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汉三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导引虽然是养生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但有关具体的导引术势记载模糊,只有“熊经鸟伸”等模仿动物形态的简单描述。到了秦汉三国时期,导引功法术势有了极大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养生和医疗。例如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华佗也在《中藏经》中说:“导引可以逐客邪于关节。”“宜导引而不导引,则使人邪侵关节,固结难通。”由于导引的健身养生效果明显,“仰慕松、乔导引之术”成为一种流行,并出现了很多精于导引的方士。而秦汉三国时,最能说明导引养生发展状况的当属马王堆《导引图》《却谷食气》和华佗的《五禽戏》。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导引图》,表明当时贵族已在学练传统功法用于养生祛疾,而且视其为极其珍贵之物。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的《引书》,是迄今所发现的简书导引典籍中最古老的一部著作,由113枚竹简组成,上有3235字,内容包含四季养生、导引式以及病因治法三个部分,是对汉初之前传统功法的一次梳理和总结。书中记载了110种导引方法,除去多次出现者共101种。与马王堆《导引图》所绘内容相比,《引书》记载的传统功法亦具有前文所述的独立性、多样性(如“引心痛”借助绳索,“引腹甬(痛)”借助绳和板等)、功能性三个特点,而其中功能性内容则更加丰富:共涉及41种疾病的导引治疗,如“引虖及欬(咳)”“引心痛”“引肠辟”“引腹张(胀)”“引内瘅”“引踝痛”“引北(背)甬(痛)”“引足下筋痛”“引肘痛”“引口痛”“失欱口不合”等,适应证范围也涵盖了《导引图》的类别。此外,《引书》还介绍了肢体活动部位、重复次数以及操作要领,因记录的载体是文字,弥补了《导引图》静态造型难以反映动态过程、动作要领不便展现的缺憾。
《却谷食气》是马王堆出土帛书中的一篇导引养生专著,与《导引图》写在同一幅帛书上。根据可见残篇分析得知,该篇主要记载了汉代以前导引行气的方法,以及四时食气之宜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导引专篇文献。导引和行气在养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关系十分密切,一般倡导二者合称,加之应合四季晨昏的自然规律特点,成为古人内修强身的重要手段。
三国时期著名医家华佗,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以动养生”理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创编了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导引动功——五禽戏。《五禽戏》其功效兼顾健身养生和康复医疗两个方面。五禽分别对应五行,虎戏五行属木,利肝胆;鹿戏五行属水,补肾;熊戏五行属土,健脾胃;猿戏五行属火,调心;鸟戏五行属金,益肺。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五种动物也是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如练虎戏,动作要求勇猛、威武、刚健有力。如练鹿戏,动作要舒展大方,心静体松。如练熊戏,动作要求步履沉稳,拔地参天。如练猿戏,动作要灵敏、轻便、自如。如练鸟戏,动作要轻起轻落,怡然自得。此五戏连贯融合,就是一套刚柔相济、动静相兼的理想的传统功法。从文献资料来看,华佗《五禽戏》比之前马王堆《导引图》进了一大步。这种套路形式的传统功法对后世编创“易筋经”“八段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不载方药,而以“补养宣导法”附着在各证候之后,也表明了这一点。晋代葛洪也指出:“夫导引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实养生之大律,祛疾之玄术矣。”
秦汉三国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民族之间联系加强,文化事业也有较大的进步。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古代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医学的进步,对传统功法的健康发展起了无可比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