收入都是美元、英镑、马克、法郎等纸币。他们虽不知道这些纸币今后能买到什么,但都清楚地知道能买到的物品一定会越来越少。这些人的处境比囤积着10万美元纸币的人更为不利。19世纪,工业国家的人们费尽心机地赚钱,但并不太操心赚到钱后如何处置。到20世纪,赚钱虽然还是个大问题,但已不再是人们的心头大患。现在,无论自己手上的钱是赚取而来还是积累所得,人们最担忧的都是其有多少价值。从前的人就像卷首的斯洛普先生一样,认为有一笔货币面值不变的收入就可高枕无忧。而时至今日,收入固定不变就意味着过不了多久就会穷困潦倒。货币到底怎么了?


一直以来,即使内心深处有些想法,历史学家还是惯于弱化历史教训。也许历史上的教训本来就不多,但是这一条规则在货币领域并不成立。货币史上有许多现成的教训,或者说我们可以从中主动吸取许多教训。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领悟到一些关于货币的定律。人们对于货币的态度总是反反复复地变化。货币疲软时,人们希望其走强;货币强势时,人们又有其他想法。只有进行长期跟踪分析,我们才能明白受通胀所困的人们是多么希望币值能够稳定下来,而为了稳定币值,遵守规则、承受代价的人们又是如何逐渐接受通胀所附带的风险的。正是这样的循环教会我们,万事万物都不是永恒的,即使是通胀也不会永恒存在。我们还了解到,通胀发生时,人们会产生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心理的破坏力有时和通胀本身不相上下。历史还可以极为生动地教会我们货币是如何演变的,管理货币的技巧和管理不当的做法是如何形成的,得当的技巧现在如何辅助我们,不当的做法又是怎样酿就了失误。回顾过去,我们可以了解到有了大企业、工会、福利国家等新的机构之后,维持当下价格稳定这一问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又是如何将稳定物价这一任务复杂化的。这些新情况指的是社会结构正在进行重组,未来满足于低薪酬的人将越来越少,而富人的政治诉求也变得与以往不同。

本书关注的并非历史本身,而是历史教训。本书的目的是要教化明理,比起过去,更关注当下。但本书并不是一本彻头彻尾的严肃作品。货币史不乏引人入胜之处,其中有许多故事可以揭示人的行为和愚蠢。有人说,对金钱的热爱是万恶之源,这话值得商榷。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许多人眼中几乎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先知。1776年,他认为在当时人们不得不从事的众多行当中,与战争、政治、宗教、娱乐、单方面施虐比起来,造钱所产生的社会危害是最小的。但是毫无疑问,如果一个人追逐金钱,或是与金钱有任何持久的联系,他就会做出怪异的举动,甚至是极为变态的行为。

这不是主观臆断。就像从前那些拥有官爵的名门之后一样,所有坐拥财富的人都深信,人们之所以敬畏自己、崇拜自己,并不是因为自己有钱,而是因为自己拥有智慧或是人格魅力。人们的敬畏和崇拜令他们对自我评价深信不疑,而现实中他们往往荒诞不经、腐化堕落,这一反差总是让人惊讶并深感滑稽。一旦这些人的身家财富发生变故,敬畏崇拜之人会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其人间蒸发的速度之快,也让人感觉有些许趣味。

金钱有时也让人困惑。从古至今,不断有人认为自己掌握了无限扩张财富的秘诀。他们不仅成功地自欺,还迷惑了他人。实际上,他们无一例外地只是翻出了一些古老的骗局,用新瓶装了旧酒。这些金融天才迅速地登上成功的顶峰,转瞬间又跌入失败的谷底。约翰·劳(John Law)一度是法国摄政王的救星,后来却在威尼斯贫民窟里忏悔。尼古拉斯·毕多(Nicholas Biddle)曾是总统也要忌惮三分的美国金融第一人,后来却成为费城最出名的破产者。伯纳德·科恩菲德(Bernard Cornfeld)曾经拥有数架私人飞机,伤尽无数情人的心,后来却沦为圣安东尼奥市的阶下囚。这些金融天才的成功往往只能持续几个月,或者几个年头。这样昙花一现的飞黄腾达和跌落云端令人称奇,还带着一丝诡异的趣味,尤其是对于看客而言。当然,此时听故事比讲意义更重要。


在此,必须谈谈本书的读者应具备的信念。许多人在高谈阔论货币时,都免不了满口布道说辞。其中有的人是故意为之。有些人靠讨论和传授货币之道为生,借此收获名望、尊重和利益回报。旁人相信这些人像医生或巫医一样有独特的门道,懂得一般人无法知晓的道理,这些人利用的正是这种心理。他们的职业虽然回报丰厚、收入不菲,却也不过是一种成熟的欺诈手段而已。货币之道没有什么稀奇,只要怀有常人的好奇心,勤奋钻研加上聪明才智,就能一探究竟。读者只要这样照做,就能读懂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本货币简史或许会在阐述和摆事实时有些错误,但读者大可放心,本书若有错漏,也绝不是因为简洁。在所有的经济学领域中,唯有货币学会用复杂理论掩饰、逃避真相,而不是揭示真相。生活中的大部分事物,如汽车、情人、癌症,都只是拥有的人才觉得重要,但货币不是。无论有钱没钱,所有人都觉得货币很重要。因此,所有人都想要了解货币。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了解货币的能力抱有充分的信心,并且尝试了解货币。

既然如此,有人该问了:一本讲述货币史的书怎能不开宗明义地给货币下一个定义呢?这张纸本身是毫无价值的,是什么使得它有别于其他相同大小的纸张,具有交换价值?曾经有不少人为货币下过定义,但效果并不理想。因犀利而出名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在访问经济学家时总会一开始就抛出问题:“您说说,货币究竟是什么?”而经济学家们的回答总是众说纷纭。在经济学入门课或是货币和银行业基础课上,老师们最先教的也是各种微妙至极的定义。学生们会仔细抄写这些定义,痛苦地死记硬背,然后又漫不经心地忘掉。诸位在翻看本书时,应当记住,所谓的货币就和你印象中的货币一模一样,就是平日里买卖货物、服务或其他事物时支付或收取的货币。货币有几种形式?是什么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这又是另外一些问题。而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


最后再说几句。这是一本货币史,但并不涵盖所有时期的所有货币,想必不会有哪个历史学家为此不悦。因此对于每个时期的事件,本书都有所取舍。取舍的依据为:是否对货币的发展起到了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例如英格兰银行的历史),是否最充分地介绍了争夺货币控制权的各方力量(例如杰克逊和毕多之争),是否最为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今日对货币的理解(例如凯恩斯的著作及近期的历史)。当然,有些取舍是存有私心的,有些内容是因为笔者最为感兴趣才纳入此书。

在之后的章节中,本书明显花了许多笔墨讲述美元的历史。无论是真艺术还是假艺术,所有的艺术都只不过是在模仿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元终究成了货币史的主角。这本货币史也是以美元结尾。


[1]此段引自主万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译者注

[2]《新约·马太福音》第25章第14~30节,按才受托的比喻(The Parable of the Talents)。——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