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者生存:与人为善的进化力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旧识与新知

尽管这本书主要围绕“自我驯化理论”这一新的观点展开讨论,但总体来看还是在达尔文演化学说的框架之内。大众对我们人类是如何演化发展的这一终极问题都很感兴趣,学术界也是一样。但无论是对于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生物学”还是这本书所论述的“友者生存”,我都倾向于把它们看作对达尔文经典理论的拓展。

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和适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动物或植物中能够适应环境的物种或个体可以被保留下来,而那些体质弱、结构特征不适应环境的物种或个体就会因食物不足或竞争不过对手而逐渐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最适应环境的物种或个体可以生存下来,也就是适者生存。而社会生物学中所谓的“自私的基因”和“亲缘选择”,将自然选择的单位扩展到更小的基因和更大的群体;生物进化过程的主角从个体适应、个体选择扩展为族内适宜性和亲缘选择。

这本书中提到的“自我驯化理论”系统说明了“友善性”[1]在演化中的作用,我的理解是从达尔文主张的身体特质、社会生物学家们所谓的生物学基础(基因)拓展到了心理行为特质。由于友善性这一心理特质应属内表型,既不像身体外貌那样明显,也不似生物学基础那般客观,所以需要采用精巧的实验设计和测量手段,并严密地论证和说明,研究起来会更具有挑战性。书中介绍的很多研究和研究主题也是我们实验室所关注的,比如“心理理论”“自我控制”“共情”等,有一些研究工作是我们合作完成的。尽管本书有很多熟悉的知识和成果,但作者的分析和论证逻辑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特别是书中对实际问题的应用分析,展现了作者在致谢中提到的从2016年初次成书后,又花费两年时间对书稿进行大改所付出的努力——不仅提出理论,还要借此“一起来思考面对的棘手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