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本教材是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精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宏观指导下,以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与实践接轨为目标,依据中医药行业人才培养规律和实际需求,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组织建设,旨在体现近年来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与植物学的交叉学科。药用植物学时刻关注中药生产和科研中产生的新问题,不断吸收植物学研究的新成果,为解决中药学科新问题提供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目前,药用植物学已经形成了以药用植物形态构造为基础和分类鉴定为核心,以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品质形成和新资源开发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
本版教材遵循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密切结合中药生产和科研实践,吸收“十三五”教材的长处,具有以下特色:
1.重视调查研究,贴近教学实际 在本版教材编写之前,在全国各中医院校药用植物学专任教师范围内进行调研。依据调研结果,根据大多数院校的教学内容,重新梳理了植物形态构造部分的知识体系;重新划分了重点掌握的科、熟悉的科和一般了解的科,增加了重点科花和/或果实的解剖图。
2.突出中药特色,凸显中医思维 本版教材以药用植物形态、构造和分类知识为核心,以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药用植物品质形成及药用植物新资源为特色,为学生从事中药资源和中药鉴定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在分类鉴定部分突出《中国药典》收载的物种,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中药基原植物有更清晰的认识;重新梳理了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品质形成和新资源的知识体系(第八、九、十章),更加突出服务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的特色内容。
3.展示彩色图片,提升教材可读性 本版教材在强调科学性、先进性的基础上,突出了教材的可读性。选用大量药用植物彩色图片,不仅清晰显示药用植物的特征,还能使学生在学习药用植物学时,欣赏精美的药用植物图片,提高美学素质。
4.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药用植物 教材收入的药用植物以《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药材和饮片原植物为主。名称以黑体、药材名称以蓝色显示者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正文收载的药材和饮片的原植物,药用部位后括号内为药材名;以正文颜色字体显示并有药材名者,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成方制剂中收载的药材和饮片的原植物;以正文颜色字体显示而没有药材名者,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未收载但各地常用的药用植物。本版教材还收载了国外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包括美国FDA批准的常用膳食补充剂原植物,如卡瓦胡椒、玛咖和北美黄连等,以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5.规范药用植物学名,搭建中药学和植物学桥梁 对收录的药用植物学名进行了逐一核对,特别是将命名人的缩写按现行标准进行了统一,对《中国药典》里明显错误的学名进行了修改。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所用学名与《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等文献新接受学名不一致者,在附录二里列出。
本版教材由刘春生、谷巍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主编刘春生负责教材内容的整体设计,并撰写了绪论。主编谷巍领衔,田方老师协助,组织俞冰、许亮、纪宝玉、汪文杰、宋军娜老师负责形态构造部分的梳理和修订。副主编晁志领衔,童毅老师协助,组织张磊、齐伟辰、徐海燕、严寒静、郭敏、张新慧、索郎拉宗、付利娟、白吉庆老师负责分类鉴定部分的梳理和修订。副主编彭华胜领衔,刘长利老师协助,组织朱芸、张传领老师负责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品质的形成、新资源和分类鉴定概述的梳理和修订。副主编王光志领衔,樊锐锋老师协助,组织张坚、李宏哲老师负责全书彩图和花解剖图的设计。副主编杨成梓领衔,崔治家老师协助,负责多媒体和电子教材设计。副主编葛菲领衔,樊杰老师协助,对本版教材草稿进行审读,形成初稿,初稿完成后,周日宝副主编,江维克、郭庆梅、石晋丽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再次审读修改,最后由主编定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国工程院肖培根院士、南京中医药大学谈献和教授的指导,此外药用植物学同行也无私提供了部分优质彩色照片,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尽管所有组织者、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版教材仍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药用植物学》编委会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