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绪论

扫一扫,查阅本章数字资源,含PPT、音视频、图片等

一、中医口腔科学发展简史

(一)殷商、春秋战国时期

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殷商时代,我国就有了对口腔疾病的文献记载。从夏商后半期的王都遗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我国早期的文字,其中与疾病关系最密切的字是“疾”字,与口腔关系最密切的字是“齿”字,载有“疾口”“疾齿”“疾舌”“疾言”等多种口腔疾患。“疾口”,多指口腔黏膜方面的疾病;“疾齿”,即牙体、牙龈组织的疾病,这方面的卜辞非常多,证明殷商时期牙病已是常见病了;“疾舌”,即舌部的疾病;口腔和咽喉某些疾病常引起说话困难和言语不清的症状,这就是殷人所说的“疾言”。可见当时人们对几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甲骨文中还有“img”字的记载,表示牙齿上的窟窿是虫蛀所致,“img”即龋字。这不仅是我国口腔医学的重大发现,也是对世界口腔医学的重大贡献,比埃及、希腊、印度等国的记载早1000多年。几十年来考古发掘并加以确证,在原始人的遗骸化石上发现最多的口腔疾病是龋齿、牙周病、齿槽脓肿等。

春秋战国时期,《礼记》中载有“鸡初鸣,咸盥漱”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热不灼齿,寒不冰齿”的预防齿病的观点。可见当时人们已开始注意口腔卫生,并重视口腔疾病的预防。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掘出帛书《五十二病方》。据考证,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籍。书中记述了治疗口腔疾病的“齿脉”及其循行路线,叙述了用榆皮、美桂及其他几种药物充填牙齿的方法,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牙齿充填术。书中亦有关于口腔疾病的其他记载,如“imgimg)食(蚀)齿”“颐痈”等。前者指龋齿,后者为痈肿。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临床医学的该书水平。

《黄帝内经》对口腔疾病的论述极为丰富。在生理方面,该书概括了口、齿、唇、舌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如《灵枢·忧恚无言》谓:“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阐述了唇、口、舌各部位与发音的关系,以及在发音时所起的作用。《灵枢·口问》谓:“口鼻者,气之门户也。”论述了口、齿、唇、舌诸器官与脏腑的生理关系。如《灵枢·五阅五使》谓:“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谓:“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窍为舌……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窍为口……”《灵枢·脉度》又谓:“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黄帝内经》还特别强调了牙齿的生长脱落与肾脏的关系。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根据人类恒牙萌出的一定规律,总结了人类牙齿萌出和衰老的年龄。其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则齿发去。”指出肾脏的盛衰直接关系着牙齿的生长、坚固与脱落。在疾病方面,《黄帝内经》阐述了口疮、口糜、齿痈、龋齿等病的病因病机。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少阳之复,大热将至……火气内发,上为口糜。”《素问·气厥论》谓:“膀胱移热于小肠,隔肠不便,上为口糜。”《素问·缪刺论》云:“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这是针刺治疗龋齿的方法,也是治疗龋齿的最早记录。在疾病预防方面,《黄帝内经》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几千年来始终指导着口腔医学的临床实践。尤为重要的是,《黄帝内经》提出了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口、齿、唇、舌既是局部器官,又是整体的一部分,其生理病理受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经络循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面,《灵枢·经脉》载有“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连目系……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西医学之白塞综合征可以同时在口、眼、生殖器三部位发病的特点,与肝经的走行相似,提示本病在治疗上须从肝论治。所有这些论述,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继《黄帝内经》之后,《难经·四十二难》对口腔的解剖做了进一步阐述。其谓:“口广二寸半,唇至齿长九分,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两,长七寸,广二寸半。”这是最早的对口腔形状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对人体解剖认识的程度。

