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临床表现

(一)全身情况

一般无并发症的单纯性骨折,全身症状不甚明显或不严重,由于局部有瘀血停聚,积而化热,常有轻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下,5~7天后逐渐降至正常,无恶寒或寒战,或兼有口干、心烦、尿赤便燥、失眠多梦、脉浮数或弦紧、舌质红、苔黄厚腻等症。

严重的创伤和骨折可发生休克,多见于股骨干、脊柱、骨盆等骨折及大关节脱位。创伤所引起的休克,多因失血过多、剧烈疼痛、精神遭受严重刺激和重要器官如心、肺、肝、脑的功能障碍所致。

(二)局部情况

1.一般症状

(1)疼痛和压痛 骨折后,由于骨断筋伤,脉络受损,恶血留内,气血凝滞,阻塞经络,不通则痛,故骨折部位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压痛和纵轴叩击痛等。除有脊髓损伤造成截瘫或感觉神经丧失功能的疾病外,骨折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压痛。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当患肢经妥善固定后疼痛可以减轻并渐至消失。触摸时骨折处有局限性压痛,借此可以准确判定骨折的部位及范围。间接压痛对骨折诊断有重要意义,如肢体纵轴叩击痛、胸廓挤压痛、骨盆挤压痛等。不完全性骨折和嵌插骨折,仅有局限性压痛而无骨折特有体征。

(2)肿胀和瘀斑 骨折后,由于脉络损伤,筋骨折断,骨髓、骨膜和周围软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出血,离经之血外溢肌肤,组织水肿,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若骨折处出血较多,伤血离经,通过撕裂的肌膜及深筋膜,溢于皮下,即成瘀斑,严重肿胀时还可出现水疱、血疱。如出血量大,肌膜完整又不能外溢,或因骨折端压迫,循环受阻,可使肌筋膜间室内压力继续增高,影响动脉血的灌流,从而造成缺血、缺氧,导致肌肉和神经组织坏死。

(3)功能障碍 骨折后,由于肢体失去杠杆和支柱作用,以及剧烈疼痛、筋肉痉挛、组织破坏等原因而造成肢体出现活动功能障碍。一般来说,不完全骨折、嵌插骨折的功能障碍程度较轻,完全骨折、有移位骨折的功能障碍程度较重。如儿童的青枝骨折和成人的嵌插骨折,可无明显运动功能丧失。这是因为骨的连续性尚部分存在,骨骼的杠杆作用仍存在或部分存在的缘故,如稳定的嵌插型股骨颈骨折,损伤后仍可负重行走,X线检查不易发现,易出现漏诊。

2.骨折的特征

(1)畸形 骨折后,由于暴力作用、肌肉收缩牵拉、肢体重量、搬运不当等,可使骨折端发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移位,出现肢体外形改变而产生畸形。如短缩、成角、侧方移位、旋转、隆起、凹陷等畸形。某些骨折往往有特定的畸形,如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出现“餐叉样”畸形、“枪刺样”畸形;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出现患肢短缩、外展、外旋畸形。

(2)骨擦音(感) 骨折断端互相触碰或摩擦所发出的粗糙声音(感觉)。一般完全骨折在局部检查时,用手触摸骨折处即可感觉到。由于骨膜上的神经十分丰富,骨折断端摩擦时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并加重损伤,所以不应为检查有无骨擦音而活动患肢。

(3)异常活动(假关节活动) 骨干部无嵌插的完全性骨折,可出现类似关节一样的屈伸、旋转等不正常活动,被称之为异常活动或假关节活动。这是一种骨的连续性丧失后所呈现的异常活动。

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是骨折的特征,这三种特征只要其中一种出现,在排除关节脱位、肌腱损伤或其他病变引起的肢体畸形后,即可初步诊断为骨折。但在检查时不应主动寻找骨擦音或异常活动,以免增加患者痛苦、加重局部损伤或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果骨折端移位明显而无骨擦音,则骨折断端间或有软组织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