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前端防杂 降低复杂度,提高供应链的规模效益
复杂度是你的敌人。任何傻瓜都可以把事情弄得很复杂,要做简单不容易。
——理查德·布兰森,维珍航空创始人
前端防杂:控制产品的复杂度,降低复杂度决定的成本
让我们继续苹果的故事。
1997年,苹果巨亏近10亿美元,处于破产边缘。用戴尔电脑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的话就是,到了“把门关了,把(剩下的)钱还给股东”的地步。[1]当然,我们知道,苹果没有关门,也没有把剩下的钱还给股东。倒是16年后,戴尔完成了私有化,虽说没关门,却可以说是把剩下的钱还给了股东。这应了香港武打片中的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或许有人会问,当年的苹果是如何脱离困境的呢?这跟乔布斯在产品和供应链管理上的一系列举措有关。供应链方面在前文已经讲过,这里谈产品的复杂度控制。
那一年,乔布斯返回苹果,发现苹果从产品到运营都充斥着高复杂度。在当时的计算机市场,主流应用是基于Windows的PC机,由戴尔、康柏、惠普等主宰。苹果的Mac系统只是个小众应用,在全球仅有3.3%的市场份额,[2]但仅台式机的型号就有12种。除了电脑,苹果还生产一长串的产品,比如打印机、照相机、掌中宝和其他外围设备,而这些产品中,真正赚钱的屈指可数。产品、型号那么多,注定没有规模效益,成本做不下来,亏本也就不难理解了。
1997年,苹果处于“把门关了,把钱还给股东”的边缘
用乔布斯自己的话说,苹果当时在“18个方向发力”,产品多得客户都搞不清。即使回归几个月了,乔布斯自己也还是弄不清。不过乔布斯非常清楚,苹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做好所有的产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3]四面出击,注定只能做出平庸的产品。于是他砍掉了70%的产品,精简了3000多名员工,确保苹果集中精力,聚焦为数不多的优秀产品,而不是众多的二流产品。
在精简产品线之外,乔布斯还着手简化产品型号。比如对苹果的主流产品电脑,乔布斯画了一个四象限图,横轴是消费能力,纵轴是移动性,要求每个象限只能填充一个电脑(见图1-1)。就便携机来说,高端用户对应的是又小又轻的MacBook Air,大众消费者用更加厚重一点MacBook Pro。台式机今天虽然还在生产,却已经简化到只有一种机型了。
图1-1 苹果产品开发的四象限图(以电脑为例)
多年来,苹果的产品都能看到四象限的影子。比如手机有iPhone(标配)、iPhone Mini(标配,小屏幕)、iPhone Pro(高配)、iPhone Pro Max(高配,大屏幕);笔记本则延续了MacBook Pro(大众型)和MacBook Air(轻巧型)之分,前者在屏幕尺寸上又有13英寸和16英寸之分。
这后面就是乔布斯的精品战略:不是不同,而是更好。“不同”是开发更多的产品,以求与竞争对手不一样。但这没用,如果我们的产品不是“更好”的话,还是没法获得差异化优势,反而容易陷入复杂度的泥淖。“不同”是以多取胜,“更好”是精品战略:很少的好产品,要比很多的平庸产品好。
自此,简单的产品线成为苹果简约风格的一部分,也是其精品战略的核心,为供应链的规模效益奠定了基础。而我们众多的本土企业产品线泛滥,复杂度大增,注定成本高昂,竞争力不足,就如下面案例中的汉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