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推拿手法学的定义
手法是推拿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就本能地发现手法作用于身体可减轻或消除疼痛。而后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总结,逐渐形成了自觉的医疗行为——推拿疗法。推拿最早使用的手法较少,仅局限于少数疾病的防治,后经历代传承与发展,推拿手法逐渐由少到多,适应证逐步扩大。特别是随着推拿学科整体上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手法作为推拿防治疾病的基本技术,无论是在种类、操作规范、动作要领、手法实训、临床应用以及疗效水平,还是在理论内涵以及科研的广度与深度方面,逐步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最终形成了现代推拿手法学理论体系。
推拿手法学是研究推拿手法的操作规范、动作要领、技能训练、临床应用规律、动作原理、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方法与发展历史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是推拿各医学基础课程与推拿治疗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亦是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
二、推拿手法学与功法学、治疗学的关系
推拿手法是以医疗、保健为目的,术者以手或其他部位,或借助器具,在受术者特定部位所进行的、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获得的具有操作技巧并带有流派与个人风格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因此,一名合格的推拿工作者除了掌握相关中西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理论与技能之外,在专业技能方面,一定要刻苦进行手法训练,熟练掌握手法技能及其临床应用规律,方能从事推拿临床工作。
推拿手法技能及其“功力”的获得必须经过推拿练功,而推拿练功主要包括功法锻炼和手法技能训练两个阶段。功法锻炼可使练功者在身心素质方面得到明显的改善,为下一步的手法技能训练奠定基础。手法技能训练主要包括米袋练习与人体练习两个阶段。米袋练习是在功法锻炼之后进行的手法基础练习课目,通过此阶段的练习,可使术者掌握各种软组织类手法的操作规范,增强术者的臂力、指力、指感以及关节的柔韧性,同时提高手法施术时全身各环节的协调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人体练习,进一步获得在人体上进行手法操作的技能与体验,为推拿治疗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
总之,推拿功法学、手法学与治疗学之间的关系,犹如建造一座大楼,功法锻炼是筑基打桩,手法实训是垒砖盖瓦,手法练成则是大楼建成,而掌握手法操作技能则是为学习推拿治疗学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当然,要使推拿手法操作娴熟且具备深厚的功力,并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树立信心,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刻苦训练,勤于临床,勤于思考,方能功到自然成。
三、推拿手法学的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系统掌握推拿手法学的理论知识与手法技能,为后续学习推拿治疗学及日后从事推拿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与技能基础,培养学生成为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娴熟的手法操作技能,且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级推拿人才。课程的具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知识目标:系统掌握推拿手法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常用手法的操作规范、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规律,熟悉推拿手法的实训方法、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内中医推拿主要流派的学术特色,了解推拿手法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历代发展概况。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常用手法的操作技能,具备应用推拿手法治疗临床常见病的综合能力,具备“知犯何逆,随证施术”的能力,具备解决临床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素养目标:通过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学生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及较强的自主学习与沟通表达能力,坚持“以疗效为核心,以患者为中心”的临证服务理念,进一步坚定学生对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绪论、基础篇、技能篇、实训篇与拓展篇五大部分。
绪论主要介绍了推拿手法学的定义、课程目标与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其与功法学、治疗学的关系。学生通过学习,可系统掌握推拿手法学的概念、课程目标与内容以及学习方法,了解推拿手法学与推拿功法学、推拿治疗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推拿手法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承担起推动手法医学不断发展的历史重任,并为手法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基础篇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可系统掌握推拿手法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推拿手法学的历代发展概况,从而为学生从事推拿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推拿手法的概念、作用原理、手法补泻以及手法刺激量的辨证应用规律、手法施术原则、手法操作须知是基础篇学习的重点内容。
技能篇包括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介绍了软组织类手法、骨关节类手法、复合手法、复式手法的操作规范、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规律。学生通过学习,首先在理论上理解每种手法的操作规范、动作要领以及临床应用规律,然后在此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手法实训,熟练操作每种手法,以完成推拿手法学的主要学习任务。技能篇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实训篇包括第八章至第九章,主要介绍了推拿手法的实训方法与教学评价考核、人体各部推拿手法综合实训、常见病推拿操作常规综合实训以及中医推拿主要流派手法综合实训。学生通过学习,可掌握手法技能实训方法,了解推拿手法教学与评价考核方法。其中,学生通过人体各部手法综合实训和中医推拿主要流派手法综合实训的模仿操作练习,可从中获得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人体手法操作技能,还可以领略到各推拿流派的手法施术风格与手法操作经验。
拓展篇主要介绍了有关推拿手法的文献与现代研究。学生通过学习,可了解推拿手法的古代经典论述以及有关手法的现代最新研究成果。
推拿手法学课程内容体系,见图0-1。
图0-1 《推拿手法学》课程内容体系
四、推拿手法学的学习方法
推拿手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推拿手法学的理论学习联系推拿功法锻炼、手法实训及临床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推拿手法理论知识可指导临床实践,功法锻炼是手法实训之基,手法实训是手法操作娴熟之本;掌握手法操作技能是临床实践之基,而临床实践又是对推拿手法学习的检验与反馈。因此,学习推拿手法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理论知识 推拿手法操作质量好坏与临床应用正确与否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学习推拿手法之前必须系统掌握推拿手法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如推拿手法的分类、基本技术要求、施术原则、操作须知以及操作体位与姿势等内容,以便更好地指导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从而保证推拿手法的安全、有效。
2.习练推拿功法 功法锻炼是手法操作的基础功夫,功法锻炼应始终贯穿于手法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功法锻炼可改善施术者体质,提高腰力、臂力、指力等,增强关节的柔韧性,提升推拿手法的操作质量,从而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等手法操作技术要求。如易筋经是法推拿流派与一指禅推拿流派必须练习的基础功法,通过锻炼可明显提高法与一指禅推法的操作技能水平。
3.掌握操作规范 掌握手法操作规范与动作要领是学生学习推拿手法的最基本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以及观摩教师手法示范之后,先模仿练习“手法动作外形”,后“形神兼练”,最后达到推拿手法的技术要求。临证时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位、病性等因素辨证施术,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手法施术风格,达到“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4.强化手法实训 手法实训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过程。因此,学生首先要明确推拿手法学的学习目标与任务,激发自己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提高手法练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下定决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勤学苦练,达到手法操作娴熟的目的。
5.早临床早实践 掌握手法操作技能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推拿手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若推拿手法操作不规范或应用不当,可直接影响推拿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推拿意外。正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曰:“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因此,通过早临床早实践,可根据临床应用效果的反馈,指导或改进推拿手法的操作和实训,进一步提高推拿手法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