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先导范旭东如是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谭小平


范旭东先生实在是一位我们不能忘却的人。强调“不能忘却”这一点,恰恰说明他已不再是人人谈论的“时髦人物”,或者说有被大众“忘却”的可能。作为范旭东的家乡人,我们觉得有必要、也有责任就此做一点文章,来纪念这位从长沙走出去的,曾经名扬四海的“工业先导”。

范旭东先生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他担得起这个名头。毛泽东同志曾对黄炎培说,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四个人是我们万万不可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纺织业的张謇,搞交通运输业的卢作孚,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1]这四个人当中,范旭东的事业是最具开创性的,因为在他之前,化学工业在中国是完全没有基础和传统的,他的创新,是真正的“从0到1”的创新,实属不易。

让我们回看一下范旭东先生的人生轨迹。他1883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县,原名源让,字明俊,后在日本留学期间“自作主张”改名为“锐”,字“旭东”,意为进取。大约六七岁那年,长沙周边地区大旱,他父亲过世,只能随母亲和哥哥投奔长沙城里的慈善机构——保节堂。那个时期的长沙人文荟萃,岳麓、城南、求忠三大书院赫赫有名,1898年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创立“南学会”,批准兴办“时务学堂”,聘请熊希龄为时务学堂督学,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范旭东的哥哥范源濂拜梁启超为师,范旭东本人虽然并没有正式拜入梁启超门下,但是他也跟着哥哥“蹭”了不少课,接受了大量新知识。那一年爆发了“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范源濂作为梁启超的弟子,跟随老师流亡日本。留在长沙的范母和范旭东不断遭到清廷的恐吓和骚扰,过得十分艰难。1900年,范源濂回到长沙,为了弟弟的安全,便把范旭东带去了日本。

在日本,范旭东先是在普通中学读书,后来相继考入冈山第六高等学堂、京都帝国大学,专攻化学。1910年,经哥哥介绍,范旭东认识了同样来自长沙的留学生许馥女士,两人一见如故,很快结为夫妻并相伴一生。1912年,得知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范旭东夫妻二人毅然回国。在哥哥的帮助下,范旭东有机会到欧洲各国考察盐务。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范旭东重点考察了欧洲的盐业和制碱业,并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机会。回国之后,范旭东立志在中国办实业,先后创办了中国第一座精盐厂、亚洲第一座纯碱厂、远东第一化工厂等,生产了中国人的第一批化肥,打造了“永久黄”团体(永利制碱公司、久大精盐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都十分看重他。可惜因为突发疾病,救治不当,1945年10月4日,范旭东在重庆的家中去世。听闻此事,正在进行谈判的毛泽东和蒋介石一致决定暂停谈判,并参与其吊唁活动。1945年10月21日追悼会时,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亲赴追悼会现场吊唁。中共领袖毛泽东题写的挽联是“工业先导 功在中华”。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题写的挽联是:“力行至用”。

范旭东先生的去世,同时惊动了当时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这很不寻常,说明他身上一定有一种精神在吸引人,而这种精神具有超越党派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对企业家精神有个精辟概括,即: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2]。那么,在范旭东先生身上,能不能看到这五种精神呢?

为了寻找答案,中共长沙市委统战部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成果便是这本新书《工业先导范旭东如是说》。我们对范旭东先生的文稿、书信、公文材料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五种精神,在范旭东先生身上一个都不少!我们精挑细选了范旭东先生的80条语录,逐一进行解读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阐释,并整合为“范旭东说爱国”“范旭东说带团队”“范旭东说办企业”三个章节,同时,为了寻找这种精神的来源,我们增加了一个章节“范旭东说修身”,力图还原湖湘文化这个“现场”,研究范旭东在中国文化和湖湘文化的浸润下,“企业家”和“知识分子”这两个身份是如何在他身上融合的,这或许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鲁迅先生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的末尾这样写道:“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范旭东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也不应该被埋没的,同样总会有记起他再说他的时候。我们希望就是从现在开始。

当然,由于资料和能力的限制,我们并不十分确定,这本书是否能让读者对范旭东先生产生足够的兴趣,能有足够的了解。但是,我们认为,这本书或许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社会上做一个范例,带动更多的人一起研究范旭东先生,产生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又或许,这本书是一只蝴蝶,它在长沙轻轻扇动翅膀,却在一段时间之后引发了一场研究范旭东先生的热潮;也有可能,读者只是把这本书当成一本工具书,在创业、管理企业过程中遇到困难了便翻一翻,看看范旭东先生是怎么做的。但不管怎么样,只要读者朋友愿意接受这本书,愿意翻开它,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纪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