(二)秦汉、两晋时期

秦汉时期,我国医学已初具规模,医学分为九科,其中就有口齿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详细介绍了淳于意诊籍(现称病历)中我国第一例龋齿病例:“齐中大夫病龋齿,臣意灸其左太阳脉,即为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漱。”该诊籍将患者名、病名、灸法、药名、用法、病程、病因等记录得非常清楚。淳于意首先对疾病做出了正确诊断,分析其致病的原因,指出“卧开口,食而不漱”是致龋因素。其对龋齿的治疗采用了多种手段,最后对病程及预后做了交代。该医案全面完整,是我国口腔医学史上极其珍贵的资料。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有“梅多食,坏人齿”的记载,并载有“雄黄、葶苈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溶,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治龋齿的方法,与欧洲用砷剂治疗龋齿相比,早了1700年。这是我国对世界口腔医学的又一重大贡献。《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中描述了与西医学白塞综合征症状相类似的“狐惑”病症。据文献所载,张仲景还著有《口齿论》一卷,可惜已散佚。

汉代刘安撰《淮南子》谓“孕见兔而子缺唇”,首次记载了“兔缺”,即今之唇裂。可见当时人们已开始观察到唇裂一病。

两晋时代,我国口齿医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载有“清晨叩齿三百下”的口齿保健法,并首次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法。

西晋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卷十二》中有口腔疾病的辨证及针灸取穴,充实和发展了口腔科学的内容。

晋代《槎庵小乘》中载有:“晋魏咏之,生而兔缺……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活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笑语。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况百日耶?仲堪于是处之别室,令医善疗之,遂闭口不语,惟食薄粥,百日而瘥。”这里明确指出唇裂可以手术修补,而且包括术后用流汁饮食,不得与人谈笑等很合理的术后注意事项,也是我国有关唇裂修补术的最早文字记载。

晋代陆云在写给陆机的信中说:“一日行剔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由此可知,我国牙签之名始见于晋代。

(三)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医药学得到迅速发展。医学教育的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医学人员,医家辈出,医学著作大量出现。

在口腔医学方面,医学教育中有了耳目口齿科,学制为四年。在口腔临床方面,这一时期的口腔疾病病因、治疗和预防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对口、齿、唇、舌疾病有专卷论述。全书论及牙痈、风齿、齿间出血、齿漏、口舌疮、紧唇、兔唇、舌肿强等30余种口腔疾病,着重阐明其发病原因及证候,内容十分详尽。如其中所载“失欠颌车蹉候”,即今之颞颌关节脱位,是由“筋脉夹有风邪”所引起,并指明复位时应“推当疾首,恐误啮伤人指也”。从其中“拔牙损候”中可见隋朝已有拔牙术及处理拔牙术后出血过多的方法。该书还注意到小儿的生理特点,将小儿口腔病做了专卷论述。据文献所载,隋代不仅采用了拔牙术,对齿龈坏疽和龋齿也采用了外治法。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将口腔疾病列为七窍病,并收集了治疗口腔疾病的方药一百多首。除药物治疗外,外治、手术等方法也被广泛采用。孙思邈对颞下颌关节脱位用手法复位已有相当的经验。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中说:“一人以手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关,推当疾出其指,恐误啮伤人指也。”他在《千金翼方·卷十一》中又进一步提出用竹管保护术者手指,防止被咬伤的方法。

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载有清洁牙齿、预防牙病的方法。其中载有升麻揩齿方:“升麻半两,白芷、藁本、细辛、沉香各三分,寒水石六分,上六味捣末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以取药揩齿,香而光洁。”唐代《养生方》中又有“朝夕啄齿齿不龋”之说,还有“叩齿九通咽唾三过,常数行之,使齿坚,头不痛”之健齿方法。此外,《备急千金要方》谓:“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温水含揩齿。”由此证明,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口腔的卫生保健在此期备受重视。

据考证,在《唐本草》一书中已有银汞合金充填牙齿的记载,当时称之为“银膏”。其谓:“其法用白锡和银箔及水银合成之,凝硬如银,填补牙齿脱落。”遗憾的是《唐本草》一书已散佚,但可从宋代唐慎微著的《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这两部著作中对“银膏”的叙述以及《唐本草》的推断,我国从唐代已开始应用银汞合金修补齿患。

