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儿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一、发热
体温升高是小儿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正常小儿的直肠温度(又称肛温)在36.9~37.5℃,舌下温度较直肠温度低0.3~0.5℃,腋下温度为36~37℃。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虽稍有差异,但一般认为体温超过其基础体温1℃以上时,则认为是“发热”。
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小儿期以前者多见。
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寄生虫引起的感染,均可导致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的原因包括:①恶性肿瘤(包括白血病)。②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川崎病等。③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④由于应用药物或血清制品引起的发热。⑤大手术后由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等导致分解产物增加而引起的发热。⑥散热障碍,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或大面积烫烧伤造成的汗腺缺乏,严重失水、失血等。⑦癫痫大发作,使产热增多。⑧中枢性发热,如大脑发育不全、脑出血等使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引起发热,以及暑热症等。
包括年龄、发热规律和热型、发热持续时间、居住条件、居住地区的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伤寒等传染病)流行情况;有无提示系统性疾病的症状,如咳嗽、气促、腹泻、腹痛、尿频、尿急、尿痛等;有无结核接触史、动物接触史;详细询问预防接种史。
对全身各系统都应仔细检查,还要注意有无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皮疹和贫血等。
对急性发热的患儿应常规查血常规、尿常规,必要时拍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对较长期发热的患儿,可选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
发热可由患儿年龄、热型、持续天数、伴有的症状和(或)体征结合临床检查结果予以鉴别诊断。
二、发绀
因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或异常血红蛋白增高,并达到一定程度时,使皮肤和黏膜呈发绀色,称为发绀。发绀一般在口唇、颊黏膜、鼻尖、鼻唇间区、耳郭、甲床、指尖等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皮肤、黏膜较薄的部位尤为明显。
三、呕吐
呕吐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虽可单独发生,但常随原发病而伴有其他症状及体征。引起呕吐的病因很多,故对呕吐患儿应仔细分析病史,尤其需注意呕吐与饮食的关系、起病的急缓、发病年龄,以及伴随的症状与体征。必要时,应进行X线等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腹痛
腹痛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因幼儿多数不能准确地表达疼痛的感觉、性质及部位,常以哭闹来表示,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五、便秘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以便秘为主诉来诊者较常见,多数虽不是病态,但应妥善处理。母乳喂养儿,在新生儿期排便每日2~4次。出生2个月后,逐渐减少为每日1~2次。但以牛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者,大便次数较少,每日1次或每2~3d 1次。母乳不足可使婴儿大便次数减少而被误认为便秘,对此应添加母乳,而不是灌肠通便。
对便秘儿童,应首先区分是否应立即给予处理。若进食、全身状态以及体重的增加等均无异常,则一般不予处理,继续观察。但若大便干燥、量少又难排出,虽一日排便2~3次,但其总量比平时1次的量还少,则仍应视为便秘。特别是同时伴有食欲减退、腹部胀满,尤其伴腹痛、呕吐、血便者,则应立即寻找原因,妥善处理。
六、紫癜、紫斑和出血倾向
紫癜、紫斑和出血倾向大多因为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出凝血机制障碍引起,其轻重表现差异可以很大,轻者仅见皮肤有少量紫癜、紫斑,重者则可发生很难控制的黏膜大量渗血,甚至可因内脏出血而危及生命。
七、婴儿哭闹
哭闹是婴儿对体内或体外刺激不适的一种反应,是婴儿表达要求和痛苦的一种方式。