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有多长?
测量河流长度听起来似乎不是难事,但实际上要复杂得多。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世界各地河流长度的测量和估算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因素包括季节、制图者的能力、所使用设备的质量以及测量内容的决策。从理论上讲,这项工作应该不复杂:确定河源与河口的位置,然后准确测量两者之间的河流长度。河口的位置通常很明确。一般来说,河流中心线与河流出口两侧连线的交叉点,就是河口的准确位置。
而河源准确位置的确定,常常要复杂得多。几个世纪以来,在偏远和人迹罕至的地区寻找特定河流的源头激发了探险家们的兴趣并激励着他们,时至今日仍然如此。
关于许多河流的真正河源,一直存在分歧,这也成了探险史一直都有的一个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找河流的“正”源注定是一项带有推测性的任务,因为大多数河流通常有许多支流,因此也就存在许多河源。对于大多数权威机构来说,距离河口最远的河源才是“正”源,这样可获得河流的最大长度。但是,毫不意外的是,在最远河源这一问题上也出现了分歧。
另一个使问题复杂化的因素是,要不要将那些具有不同河名的支流包括在内?在实践中,是否包含支流的系列决策可能是寻找河源任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决策也是导致特定河流长度测量结果不一致的一个主要原因。以湄公河为例。所有人都承认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但河源的确切位置还存在争议。可能的源头包括果宗木查山、拉赛贡玛山、扎那日根山、查加日玛山和吉富山上的冰川。可能的其他河源还包括鲁布萨山口、伦格磨山口和扎西气娃湖。考虑到认定的河源的数量,对于湄公河被冠以世界第九长和第十二长河流的不同名头,而在世界其他大河河源确定过程中并未出现类似的混乱,也许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大量文献记载表明,湄公河的长度在4 180~4 909千米之间。如果我们认可这条河流的正源在吉富山(当然很多人并不认同这一观点),那么沿着4 909千米的长度,这条河流有六个名字。在吉富山的两侧,融化的冰雪形成一条溪流,名为谷涌——高地扑溪(只有夏天有水)。20多千米后,这条河变成了郭涌曲河,之后,郭涌曲河变成扎阿曲河。扎阿曲河与扎那曲河交汇后形成扎曲河,扎曲河之后变成澜沧江,直到自中缅边界出境后改称湄公河,然后一直延伸到越南南部的三角洲。湄公河在三角洲分成几条支流,最终注入南海。
有人认为,这就是整条湄公河,长度为4 909千米。另外一些人认可4 909千米这一长度,但是他们认为,严格地讲,这条河的名称应该是湄公——澜沧——扎曲——扎阿曲——郭涌曲——谷涌——高地扑。还有一些人,他们更愿意只讨论被称为湄公河的河段,这种情况下,湄公河的长度实际上才2 711千米。另外一个阵营的观点差异更大,他们根本就不承认这条河的正源在吉富山。
如果你感到有些茫然,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还有更加让人困惑的,有些河流没有河口。南部非洲的奥卡万戈河在流入内陆的奥卡万戈三角洲沿途逐渐变小,三角洲的规模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因此,河流的确切终点也随季节而变化。有些河流不止一条河道。在“辫状”(见下文)河段中,应测量哪条河道的长度?施测时间也很重要。吉富山中的谷涌——高地扑溪只有在夏日融化季节才有水。并非终年有水的河道,应该计算在内吗?另一个有关测量时间的难题出现在季节性泛滥的河流上。例如,亚马孙流域的大片地区雨季时会发生洪水,旱季时仅沿弯道流动的水流此时会直接“漫地”流动。弯道的长度要不要计算在内?经较长一段时间后,河流会产生新的土地,例如,通过将泥沙沉积在三角洲处,使其长度增加。
河流长度测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测量的比例尺。从根本上说,河流的长度随着地图比例尺的变化而变化,因为比例尺不同,细部概化程度也不同。河道沿线的地形非常复杂,细部地形常常相互嵌套。这种几何复杂性被称为“分形”,它是许多自然事物固有的一种特性,而这种复杂性有时会走向荒谬。但是,对更多细节的渴求在何种情况下会跨越界限而进入荒谬的领域呢?
利用卫星测绘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确定河源的准确位置,将不断提高我们研究水系整体的能力。但是,关于研究规模以及包括和排除哪些支流的主观决策意味着,实际上我们依然不能准确确定哪条河流拥有“世界最长”的称号。几个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和标准的改变,人们始终无法确定亚马孙河和尼罗河哪一条为世界最长河流。1858年,苏格兰探险家约翰·汉宁·斯佩克宣称发现维多利亚湖是尼罗河的源头,认为自己揭开了19世纪世界地理学的一个重大谜团。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多数权威机构都认可尼罗河是世界最长河流,他们将从南部流入维多利亚湖的尼罗河最长支流包括了进去。然而,1990年代以来,人们在秘鲁南部山区进行了一系列的亚马孙河河源考察,之后,一些可信的主张表明,亚马孙河更长。这些主张认定亚马孙河的长度为约6 850千米,比尼罗河至少长150千米,但是争议不太可能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