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中医外科学》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宏观指导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启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将本教材列为中医学专业核心示范教材。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遵循突出中医思维和科学思维培养、助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接轨等编写基本原则,本教材编委会经过充分讨论,确定了本教材编写原则、要求和编写内容,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了本教材。本教材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教学使用。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后期教学中重要的临床专业课,在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方式和实践技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医外科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诸多验之有效的内、外治法,其特点是强调用人体内外统一的理论去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及局部辨证,用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疾病。
针对学生特点,本教材在编写中既体现中医外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又紧密结合临床,体现实用性,重视启发式教学,突出对学生临床思辨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注意处理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为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材中还融入了课程思政内容。
本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5章,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中医外科疾病的辨证;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各论9章,分疮疡、乳房疾病、瘿、瘤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肛肠疾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疾病、周围血管及淋巴管疾病、其他外科疾病,均按病设节。每节主要包括疾病的概述、病因病机(必要的西医病因病理)、辨病、治疗、预防与调护等。教材尽量处理好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客观反映中医外科学的学术成就,共95种疾病(另附病8种),其中本次新增疾病有2种,包含表格8张、示意图22幅,附疾病典型表现彩图85张。本教材是对前版教材的修订,主要针对前版教材评价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完善和修正。
本教材由全国30所高等医药院校的中医外科学教授参加编写,分工如下:第一至三章由陈红风、石志强、王丽新编写;第四章由梁沛华、杨成编写;第五章由刘佃温、贾颖编写;第六章由成秀梅、王万春、王思农、王刚编写;第七章由姚昶、吴雪卿编写;第八章由夏仲元编写;第九章由裴晓华、周泠编写;第十章由陈明岭、杨素清、曹毅、杨凡、王用峰、孙颖编写;第十一章由刘佃温、柳越冬、石荣、杨德群、曹晖编写;第十二章由梁沛华、李焱风编写;第十三章由成秀梅、徐旭英、刘明编写;第十四章由裴晓华、李杰辉、王万春、张琦编写。
本教材同时附有融合出版数字化资源,是在“十三五”本教材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对部分资源进行优化,配套提供纸质教材电子版、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PPT、教学视频、复习思考题、图片等教学资源,供学生在网上学习使用,也可供中医外科医务人员学习参考。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全国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和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大力支持,更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领导与编辑的指导和与帮助,禇美玲、程一凡、金岚和代秋颖医师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教材中难免还有不妥或疏漏之处,诚望各院校师生和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再版时进一步修订完善。
《中医外科学》编委会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