(四)宋、金、元时期

宋代,医学分为九科,即“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禁科”。其中口齿咽喉科与耳目分开,这标志着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对口腔科病症均有论述,内容也十分丰富。其中《太平圣惠方》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共载方300余首。《圣济总录》是当时内容最丰富、收集病证最多的一部医学专著。其中口齿病占5卷之多,唇、舌病散见于其他各卷中。所载“坚齿散方”,专治牙齿摇落复安(即牙齿再植的方法)。宋代镶牙业已经较普遍,并出现了以镶牙为业者。当时著名诗人陆游的诗中有“染须种齿笑人痴”之句,自注云:“近闻有以种坠齿为业者。”可见当时镶牙术之兴盛。此外,宋代已有多篇讨论牙刷的文章,说明当时对清洁保护牙齿有了充分的认识。

1953年,在赤峰县(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大营子村辽驸马墓的殉葬品中发现了两把骨制牙刷柄,据专家考证,这是两把构造合理的植毛牙刷。由此证明,植毛牙刷是在我国辽代最先发明的,它比国外植毛牙刷的出现早700多年。

金元时期,医学分为十三科,口齿科已独立,医学学术争鸣十分活跃。张子和著的《儒门事亲》谓:“病口疮数年……一涌一泄一汗,十去八九。”其所提出的泻下法,在急性口腔病治疗中被普遍运用。李东垣以“脾胃论”为主导思想,对口腔病的治疗有很大影响。《东垣十书》中还记载有“刷牙牢齿散”,用以清洁和保护牙齿,主张睡前刷牙,这与现代口腔保健理论极为吻合。

(五)明、清、民国时期

明代,由于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医学学术交流,口腔医学也有一定发展。明代著名医家薛己撰写了《口齿类要》一书,专门记载了“茧唇”“口疮”“齿痛”“舌症”等口腔疾病,并对口疮的发病机理做了简明的概括:“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此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口腔专著。

明代窦汉卿在《疮疡全书》中有莲花舌、重舌及茧唇的记载。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载有对200余种口腔病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外治法20余种,其中不少治法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本书对口腔病的预防与保健也做了科学的论述。如“旱莲草同青盐炒焦,揩牙,乌须固齿”和“糯糠,主治齿黄,烧取白灰,旦旦擦之”,提出了使牙齿洁白的措施。此外,该书对多食糖易发生龋病也有所认识。

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列有口病、齿病、唇病等项。该书将颌骨骨髓炎称作“骨槽风”或“穿腮毒”,认为“走马牙疳言患迅速,不可迟故也”。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记载曾治疗过茧唇、牙缝出血、齿病、痰包、鹅口疮、唇风等口腔病。

清代,口齿科在正规分科中近乎消失,口腔疾病的治疗包括在临床各学科中。此期出现的有影响的医学文献中均设有专卷或专篇论述口腔病。其中汪昂著的《医方集解》中载有颊车开不能合、舌胀满口等病的救急良方,说明中医学在此时期对口腔急症已有一定的认识。

清代吴谦等人编著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有口腔病专篇,载有20余种口腔病,至今仍是口腔科学的主要参考书。

清代顾世澄的《疡医大全》中有关口腔病的内容更为丰富,载有口腔疾病近70种。书中还提出修补唇裂要在涂麻药之后,再切开皮肤,并以绣花针穿线缝合,在肌生肉满之后拆线。可见,清代的唇裂修复术已达相当的水平。

清代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论述口齿疾病的专著,大多数口腔病症归属于喉科,有的口腔黏膜病归属于内科或儿科,而化脓性病症和部分牙龈组织病变归属于外科,一些民间医生也承担了一些牙体病的诊治。所以,欲知清代口腔科的情形,只有到喉科、内、外、儿科等书籍中去找寻。

