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传统功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既可以用来修身养性,也可以在疾病的防治与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与针灸、推拿、中药等传统疗法结合在一起,增强、延伸和巩固临床疗效。传统功法也受到了康复医学的青睐,康复医学已把传统功法作为研究和运用的重点。在此过程中,传统功法与康复医学的不断碰撞、交叉、融合,使之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传统功法康复学。
传统功法康复学是将现代康复医学的评估及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引入传统功法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中,用于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实践与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
我们首次提出“传统功法康复学”的名称,并作为创新教材进行编写,本教材的创新之处有三。
第一,一方面,传统功法中的各种调心、调息、调身等方法丰富了现代康复医学中的运动治疗、呼吸训练、主动训练、有氧训练、心身疗法等的内涵;另一方面,康复医学的评估与运动训练学的原理与方法的引用与借鉴,不仅使传统功法这一民族瑰宝的有效性具有可测量性,也更具科学性。
第二,本教材首次系统阐述了传统功法与中医各个学科的关系,推拿有推拿功法,针灸有针灸功法,骨伤有骨伤练功法,中医内科也有功法康复训练,男女科及儿科均有自己学科独特的功法训练。本教材使医学生能够了解传统功法除了医生自身锻炼外,其在各个中医学科中的应用,能够完整地了解中医各个学科的内容。
第三,本教材在全面梳理传统功法和现代康复医学的基础上,纠正了以往教材和书籍中一些传统功法和康复医学中的习以为常的偏颇认识。比如以往教材多认为调息要匀、细、深、长,而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方面,指的是调息中的文火,需要匀细深长,而调息中还有武火,武火需要紧运急重,即鼓巽风,运罡火。另如康复处方重视运动疗法,强调靶心率和运动强度,而传统功法有动功和静功,体现生命在于运动,也体现生命在于静止。以静功为主的康复处方属于节能处方,在此过程中不需强调靶心率和运动强度。
同时,本书有两个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个亮点是,我们精心组织的编委会成员既有现代康复医学中在运动疗法方面造诣很深的专家,也有中医方面针灸、推拿、骨伤、内科、男女科、儿科等各学科的专家,也有全国武术冠军,他们既在各自的学科有重要的影响力,在传统功法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因此本书的编写能够反映当今传统功法康复学的较高水平。
另一个亮点就是在编写常用传统功法时,一些不传之秘予以披露,如易筋经之采精华法,太极内功的呼吸之法、意守法,二十四节气导引时间含义,站桩及静坐要诀,等等。因此本书既可以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的学生、学者使用,也可以供传统功法的爱好者、研究者使用。
本教材分为基础篇、功法篇、康复篇等部分。
基础篇主要介绍传统功法康复学概念、传统功法源流、功法与推拿和针灸以及中医药各学科间的密切关系、传统功法的基础理论、现代研究。
功法篇主要介绍站桩、静坐、少林内功、易筋经、六字诀、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回春功、内养功等传统功法的功法特点、训练方法及训练内容,让中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传统功法的内涵。
康复篇首先介绍康复功法处方的原则,包括时间、地点、康复处方的内容等。并选择各系统常见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等,使医学生能够针对这些疾病及患者运用传统功法设计和实施个体化的康复训练。
每章节后均标注编写人员,因章节人员较多,编写分工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本书主审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医康复学科的奠基人严隽陶教授的精心指导。严教授对全书进行了认真地审阅和修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并为本教材作序,为本书增色很多。此外,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陈立典教授也为本书热情作序,是对我们晚辈和学生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在此,我们对两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书编写过程中也得到了夏柏华、成荣祥、陈云鹤等老师的无私帮助和悉心指导,张莉、郭建两位研究生也在文字校勘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错误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同道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
刘玉超 陈文华
2022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