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肺动脉导管置管术
一、概述
肺动脉导管也称为Swan-Ganz导管,用于临床多年。它可以床边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以辅助诊断和治疗。肺动脉漂浮导管(PAC)能直接测量右心房压、右心室舒张压、肺动脉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心排血量。尽管近年对是否常规使用PAC存在争议,但PAC在重症患者的救治中仍不失为有力的监测手段。
二、适应证
(1)急性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
(2)休克,须评价血管内容量状况时。
(3)心源性肺水肿。
(4)呼吸衰竭,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如心脏病与肺梗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水肿)。
(5)外科手术患者。高危患者、高死亡率的外科手术、预见有大量液体出入者。
三、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1)不能控制的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
(2)右心室附壁血栓。
(3)心脏停搏。
(4)呼吸停止。
(5)对橡胶过敏。
2.相对禁忌证
(1)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5%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肺动脉高压。
(3)严重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50×109/L。
(4)已知或怀疑有心房(右心房)或上腔静脉血栓者。
(5)右心系统有梗阻或占位病变者,如右心房、右心室肿瘤,三尖瓣、肺动脉瓣换瓣术后,肺动脉狭窄,右侧心内膜炎,心内膜起搏导管置入等。
四、操作要点
(一)术前准备
(1)取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2)对清醒且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术前给予适量镇静药。
(3)手术应由两人合作完成,台下配合护士应熟悉肺动脉导管置管术的整个过程,并准备好可能需要的器械、药物,以随时满足术者的各种需求。
(4)准备好0℃生理盐水500~1000mL,可用于测量心排血量。
(5)患者行心电监测,准备好心肺复苏的有关设备、药物。
(二)操作程序
肺动脉导管(Swan-Ganz导管)置管术的操作可分为静脉鞘管的放置、监测仪器的准备、导管的插入及导管的连接与固定几个步骤。
1.静脉鞘管的放置
(1)推荐选择的路径:多选用右颈内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由于Swan-Ganz导管以自然盘绕的形式保存在固定的包装盒内,其导管在常温下有一定的自然弯曲弹性,从解剖学的观点理解,左侧的锁骨下静脉为最佳插管途径,其次为右侧的颈内静脉。其他血管途径均可用于该导管置管术,但其所需操作时间较长,成功率也有所降低。
(2)右颈内静脉途径为最直接的方法,气胸的风险相对小,但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较锁骨下途径高,并有误穿颈动脉的风险。锁骨下静脉途径误穿动脉的风险较颈内静脉途径明显要低,感染的风险也较低,但气胸的风险明显增加。
(3)应选比Swan-Ganz导管大一号的导管鞘。
(4)导管鞘的置入采用标准的Seldinger法放置。
2.监测仪器的准备
监测仪器的准备包括开机后的自检、有关插件的安装、显示器信号的调整、导线与测压管的连接、压力传感器的校准等。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必须与患者的右心房处于同一水平(第4肋间腋中线处),体位变化时应随时调整。
3.导管的插入
(1)检查与冲洗Swan-Ganz导管是术前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整个导管必须完整,无断裂或折痕,其中各种液体管道应畅通无阻。以1.5mL气体充盈导管尖端的气囊,气囊应符合以下3点要求:充气时气囊居中;无漏气现象;打开气囊开关时空气可自行排空。
(2)将Swan-Ganz导管远端腔接口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好,将导管内空气排净;一旦导管进入体内即可开始压力监测。导管进入鞘管前,将保护性袖套与静脉鞘管连接好。
(3)插入导管时应使导管的弯曲方向正好指向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所在方位,以便导管能顺利插入。
(4)导管插入10~20cm时即进入胸腔,此时可让患者咳嗽,如见到压力明显变化即可证实导管进入胸腔。继续推送导管依次到达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和肺小动脉处时,压力监测可以依次显示相应的压力曲线。
(5)导管进入20~30cm,压力波形为上腔静脉压或右心房压时,充盈气囊(充气约1.5mL),继续缓慢推送导管,压力监测将分别出现右心房压力或右心室压力。如导管顺利到达右心室,不要旋转导管,继续推送,多数情况下导管可到达肺动脉,压力监测显示为典型的肺动脉压力曲线。导管进入肺动脉时应注意导管长度,此后在回撤导管时应以此为限,尽量不要使导管退回到右心室,以免重新插入时遇到困难。
(6)导管进入肺动脉后继续推送导管。一般导管进入肺动脉后再推送10~15cm导管可进入肺小动脉。
(7)导管到达肺小动脉后将气囊充气,如显示肺毛细血管楔压(PAOP)图形,说明气囊将肺小动脉完全堵塞,气囊排空后压力监测仪可重现肺动脉压图形。以上步骤应重复2~3次加以核实。如气囊充气后压力图形不能显示PAOP图形,说明导管还应继续插入。如每次注入1.0~1.5mL空气后均能显示典型的PAOP图形,则说明气囊位置合适;如气囊充气不到1.0mL时就出现PAOP图形,则说明导管过深,此时应缓慢回撤导管并反复测试,直至达到上述要求为止。
4.导管的连接与固定
(1)导管位置合适后,将与静脉鞘相连接的袖套导管保护装置置于锁定位置(I)(O位置为非锁定位置)。
(2)行肺动脉持续监测。注意经常查看压力及曲线,如曲线变为PAOP,则应重新变换导管位置。
(3)行心排血量测定时,将心排血量接口与监护仪相连。从中心静脉压(CVP)腔接口注入热稀释指示剂(冰盐水)。
(4)定期肝素盐水冲管,以防管腔内血液凝固造成堵塞。
五、并发症
(一)中心静脉入路相关并发症
(1)位置错误(如右颈内静脉入路时鞘管进入右锁骨下静脉)。
(2)误穿毗邻动脉。
(3)出血。
(4)空气栓塞。
(5)气胸或血胸。
(二)肺动脉导管置入相关并发症
心律失常:可能常见、不严重并具有自限性(如室性或房性心动过速),或相对少见但非常严重,需要紧急干预(如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肺动脉导管置管术中可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其发生率约为5%,对已有LBBB者有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
(三)肺动脉导管留置及使用相关并发症
(1)血栓形成。
(2)肺栓塞。
(3)血栓性静脉炎。
(4)肺梗死。
(5)肺动脉破裂。发生率为0.03%~0.2%,死亡率为41%~71%。
(6)感染。
(7)气囊破裂、导管打结、心肌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