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对中医药采取歧视、消灭政策,排挤压制中医,使中医药事业备受摧残,中医口腔科学也不例外。据调查,此时期全国没有专门从事中医口腔工作的医务人员。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口腔科学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并给予中医药事业极大的关怀,中医口腔科学重获新生。继1956年成立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以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中医学院内设五官科,讲授部分口腔科专业知识。20世纪60年代,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设口腔科,运用中医学理论诊治口腔病;70年代以来,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了中医口腔科学课程,系统讲授中医口腔专业知识;80年代以后,中医口腔临床、基础理论研究和文献整理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中医药在治疗口腔常见病、疑难病,如口疮、鹅口疮、唇炎、口腔颌面部感染、牙周病、扁平苔藓、根尖周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舍格伦综合征、白塞综合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成功研制了增生平、固齿丸、口疮宁、康复新、口腔愈疡冲剂、丹玄口康等口腔疾病专用中成药,并通过有关学术会议和各类中医药杂志进行交流。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重点论述了口腔与心、肝、脾、肾的生理病理关系,分析并阐述了口腔疾病常见的病因,强调了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口腔疾病的重要性。在文献整理方面,对中医古籍中有关口腔方面的论述和现代治疗口腔疾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医口腔专著相继问世,先后出版了《实用中医口腔病学》《中西医结合口腔黏膜病学》《口腔病》《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等,弥补了医学领域内中医口腔科学专著之不足,为中医口腔科学临床、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西医口腔医学发展简史

西医口腔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牙医原始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中,牙医曾经仅仅是治疗牙病的技艺之人,也就是牙匠(即手艺人)。这个时期,牙科疾病及其治疗被隔绝于医学大门之外。尽管有些优秀的内、外科医生时而也替达官贵人看牙病,但在一般情况下,牙科治疗是由理发师和一些非医学人士(牙匠)完成的。

(二)牙医学时期

15世纪后半叶,欧洲文艺复兴,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尤其是到了16世纪,解剖学、微生物学及其他领域的科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为牙科治疗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牙科医学方面最能反映当时成就的要首推法国人福夏尔(Pierre Fauchard,1678—1761)。他是一位具有丰富医学知识的外科医生,专门从事牙科医学。他积累了20多年的牙科治疗经验,于1728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牙科专著《外科牙医学》,内容包括牙体解剖生理及胚胎、口腔病理,以及临床病例。全书列举了103种牙病和口腔病,率先把牙医从外科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并且称这个专业为牙外科。所以在欧洲,人们把他称作“近代牙科医学之父”。

(三)牙医学教育兴起

真正大范围的牙科医学的发展是从牙医学教育的建立开始的。美国Haydan和Harris于1839年在马里兰州创办了第一所牙医学校——巴尔的摩牙医学院。他们从医学院中分离出来时规模很小,第一期毕业生只有2人。其后,英、法、德、日相继成立牙科医学院校。我国于1919年成立了第一所牙医学院——华西协和医科大学牙医学院。

这个时期的牙科医学有许多发明创造:一是对麻醉学做出了重大贡献,牙科医师开始用乙醚麻醉拔牙;二是利用X线诊断牙科疾病;三是开展了对口腔细菌学的研究,找出了多种与龋齿有关的细菌。

(四)牙医学向口腔医学发展

从20世纪中叶开始,由于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牙医学的发展,牙医学的发展便开始超越牙齿本身疾病的范畴。如颞下颌关节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从牙齿扩大到咀嚼器官和口颌系统。又如从龋齿病因的研究引申到唾液和涎腺疾病的诊治,以及牙科医生对口腔黏膜病的诊治……所有这些非常自然地使牙医学向着口腔医学发展,我国将牙医学系正式更名为口腔医学系。半个多世纪来,医学科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口腔医学的进步,其成就可概括为:

1.口腔医学教育得到很大发展 几十年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全国设置口腔医学专业的院系总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所发展到2020年的200余所,其中实施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人才教育的院校逾百所。截至2019年,我国有口腔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3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58个。总的来说,中国口腔医学专业教育起步后,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生机。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在有限时间范围内所培养的专门人才数量尚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据统计,1949年全国口腔医生600余人,至2016年已达16.7万余人。尽管我国已培养了大量高级口腔医学专门人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口腔医师仍然很匮乏。全国流行病调查资料显示,90%以上的人需要口腔专业治疗。因此,口腔医疗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2.龋病患病率有下降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龋病患病率首先开始出现了下降趋势,近年来,我国龋病患病率也有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①逐步建立了口腔医疗保健制度。②进行了口腔卫生教育,国家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活动日,成立了各级牙病防治指导小组,并提出了牙病防治目标。③多种方式使用氟化物防龋,包括氟化水源、牙膏含氟等。④科研方面,发现龋的破坏从釉柱中心开始,掌握了分离和鉴定致龋菌的技术,成功地进行了龋病基因库的构建等。这些是预防龋病取得的重大成就。

