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籍选读(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腧穴理论

据现存文献记载,虽然针灸的历史远较《黄帝内经》早,但腧穴理论的建立,应该说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中。腧穴理论作为针灸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较多的论述。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腧穴的含义

在《黄帝内经》中,有“节”“气府”“气穴”“溪”“谷”“脉气所发”“骨空”等名称。尽管名称不同,但它们所表达的含义却大同小异。据现存文献记载,腧穴的含义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除此以外,腧穴还是人体防御与感受疾病的部位,也是针刺治疗的部位。如《素问·五脏生成》说:“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后世关于腧穴的含义,实际上本自《黄帝内经》。

(二)腧穴的数目

《黄帝内经》中的腧穴数目,现在一般认为有160个左右,其中单穴35个,双穴125个。若将只称部位者也算在内,《黄帝内经》中的腧穴要多于160个。虽然《黄帝内经》中的腧穴数目因统计标准不同有多有少,但是《黄帝内经》的不同篇章中却均明确提出腧穴有365个,如《素问·气穴论》说:“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三百六十五穴”这一说法,在《黄帝内经》的不同篇章中所指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三百六十五也只是一个约数。对此古人早有认识,如《太素·气府》杨上善注曰:“此言三百六十五穴者,举大数为言,过与不及,不为非也。”《黄帝内经》中腧穴有“三百六十五”这一说法,实际上是古人在天人相参思想指导下,利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人身上的腧穴与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对应,大可不必拘泥。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

如前所述,《黄帝内经》中许多腧穴有明确的名称和具体定位,所说的160穴多是指此类。《黄帝内经》中的腧穴定位方法主要有四种:

1.骨度分寸法 如《素问·血气形志》中关于五脏俞的取穴方法,是典型的骨度取穴法。文中曰:“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

2.自然标志法 即利用人体体表标志来确定腧穴定位。这种取穴方法在《黄帝内经》中使用较多,如《灵枢·寒热病》说:“颈侧之动脉,人迎。足阳明,在婴筋之前。”

3.“以痛为输”法 即以痛点作为针刺治疗的腧穴。《灵枢·经筋》明确提出的“以痛为输”就是这种取穴法的典型代表。

4.骨度分寸法与“以痛为输”法结合 如《灵枢·背腧》在说明五脏背腧穴“皆夹脊相去三寸所”后,又明确指出:“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

《黄帝内经》中,古人针对腧穴所在的部位不同,对取穴体位也有不同要求,如《灵枢·本输》说:“刺上关者,呿不能欠(疑为‘欱’之误,下同);刺下关者,欠不能呿。”这些要求对于能否取准腧穴是非常重要的。

(四)腧穴的分类

《黄帝内经》中腧穴的分类,主要依据两方面:一是腧穴的功能。如《黄帝内经》中所提到的水俞五十七穴、热俞五十九穴及今天称之为特定穴的原穴、五输穴等。二是腧穴的分布特点。《黄帝内经》中这种形式的腧穴分类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经脉的纵向进行归类,如《素问·气府论》中所述的“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就是以经脉的纵向进行归类;二是以经脉的横向进行归类,如《灵枢·寒热病》中记载的“天牖五部”腧穴,这类腧穴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聚集于某一部位。

(五)腧穴的主治

腧穴主治作为腧穴内容的一部分,在《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之巨虚上廉……其寒热者,取阳陵泉。”这一段主要是论述六腑下合穴主治的病症,这些病症多与六腑功能失常有关。《素问·水热穴论》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这一段则说明不同部位的腧穴主治不同部位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