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A型题
1.D
2.E(答案解析:《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这说明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外伤科名医俞跗。故答案为E。)
3.A 4.B
二、B型题
5.B(答案解析:原始人在对付大自然灾害及抗击猛兽侵袭时,经常造成创伤,人们在伤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些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故答案为B。)
6.A(答案解析:20万年前的“河套人”时期,已发明了人工取火。在烘火取暖和烤炙食物的基础上,人们发现热物贴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产生了原始的热熨疗法。故答案为A。)
7.B 8.B 9.C 10.D
三、X型题
11.CDE 12.ABCD
13.ACDE(答案解析:《礼记·月令孟秋》载:“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蔡邕注“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把损伤分成四种不同类型。故答案为ACDE。)
14.BCDE(答案解析:《礼记·月令孟秋》载:“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故答案为BCDE。)
15.AC 16.AE
四、是非题
17.N(答案解析:宋代张杲著《医说》,记载了随军医生“凿出败骨”成功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病案。故答案错误。)
18.Y
19.Y
五、填空题
20.烘火取暖,烤炙食物
21.外伤科手术,麻沸散,五禽戏
22.骨伤科,髋,早、中、晚
23.方先之、尚天裕,苏绍三
六、简答题
24.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研究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25.清代吴谦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归纳的正骨八法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26.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是: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七、论述题
27.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其在骨伤科方面的其主要成就有:
(1)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颞下颌关节脱臼手法整复方法。
(2)首先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
(3)论述了开放性创口早期处理的重要性,对腹部创伤肠断裂采用桑白皮线进行肠缝合术。
(4)记载了烧伤止血法,并首创以口对口吹气法抢救猝死患者的复苏术。
28.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分述骨折、脱位、内伤三大类证型;总结了一套诊疗骨折、脱位的手法,如相度损处、拔伸、用力收入骨、捺正等;提出了正确复位、夹板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的治疗大法;对筋骨并重、动静结合的理论也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对于难以手法复位的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主张采用手术整复;首次记载了髋关节脱臼,并分前后脱臼两类,采用手牵足蹬整复手法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利用杠杆原理,采用“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还介绍了杉树皮夹板固定方法;对内伤的治疗,采用“七步”治疗法;提出了伤损按早、中、晚三期治疗的方案。所载方50首,药139味,包括内服及煎洗、填疮、敷贴等外用方剂,体现了伤科内外兼治的整体观。
29.明代薛己撰《正体类要》共两卷,上卷论正体主治大法及记录治疗骨伤科内伤验案65则,下卷介绍诸伤方71首。薛氏重视整体疗法,如序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强调八纲、脏腑、气血辨证论治,用药主张以补气血、补肝肾为主,行气活血次之,其“气血学说”和“平补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30.《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的主要成就:
(1)清代吴谦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的骨度、损伤的治法记录周详,既有理论,亦重实践,图文并茂。
(2)该书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介绍了腰腿痛等疾患的手法治疗,以及运用攀索叠砖法、腰部垫枕法整复腰椎骨折脱位等。
(3)在固定方面,主张“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所不逮,以冀分者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并改进了多种固定器具,如脊柱中段损伤采用通木固定,下腰损伤采用腰柱固定,四肢长骨干骨折采用竹帘、杉篱固定,髌骨骨折采用抱膝圈固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