3.保存天然牙齿 一个世纪以来,牙髓和根管治疗学不断发展,几乎能够保存患有各种牙髓及根尖炎症的牙齿。超速涡轮牙钻能在数十秒内完成开髓和备洞工作,是划时代的进展。随着牙髓生物学、病理学及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现能针对各个不同阶段的牙髓根尖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包括盖髓、断髓、拔髓、牙髓塑化、根管治疗、根尖切除等,使大量龋坏牙得以保存,并恢复其功能和外观。再加以高铜银汞合金、复合树脂、光敏树脂等材料的进步,使得充填体坚固美观。细菌学和免疫学的研究查明了牙周炎是由一些厌氧菌所引起的,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药物,并用“缓释”法保留在牙龈沟内,使其达到一定的浓度,从而可防治牙周病的发生与发展。此外,促进牙周组织的重建和再生成为牙周病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所以,因牙体、牙周病就要拔牙的时代已经过去。牙组织工程的研究是近年来最为活跃的口腔医学研究领域之一,如何利用人工方法设计和制造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牙齿,是国内外学者所追求的目标和着力研究的热点课题。近年来,人们致力于探索牙齿形态发生的细胞、分子和发育机制,牙髓细胞的再生,并已取得明显成果,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将再生牙齿应用于临床。

4.口腔黏膜病研究 在口腔黏膜病研究方面,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对扁平苔藓的研究发现,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近年来对于口腔扁平苔藓发病相关的基因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白斑应用甲苯胺蓝染色、局部敷贴血卟啉光敏检查和脱落细胞电镜观察三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在探索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上,人们注意到免疫过程对其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表明其发病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状态以及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

5.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肿瘤、颞颌关节病、外伤、牙槽外科、正颌外科等外科学近二三十年发展很快。在基础研究方面,建立了多种口腔癌及涎腺癌的癌株,开展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在临床方面,无痛牙科、微创手术新技术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发展了肿瘤保存器官的手术,且结合使用放疗、化疗、激光等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颌面部的伤残;还开展了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和游离皮瓣的应用,人工种植体在软硬组织修复上的应用,以及基因工程与组织技术的联合应用等。颌面外科还与口腔修复及正畸科密切合作,通过手术方法恢复和改善了img关系。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技术被称为“内源性组织工程”。它的出现和应用为常规临床技术所难以矫治的诸多复杂牙颌面畸形的矫正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6.修复学 近半个多世纪来,口腔修复学的发展主要是以生物力学和咀嚼生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以此理论对义齿进行合理的设计。再有就是材料学的发展,选择性能良好的金属和高分子塑料,像目前使用的钴铬合金、钛合金支架及卡环、丙烯酸树脂牙托,以及光固化树脂修复前牙能使色泽逼真,而全瓷材料是目前能够最大限度再现自然牙形态、颜色和光泽的人工材料,它的应用备受青睐。现在修复体的种类很多,几乎能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包括嵌体、固定义齿、全口义齿以及种植义齿等。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口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系统(CAD/CAM)不断得到发展,通过“数据印模”,可以在万里之外为患者制作精确的义齿。以种植为代表的先进修复技术,是工程高科技与口腔生命过程深度融合而发展起来的先进技术的一个典范,在人体组织中引入外部人工器官并获得成功应用,该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口腔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修复学的发展使义齿能够“巧夺天工”。此外,对于口腔颌面部严重组织缺损畸形的患者,采用膺复体修复,结合种植、显微外科等技术,在颌面部外形重建和恢复患者的咀嚼、吞咽、发音功能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7.正畸学 正畸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它不仅可纠正许多患者的错img畸形,并且对颞下颌关节疾病、牙周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前期,矫正牙齿主要采用方丝弓和Begg细丝技术,这种矫治器有很高的效能,能使牙齿进行整体移动,并能克服矫治器支抗欠佳的缺点。另外,我国还发展了为特殊人群服务的舌侧矫治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的隐形矫治技术。我国口腔正畸学科的奠基人毛燮均教授还根据症状、机制、矫治原则提出了毛燮均错img畸形分类法。正畸学不仅是大量错img儿童所迫切需要的学科,它又与有关学科合作,发展了外科正畸学。目前,随着自锁矫治器、数字化矫治的发展,更能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

