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筋伤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筋伤学的发展

中医学对筋伤的认识很早,出土于商代的甲骨文卜辞中就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等病名记载,并有使用按摩、外敷药物治病的记录。据考证,原始先民在劳动、生活及原始部落间的冲突、与虫蛇猛兽的搏斗中各种创伤性疾病在所难免,古人通过用手抚摸、按压肿痛之处以减轻疼痛,涂抹或内服某些树叶、草茎,用树叶包扎伤口,用木棍固定肢体以止血、消肿、止痛,这就是筋伤疗法的原始起源。《周礼·天官》中“以酸养骨,以辛养筋”是内服法治疗筋伤的理论记载。《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是运动疗法治疗筋伤的早期记录。

战国、秦汉时期,《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籍相继问世,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也奠定了筋伤诊治学的理论基础。《内经》中除有“筋”的概念外,还有“筋膜”“经筋”“宗筋”等名称,并提出了“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素问·痿论》),说明已经认识到人的筋附着于骨上,主要功能是连接关节、络缀形体、主关节运动。因此,凡是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丧失的病变都责之于筋。“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素问·长刺节论》),“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灵枢·经筋》)。《内经》对“筋”的论述内容是很丰富的,不但所提出的有关概念一直沿用到现代,而且以后中国历代医家对于“筋”的生理、病理的论述都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加以阐发的。《神农本草经》则记载了60多种治疗筋绝、腰痛、痹痛的药物,这些药物至今仍在筋伤疾病治疗中使用。

《内经》《难经》等医籍对筋伤诊治更为重要的影响在于其阐述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这种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来完成机体功能运动的认识,一直有效地指导着筋伤学的临床实践,奠定了筋伤诊断与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汉代华佗创编了“五禽之戏”,以“引挽腰体,动诸关节”,达到“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的目的,西汉帛画《导引图》则记载有44幅治痹证、厥证的术式,这是筋伤疾患通过运动疗法达到“血脉流通”而防病治病的重要记录。

晋代葛洪所著《肘后救卒方》,对筋伤肿胀、疼痛等症状以活血化瘀药物内服外用,并加入酒剂以加强活血力量,或以药物熨患处,药酒、药醋涂搽患处以缓解症状,这些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隋代巢元方等编著了《诸病源候论》,其中“金疮伤筋断骨候”“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候”记载了人体运动障碍、循环障碍、神经麻痹等临床症状,并介绍了筋的断裂伤、开放性伤口的正确缝合方法。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不仅记载了筋伤的内外用药,还记载了“老子按摩法”“天竺国按摩法”,归纳了擦、捻、抱、推、振、打、顿、捺、掘、筑共十种治疗筋伤的手法。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骨伤科专著。该书强调的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和医患合作的治疗思想逐渐成为筋伤治疗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宋元时期,中国骨伤学科迅速发展,涌现了诸多医学专著。如李仲南著有《永类钤方》、危亦林著有《世医得效方》等,对元代以前的骨伤科成就进行了总结和发挥,逐步确立了治疗创伤的活血化瘀、养血舒筋、培元固肾的三期用药原则。该原则在筋伤治疗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配合以辛热芳香、温经散寒和活血定痛为主的洗药、淋洗药、熨药、贴药和敷药等外治方法,奠定了筋伤治疗内外用药的基本原则。

宋代张杲在《医说》中记载了采用脚踏转轴及竹管搓滚舒筋治愈骨折后膝、距小腿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例,反映了这一时期医家在筋伤治疗中已能有效地运用练功疗法。

明清两代医家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使骨伤科理论得到了充实提高,尤其是手法和固定方法有了较大的发展,骨伤科的专著也逐渐增多。

明初,太医院制度分为十三科。骨伤科分为“接骨”和“金镞”两个专科,到隆庆五年(1571年)改名外科和正骨科(又名正体科)。医事制度的逐步完善为临床诊治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薛己在《正体类要》中介绍了大量的骨伤科医案。该书序文对此概括后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阐明和强调了骨伤科疾病局部和整体的辨证关系。朱橚等著的《普济方》、异远真人著的《跌损妙方》、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和王肯堂著的《证治准绳》等著作都收集了大量有关筋伤治疗的方剂、药物和医案等资料,对筋伤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系统地总结了历代骨伤科经验,对筋伤的诊断和手法治疗有了明确的记载。该书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其中的“摸”法也是筋伤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法,“推、拿、按、摩”等手法则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筋伤疾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发掘、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1956年以来,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建立了高等中医院校和中医院,并设立了骨伤专业或骨伤系、骨伤科,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很多地区还建立了骨伤专科医院,骨伤科专业队伍有了很大发展。北京、天津、上海、洛阳、武汉等地先后成立了骨伤科研究所,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被聘到各级院校和医院从事教学和医疗工作。专家们不计名利,充分发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纷纷把自己的临床心得无私奉献,使过去靠“师授家传”的筋伤诊疗技术得以系统地整理、研究、提高,先后出版的专著有郭汉章的《实用正骨学》、郭春园的《平乐郭氏正骨法》、石筱山的《正骨疗法》、王子平等的《却病延年二十势》、朱兴恭的《临床正骨学》、李国衡的《伤骨诊疗》、杜自明的《中医正骨经验概述》,以及《刘寿山正骨经验》《陈氏祖传正骨疗法》《林如高正骨经验》《李墨林按摩疗法》等,可谓成果显著。20世纪70年代始,筋伤学的现代研究逐步深入,由临床观察、总结发展到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临床资料的研究分析和对筋伤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尤其是对手法疗效的机制探讨和外用药物的药理研究等取得了初步成果。全国各地的学术团体、专业学会相继成立,主要有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全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等。这些学术团体和研究会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促进了筋伤学理论、临床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同年,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本科正式开始招生,中医筋伤学是其中一门主干课程。

60多年来,筋伤学在临床研究、治疗技术创新、药物研发、基础研究方面成绩斐然,采用正骨推拿、牵引、中药和练功等方法综合保守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大幅度提高了临床疗效,使很多患者免除了手术之苦;清宫正骨流派历代手法、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平乐正骨的“以筋为先,以衡为用”的治疗理念等历史悠久、特色显明的筋伤治疗经验得到传承和发展,是中医筋伤学的宝贵遗产;小针刀疗法、银质针疗法等治疗技术丰富了筋伤的治疗手段,提高了疗效;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系列基础研究夯实了筋伤保守治疗的理论基础。随着现代检查技术CT、磁共振、关节镜等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筋伤的诊疗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腰椎牵引床、颈椎牵引器等医疗器械的大量研发,以及具有促使骨关节、颈肩腰背痛康复作用的药物颗粒、胶囊、止痛膏等药物的大量研制,使筋伤病的诊疗水平得到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