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影院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缘起:“光明影院”燃起希望之光

一、铺一条“文化盲道”

坐落于北京东五环外的中国传媒大学,南门前是那条连接着天安门广场和城市副中心的京通快速路。这条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人行道上铺设有完备的盲道,让视障人士也能走出家门,与我们一起漫步在这条贯通北京东西的大道上。

生活中便于视障人士行走的盲道,让“光明影院”项目的发起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肖泓院长为一件一直心心念念的事情找到了解决方案:“文化盲道,对,我们要打造一条直抵心灵的文化盲道!”

肖泓院长在高等教育一线工作了40多年,1982年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新闻传播教育工作。“教育报国”是她的初心,引导青年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和社会,是她的愿景。

2017年年底,肖泓院长的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们要发挥传媒专业优势,为视障朋友做点事!

中国有1700余万视障人士,相当于每80个人中就有一位,超过了荷兰一个国家的人口总数。在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中,随处可见黄色条纹的凸起地砖,对视障朋友们来说,这一条条盲道就是他们走入社会的通道。

中国的盲道建设始于1991年的北京。第一条盲道建成后,海淀区橡胶五金厂的视障职工穿着白色衬衫、深色裤子,排着纵队,低着头用手中的盲杖不断敲击着地面,缓慢向前走去,这一幕,成为我国开启盲道建设的时代记忆。

从此,人行道有多长,盲道就有多长,这是中国许下的诺言,也是中国人一直在努力谱写的公益交响。

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中,肖泓院长和她的同事们、学生们尝试发挥视听传播专业所长,为视障人士修筑一条直抵心灵的“文化盲道”。

在“文化盲道”上,一颗公益的星星开始闪闪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