8.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我国预防保健工作在迅速发展,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预防牙医学科研与培训合作中心在北京成立,对预防龋病、牙周疾病以及口腔保健项目的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1988年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同)批准成立了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和顾问组。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成立了牙病防治指导组。1989年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等9个部委联合发文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我国口腔健康走上了有目标、有组织、有监测和评价的轨道。2007年卫生部决定成立口腔卫生处,正式将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纳入卫生部的工作范畴,标示着我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3年我国首次将口腔检测纳入全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将口腔健康指标纳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

三、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发展概况

(一)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的开端

1956年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建立了中医药院校。1958年党中央号召西医脱产学习中医,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新纪元。与此同时,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开始讲授部分口腔医学专业知识。20世纪60年代,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和西医医院均设有中西医结合口腔门诊,运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治疗口腔黏膜病、牙周病等临床常见病。20世纪70年代,全国又掀起了西医学习中医的热潮,口腔医学的中西医结合也有了新的发展。1987年6月,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一届中西医结合学组在北京成立,并召开了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1990年10月,在陕西西安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两次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91篇。1996年10月,第三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在福建厦门召开,收到学术论文100余篇;2004年5月,第四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在浙江温州召开,收到学术论文100余篇;2008年10月,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一届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第一次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2010年10月,第一届第三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2012年10月,第二届第四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2015年10月,第三届第五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2016年10月,第三届第六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在重庆召开;2017年10月,第三届第七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在天津召开;2018年9月,第四届第八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2019年10月,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在山东青岛召开;2020年11月,第四届第十次全国口腔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通过学术交流,加快了学科发展。

(二)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的现状

综合几十年来的情况,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有了较大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学术除了涉及临床,还向基础理论纵深发展。

1.病因病机的研究 在口腔疾病的病因病机研究方面,已经有人将中医学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基本病因以及“气虚、血瘀、痰结、水滞”等病机与病毒、微循环、血管生成、免疫状态等西医学病因病机联合研究,相互印证,发现共识,融会贯通。例如面瘫,中医学的病因病机为“风邪袭络”“寒邪侵络”“风湿痹络”“风痰阻络”,研究发现病毒与“风邪”“风热”有关,血管改变与“风寒”有关,水肿与“风湿”有关。而诸因素对“络”的影响则通过“痰结”“血瘀”“水滞”等病机最终作用于面神经,导致面瘫。又如,颞下颌关节紊乱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主要为风、寒、湿、热之邪侵入人体。有研究认为,颞下颌关节区微循环障碍、代谢物积聚是产生疼痛的主要机制,与中医学“气血瘀滞”“不通则痛”的理论相符合。再如,牙周炎之牙槽骨吸收,中医学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亏则骨疏松,故引起牙松动。西医学相关研究证明,牙周炎大鼠的性激素水平有明显下降。

2.诊断分型和疗效评价的研究 中医学注重以症状为基础的辨证分型,西医学重视以病理、生化指标为依据的临床分型。目前口腔中西医结合研究发表的论著中鲜有将两者结合的阐述。在有关腮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报道中,有西医而无中医的诊断标准;而在灼口综合征等以症状为主的疾病,则有中医但无西医的诊断标准。然而有少数报道,已同时采用中医、西医诊断和疗效评价双重标准。例如有人对干燥综合征以2002年舍格伦综合征(SS)国际分类标准与“胃阴虚(口舌干燥)”“肺阴虚(鼻部干燥)”“肝阴虚(眼部干燥)”“肾阴虚(咽喉干燥)”等中医辨证标准结合作为诊断分型和疗效评价依据;有人对口腔癌采用WHO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和中医证候分级标准相结合,并将两者用“积分值”方式归总的方法,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中医疗法进行评价。

3.药物治疗的研究 大部分研究都将西医的经典治疗方案设立为对照组,以中药或中药加西药方案为控制组。研究采用的中药包括经验复方、中成药、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等不同层级。例如治疗白斑、扁平苔藓等口腔癌前病变的增生平、复方绞股蓝、口腔愈疡冲剂、复方冬菊、白芍总苷等中成药以及去斑汤等中医药经验方的研究;治疗口腔癌术后的益气养阴解毒方、参阳方、贞芪扶正冲剂的研究;对牙周病的石辛含片、益肾清火方的研究;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龙雷胶囊;治疗面瘫的古方牵正散加减;治疗腮腺疾病的古方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凉膈散、丹栀逍遥散、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丹玄口康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的疗效均优于或等同于单纯西药方案。在这些研究中,有些研究采用了现代技术对有效中药和中药成分进行了药效学和药理学研究,阐明了中药机制,改进和提炼了经验方剂,开发了有效药物,有一定深度。还有报道用中药荜茇、高良姜、白芷、细辛、五倍子、骨碎补、胡椒、煅龙骨、海螵蛸等治疗牙齿敏感症。

4.非药物治疗的研究 口腔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非药物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面瘫、关节病等疾病的针灸和各种穴位疗法。例如治疗面瘫,取风池、翳风、颊车、地仓、合谷、太冲、承浆、牵正等穴位,采用透穴电针、激光穴位照射、艾灸温针、离子导入、药物穴位注射、穴位磁贴等方法,配合以牵正散等中药药物,其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纯用地塞米松注射加B族维生素。又如颞下颌关节疾病,除采用上述穴位外,对于久病患者还增加肾俞、绝骨、手三里等穴位用补法留针,配合以推拿手法,有较好疗效。美国和瑞典有机构研究发现,针灸对口干症的作用机制与针灸刺激神经元释放脉管活性内肽、改善腺体功能和血液供应有关。

5.预防和护理的研究 预防口腔疾病的研究以发现抗口腔微生物的中草药为热点,包括对口腔条件致病菌——假丝酵母菌、致龋变异链球菌、牙周菌斑、根管内细菌等。例如研究发现,大蒜素对感染根管的厌氧菌有显著的杀灭作用;以升麻、地骨皮、青盐、梅片、月桂硫酸酯盐等为原料的“复方中草药牙粉”对正畸患者牙周组织的菌斑形成有抑制作用;多种中草药牙膏对变异链球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白芍总苷、盐酸小檗碱有抗假丝酵母菌作用,可以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后的真菌感染防护;用黄连、黄柏、黄芪、白芷、白及组成的“三黄二白汤”护理白血病、鼻咽癌等疾病放疗后的口腔黏膜反应,有预防继发感染的作用;以苦参、白芷、苍术、栀子为原料的复方苦参含漱液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细菌感染有良好的护理作用。近年来,有用水杨梅、刺五加、紫花地丁、赤芍、红花、苦丁茶、金银花、绿茶的防龋报道。这些药物可改善口腔内环境,抑制细胞外多糖的产生,改变 pH值、乳酸杆菌、变异链球菌对牙齿的不良作用,减少菌斑形成从而达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6.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研究 在口腔医学领域里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除了为阐述一病一药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外,有关口腔疾病的病-证关系、证实质、复方药理、符合中医证型的口腔病动物模型等方面还较薄弱。可喜的是,有学者已开始涉及这一领域。在口腔组织工程研究方面,有人已经想到采用一些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索,并且有所发现。例如,为探讨人口腔黏膜组织工程血管化问题,有人采用活血化瘀中药灯盏花的有效成分干预人口腔黏膜的组织工程构建,结果发现:灯盏花素能促进口腔黏膜的血管化,有利于口腔黏膜的成活。还有人将黄芪多糖与壳聚糖/聚乳酸一起组成支架,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修复犬牙周骨缺损,取得了良好效果。有人根据中医药“强肾补骨”理论,用淫羊藿苷、黄芪苷1加入BMSCs培养液,发现能促进BMSCs的增殖和促进BMSCs合成碱性磷酸酶(ALP),从而增进成骨能力。

总之,口腔中西医结合事业方兴未艾,临床实践证明它不仅丰富了口腔医学的内容,而且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科学价值,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